明末之偉大舵手  第457章白城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明末之偉大舵手 | 英聯邦   作者:英聯邦  書名:明末之偉大舵手  更新時間:2020-01-23
 
金頂白廟四周建有圍墻,刷得雪白,里面有多組建筑群,主殿堂內塑有釋迦牟尼坐像一尊,三面繪有宗教壁畫,紅柱上雕龍刻花,色彩艷麗奪目,氣氛莊重肅穆。手機端經堂內有法王攜眾僧侶端坐兩側為眾生祈福誦經,靜靜的盤腿而坐靜靜聆聽,頌經聲和鐘聲響起,一片莊嚴肅穆之色。

里內有一金塔,塔分為三部分,塔尖,塔身,塔基座,基座安放著一排排的轉經輪,以供藏民虔誠膜拜,塔身分為三部分,頂部供奉著一尊菩薩。因為塔全身金色,所以取名為金塔,站在塔頂,便可俯瞰整個白城。

但是這莊嚴肅穆的金頂白廟之外,盡是嚴陣以得的明軍,毛文龍為了顯示決心,下令之后直接返回陣中,與軍官們商量進攻方案,負責主攻的是駱武彪,第一個沖上開原城的人,因戰功被封為副千戶,他部是進攻金廟的主力。

沙巴爾呼圖克圖匆匆趕至,這些喇嘛們都是如此,藏一手露一手裝束,現在天冷,穿的衣服多,一身大紅他大聲道:“放下武器,以和為貴!”

喇嘛們看見沙巴爾來了,如來救星,歡欣雀躍,紛紛圍在他身邊,訴說自己的苦楚委屈。

而明軍則沒有鳥這家伙,沒有一個人聽他的話,他們接到的命令是,一柱香后發動進攻,他們大炮都架好了,就準備開火了,所以明軍士兵們都在默不作聲的準備自己的武器,隨時準備開打。

沙巴爾匆匆趕至毛文龍面前,說道:“我佛慈悲!將軍大人且聽老納一言。”

毛文龍道:“兀那喇嘛!有話快說。”沙巴爾是呼圖克圖,不是喇嘛,不過喇嘛也不是蔑稱,喇嘛是對待一切眾生猶如母親呵護自己的孩子一般慈悲,是慈悲至高無上的意思,有這樣至高無上慈愛的人,才能叫做喇嘛。

沙巴爾道:“老納來此,是得到總司令首肯的,總司令的意思是放下成見,放下武器,以和為貴!”

不是總司令同意,你這貨能來這里?早讓人打死了!他說道:“明白!總司令這是同意他們放下武器后,可以投降,饒其不死,你快些去和他們說道,他們有一柱香的時間。”

沙巴爾肯定是假傳和扭曲米禮義的意思,想借此壓毛文龍,但是毛文龍何等精明?又扭正過來了,并不上當?放下武器,一群被圍之人,他看見沙巴爾有些尷尬,他奇道:“難道大喇嘛的意思是讓本鎮放下武器,向包圍中的賊子投降?”

沙巴爾道:“我佛慈悲,對待一切眾生猶如母親呵護自己的孩子一般慈悲……。”

毛文龍懶得鳥他,說道:“你多了一柱香時間,這完全是總司令的面子,大喇嘛打算全浪費在本將身上?獅子沒有必要和綿羊談條件!”

沙巴爾忙向廟里跑去,急急去見呼倫爾,想勸他投降,保住了城內的這一座名寺廟。

有城墻都守不住,森備森嚴的軍營也守不住,更不用說這個金頂白廟了,戰斗一起,除了同歸于盡,毀了廟宇沒有別的好處了。

最后在沙巴爾的勸說下,呼倫爾萬戶長是投降了,身邊只剩下一千人不到,憑著一堵廟墻,可是擋不住明軍的,明軍又不信藏傳佛教,這喇嘛廟的牌子可是擋不住明軍進攻。

隨著這支部隊的投降,城里戰斗基本結束,沒有成建制的抵抗了,城中這么小,大軍梳洗了幾次,零星戰斗也結束,可以說完全控制了該城。

明軍立即開始布防,他們不但在城墻上布防,還擴大布防線。

當地牧民把城邊的阿巴嘎山稱作“金鳳飛翔之千峰阿巴嘎哈喇山”。阿巴嘎哈喇山西面的山嶺叫作呼和布哈嶺(呼和即青,呼和布哈即青色的公牛),其東面流過的河叫作哈其爾河,河東邊的山叫作額爾德尼山,當地蒙古人把它稱作“青龍騰飛之額爾德尼山”,當地人把額爾德尼山亦稱作哈瑪爾,阿巴嘎哈喇山以北二百里處是著名的噶海額勒蘇(噶海,蒙古語,豬的意思;額勒蘇即沙漠),即明朝所說的野豬口,從野豬口有直達罕蘇木的大道。

他們不但在城前建立護城營地,還將陣地建立在阿嘎巴爾山和棋盤山,以擴大控制范圍,將城市警戒線擴大到了四十多公里范圍之大。其實據城而守,有險可持,但是輕易讓對方包圍,他們在將防守圈搞得這么大,蒙古軍想包圍他們可就不容易了。

至此,米禮義他們才敢坐下來,向朝廷報上喜訊,攻破察罕浩特、擒獲林丹汗、獲得傳國玉璽,這些都是天大的喜汛,一旦讓朝廷知道,絕對是令人欣喜若狂,轟動天下的大事。

其實從昨晚明軍大舉集結,圍攻察罕浩特,他們的行蹤就保密不了,也不想保密了,所以有許多牧民都發現了,他們報告給了上官,他們也派人來查看,因為明軍勢大,察罕浩特迅速淪陷,他們不敢前來送死,只得動員附近的牧民撤離。

這里是察哈爾部落地盤,察哈爾由八大部落組成,是大汗的直管部落。

在以前,元朝的禁衛軍或者說直接服侍皇帝的軍人,叫怯薛,卻不叫察哈爾,為什么會說察哈爾源于怯薛呢,因為察哈爾部內部分八營,也就是八個部落,這其中最核心的一營,就叫怯薛。只不過加了一個后綴即為怯薛歹,于是在明朝時期就被音譯成了克什克騰。

眾所周知,明初明軍對北元一系列打擊后,一直到達延汗復振可汗權威之前,北元大汗一直處于一種非常尷尬的境界,你說他是傀儡吧,他自己有部眾的。你說他不是傀儡吧,蒙古政界活躍的都是太師們,什么阿魯臺太師、馬哈木太師、脫歡太師、也先太師、孛來太師、毛里孩太師、癿加思蘭太師、亦思馬因太師這些才是真正統治蒙古的人物,北元大汗完全是個有自己的一批部眾的擺設。

而察哈爾部,就是北元大汗手里的部眾的稱呼。

漢文史料中的察哈爾,不早于達延汗時期。蒙古文史料中也語焉不詳,但是托郭齊少師曾經訓斥達延汗生母時說過“你的家察哈爾部不好嗎”的話。說明察哈爾部至少在達延汗年幼時期就已經是北元大汗直轄部眾的深入人心的稱呼了。可元朝不是管皇帝的部眾叫怯薛嘛,為什么到了北元就要叫察哈爾了呢?

這是因為,在元朝覆亡時期,怯薛被明軍打殘有關。元順帝時代的怯薛,到了北元時代都沒留下多少人了,而且還被其他政治強人挖墻腳。比如元朝怯薛中有昔寶赤,就是皇家養鷹人,這些昔寶赤應該是被阿魯臺太師從北元大汗手里搶走了,到后來加入了永謝布蒙古,就跟察哈爾蒙古無緣了。

而北元大汗,也都不是坐以待斃的主兒,他們也有想擴張實力的想法,收羅其他部眾加強自己的實力是一定有的。所以原先留在手里的怯薛殘余部分,就變成了克什克騰部,新加入北元大汗麾下的其他部眾,只怕就不好再叫怯薛了,一來怯薛已經成了克什克騰部的專稱,二來新加入的部眾也都有各自的部落認同,他們此時眼里的怯薛已經不是身份,而是部落了,所以只能沿用舊部落名稱或者發明新部落的名稱了。

而這些直接效忠北元大汗的部眾,也就不能再叫怯薛了,所以套用突厥語、蒙古語都存在的古老俗稱柘羯的轉音察哈爾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兒了。

林丹汗正是利用察哈爾八部之力,控制了內喀五部,拉攏了科爾沁和土默特竽部,勉強是有了點大汗的樣子。

林丹汗為控制蒙古左右翼和東部科爾沁等地,把都城修建在當時蒙古地區東西南北交通要塞上。因為從這兒往北經噶海額勒蘇沙漠可抵達漠北的克魯倫河流域、呼倫貝爾、七鄂托克喀爾喀等地方;往南渡西拉木淪河可抵達明朝長城要塞山海關、喜鋒口、古北口、張家口等處。往東沿金邊墻可至嫩江流域的嫩科爾沁地。往西也沿金邊墻可抵呼和浩特十二土默特地區。

察哈爾諸部聞訊王城被攻陷,大為驚慌,城頭上飄的也不是加蘇力德,而是明軍龍旗。

蘇力德的形狀像一支長毛,有黑白兩色,黑色象征戰爭與力量,白色象征和平與權威,蒙古帝國以此標識做為自己的軍旗和軍徽,出征的時候都用這個。

七大部落酋長們忙聚在一起,商量發生了什么事?他們往察罕浩特派出了使者和探子,都是有去無回,城中也沒有百姓逃出,也無法從他們口中探問發生了什么事,明軍是有意封鎖消息了,不讓外面的人知道里面發生了什么事,酋長們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不過他們是下令調動七大部落的軍隊,集結在三十里外的哈其爾河邊,今年這冬是無法過了。

明末之偉大舵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