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偉大舵手  第1010章得不償失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明末之偉大舵手 | 英聯邦   作者:英聯邦  書名:明末之偉大舵手  更新時間:2020-11-19
 
一直在打生打死的西方人現在才想起來,團結一致,共同對付南洋帝國這一個來自東方的敵人,現在已經有些為時已晚了,現在的南洋帝國,可以說已經是大勢已成,已經具備跟整個歐洲對抗的能力。

如果歐洲是統一的,今天的南洋帝國要跟他們打可能是五五之開的事情,但是歐洲現在可是分裂成幾十個國家,這些國家因為宗教民族的沖突而大戰小戰無數,根本就無法團結起來,根本就無法統一起來。

如果他們早幾十年能夠統一起來的話,南洋帝國肯定不是他們的對手,未必就敢向他們進行挑戰,未必就敢對他們進行挑釁,但是現在不同了,南洋帝國已經早已完成了崛起。

以前的南洋帝國只能說是一片非常松散的聯盟,他們地域廣大,擁有許多的地方和許多的資源,但是都是一些地廣人稀的地方,自從控制了印度以后,南洋帝國它整體的實力就躍上了一個臺階,任何人都看得出,南洋帝國在成功的控制了印度以后,它已經擁有了一個一個帝國所具備的一切東西,它具有超級帝國的一切。

在控制了印度以后,南洋帝國那可是飛速的發展,他們進步的速度快得令人驚訝,南洋帝國他自成立以后,一直都在各方面缺乏資源,所以他們不得不依賴大明,他依賴大明既是因為米柱的個人感情,也是因為實際的利益,但是他現在真的是不缺任何東西,也都不依賴大明了。

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皇帝陛下米柱是漢人,來自于大明,對于漢人擁有特別的感情,估計是現在是與大明帝國開戰了。

米柱他是一個意志十分堅定的人,即使在他帝國的治下已經擁有了各種各樣的民族,但是他還是堅持要把漢人當為作為南洋帝國的主體,他很明確的指出一點,那就是沒有漢人的南洋帝國就不能叫為南洋帝國了。

即使許多其他種族在南洋帝國都獲得了重用,但是有一點米柱還是十分的在意的,那就是南洋帝國境內的漢人,必須占據著絕對的主體和主導。

所以他才會有意識的限制其他國家的種族的數量和人數,但是即使是如此,他的帝國都已經是飛速的發展,已經是不受控制的強大的。

南洋帝國如此的強大,如此的強悍,許多人認為他會往東方發展的,因為東方距離他們更近,那里土地肥沃,城市也相對的高,如果南洋帝國向他們進攻,擁有很多的機會,即使不會跟大明開戰,也都把大明海外的一些島嶼都奪取了,原本他們就控制著這些島嶼。

但是米柱卻是沒有這么的做,他是堅持地實行以前的國策,那就是嚴格的命令他的海軍,退出南海,沒有把他的勢力往馬六甲海峽以北進行擴張。

其實他這種政策,是令他的國家非常的尷尬的,這就讓他的首都新家坡變成了前線的基地,而不是它的核心城市,這也令有人在笑,這是米柱他的一大失敗的政策,這樣的政策讓他也成為大明一樣,天子守國門了。

天子守國門說來很好聽,很大氣,但是很容易就讓敵人兵臨城下,直接的威脅到皇朝的存在,要知道大明的京城,在歷史上可是讓外族包圍過多次,讓他們處于一種非常尷尬的局面。

而如果攤在了南洋帝國,他們會更加的尷尬,那就是大明的北京,畢竟是他的北方中心城市,而他們的新加坡只是一個小小的海島而已。

即使他背靠了馬來半島,也都缺乏戰略縱深,如果對方席卷而來的話,他們都沒有退路可言,幸好他們南洋帝國的海軍,是最為強大的海軍,任何一支想進入新家坡的人,都必須經過他們海軍的防區,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戰略安全方面,許多人還是覺得不妥。

而且許多人在環境優美,四季如春的新家坡住慣了,讓他們搬去遙遠的澳洲,其實許多人是不會答應的,不愿意答應的,因為遙遠的澳洲金山并不像新加坡的氣候這么的好,一年四季溫暖如春。

而且論起交通,也不如新家坡發達,也不如這里的便利。

即使是米柱他一力主張未來的帝國首都,就會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就是他們所謂所稱的金山城,南洋帝國自從建國十年以后,每年都會拔出巨額的資金對其進行開發建設他們偉大的都城。

現在在澳洲土地之上,他們已經新建起六座巨型的城市,整個澳洲就會以這六座巨型的城市作為根本,就有點像是后世澳大利亞的六個省。

但是還是有許多南洋帝國的權貴紛紛的表示,愿意留在新加坡,住在這一個氣候溫暖,環境優美的地方,而是不愿意去遙遠的寒冷的金山。

這樣的人里面,就包括了米柱的岳父李旦這一位海盜王,他癱瘓了以后,正式的被封為了親王,當時李旦被封為親王的時候,許多人都沒有反對,那是因為許多人都知道,看他的樣子,應該活不過幾個月了,應該很快就會衰老而死,畢竟他都這么老了,而且都已經中風了,癱瘓在床。

誰知道李旦他是中風了,他是癱瘓在床了,生活都不能自理,但是他居然生命力非常的頑強,在家人細心的照顧之下,居然又活了十多年,這是許多人都出乎意料之外,在許多人眼里面,李旦還是不適合封為親王的,但是在他死了以后,封一個親王還是非常合適的,誰知道他居然以親王的身份度過了這么久的歲月,但是這也就僅此一份而已,即使是另外的幾位大佬,他們立下了再多的功勞,也都是止于親王。

南洋帝國除了柱的兒子外,是沒有人可以封為親王的。

李旦為首的一干大臣們就反對搬往澳大利亞,他們表示即使是帝國首都搬去了,他們也會在此養老,在這里居住,再也不會去那遙遠的地方了,但是這也打動不了米柱的決定,這是國策,就必須嚴格的執行。

如果把新家坡換為他們的首都,意味著他們要占領新家坡四周所有的國家和城市,這才能夠保證新家坡的絕對安全。

否則他們的首都新加坡城隨時都處于幾個敵國的環伺之下,對方只要派出一支突擊隊前來偷襲,很容易偷襲到他們,雖然他們擁有極其強大的海軍,但是老虎都有打旽的時候。

而占領大明周邊的幾個國家,也與米柱他一向的政策,和他建立南洋帝國的初衷是違背的,所以他才會全力以赴的反對這樣的政策。

作為南洋帝國的制造者,米柱一手建立了南洋帝國,他在帝國之內的威望是無人能相比的,是沒人可以抗衡的,只要他決定做什么事情,沒有人可以改變他,即使以南洋帝國現在這么獨特的政體,他已經跟后世差不多,但是米柱他做決定,還是凌駕于一切之上的。

在米柱的堅持之下,所以他們才會全力以赴的向西進行發展,一直以西方保持著交戰的狀態。

其實如果論起實際的好處,他們向向東發展,所獲得的好處,會遠遠高于向西發展,他們這些年以來一直投入巨大的資金和資源,與西方人進行爭奪,他們所獲得的和投入的不成正比的。

這樣的戰爭方式,也與南洋帝國一直都在推行的盈利式的戰爭是相違背的,要知道他們在打許多戰爭,都是獲得了盈利,獲得好處,只有在跟西方人進行連持續不斷的交戰以后,他們的戰爭就變成了傳統意義上的戰爭,那就是只有投入沒有回報,就是令他們一直在流血一樣,如果不是南洋帝國高速的發展,也擁有了眾多的糧倉,也擁有了印度這樣的國家,估計他們早就撐不下去了。

至少他們的對手歐洲人就撐不下去了,他們就在與南洋帝國持續不斷的交戰之中衰落下去,失敗了,下去最終變成了今日的局面。

就國家整體利益而言,即使他們打下了直布佗羅,直接的進攻了歐洲這樣的戰果,跟他們直接向大明進行開戰獲得的結果還要差極遠。

因為他們歐洲實際上距離他們是太遙遠了,而且都形成了民族和國家,南洋帝國很難以統治這些地方,很難同化這些地方。

南洋帝國無法同化歐洲,這是他們得出結論的,就像阿拉伯人統治了歐洲南歐這么久,最終還是退出去了,因為這里的擁有國家民族意識,更加擁有宗教作為他們的信仰之始,想徹底的消滅它是容易的,但是想同化和馴服他們確實不容易。

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擁有擁有宗教的這樣的利器,都沒辦法做到這一點,更不用說南洋帝國,他們只是單純的軍事武力上的優勢。

所以他們即使是遠征到了歐洲,許多人都知道,這注定只是一場徒勞無功的遠征而已,他們最多只是對歐洲進行打擊和掠奪,是不可能永遠的統治和占領這一片地方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