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偉大舵手  第556計劃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明末之偉大舵手 | 英聯邦   作者:英聯邦  書名:明末之偉大舵手  更新時間:2021-04-01
 
現在的大明,窩囊孱弱得不成樣子,建奴反了,還奪下東北三大邊城,蒙古人每年秋天就南下搶劫大明,這叫打秋谷,像遼鎮、薊鎮、山西等地巡撫,這都是平時有平時的駐地,防秋有防秋的駐地。

也就是這兩年,米柱集團強勢崛起,利用火槍大炮等神器,狠狠的收拾了他們,打擊了他們的氣焰。

但是米柱為官多年,特別是掌管廠衛,知道了許多機密性的東西,大明與游牧民族的戰爭處于劣勢,真不是武器的問題。

他們的武器,一向強于敵人,在成祖時代,他們就廣泛的使用火槍,有專門的火槍部隊神機營,五次追隨成祖出征,百戰百勝,只是后來,被圈養成吉祥物,為皇帝守門的吉祥物。

大明領土日漸收縮,面對游牧民族的鐵騎,他們節節敗退,一直退至了長城邊墻,沒有幾個敢領兵出關,與敵人撕殺的將領,敢領兵出邊墻的,就是將中翹楚敢戰的勇將。

面對敵人,他們只會哀嘆,這些韃子來去如風,不知如何應對也,其實只是推托之言,什么不知如何應對?戚繼光的車營,就是對付游牧民族利器,但是完全讓他們放棄了,不肯用了。

米柱當年,使用魯密銃和車營,就硬生生的擋住建奴鐵騎的猛烈沖擊,然后進行大舉反擊,打得他們哭爹喊娘,誰說敵人來去如風,難以對付,敵人的騎兵高機動性,是難以對付,但是騎兵有窩吧?我平推過去,把他們的老巢推平了去,看你怎么逃?

大明的問題是上層決策者的問題,重文輕武讓軍官都成為了武夫,一味的只知逞強猛打,而不是優秀的指揮者,而指揮軍隊的又往往是文人,你讓他們吟詩作對寫文章是可以,但是讓他們領兵打仗,那是很為難,往往_,就以為自己精通兵法,紙上談兵,頭頭是道,天下無敵呢?

這么的作,不死才怪,以前鎮壓內部叛亂,小打小鬧,他們還能應付,一旦出現了天災、流寇、建奴,他們就擋不住了,堂堂上億人口的文明帝國,競讓只有二十萬人的游牧民族建奴征服,可以說是螞蟻征服了人,這人得弱、得蠢到什么地步,每每想到這里,米柱便扼腕不己,連連哀嘆。

現在他改變不了上層人的想法,這些人依舊會帶著大明往作死的道路上狂奔下去,米柱再有能力,也拉不住人一心的作死呀!

而重文輕武是國策,也有一個龐大無比的集團在最后支持,以米柱目前的力量,想憾動這一集團,這是蜉蝣撼樹。

大明的仕大夫集團,不完全是奴才臣子,而是皇權與仕大夫共治天下,股份很小,股東眾多,但是你想完全踢走這些人的股份,獨占公司,這是不可能的,是自尋死路的。

米柱內心甚至有一種瘋狂的想法,發動政變,自立為皇如何,這便是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了,自己是皇帝,才可以大權獨攬,領導這國家和民族,全速向前。

但是他知道這是不可能成功的,自從火龍現世之后,皇帝身上有了神圣光環,為天下百姓官員臣服,任何對它的挑戰都是叛逆,百姓軍民,不會追隨于你,天下軍民都會起兵護圣,即使開始取得了暫時的勝利,他也是沒有辦法,最終還是走向了失敗。

就像王莽與劉秀之戰,一開始無論王莽多么厲害強勢,上天也會派出位面之子劉秀來收拾你,米柱是穿越者不假,但是他也會像王莽一樣,不知誰人是他的劉秀,最后走向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米柱想了許久,發現了一點,想改善大明內政外務上的困境,他是可以做到,但是想徹底改變,這是不可能的了,這不但牽涉到仕權,還會觸動到皇權,強行們驅動,只會出現一點,你才是那個叛逆者,難逃在西市口一刀之厄,或者是凌遲處死。

在后世,所有的人都知道布魯諾和伽利略是偉大的科學家,他們是對的,做的是正確的事,但是他們才是那時代的異類,被燒死了,這是被當局和世人所認同的,米柱現在崽細老婆嫩,他才不會干這樣的殉道者,其眼前祟山峻嶺,如何才能憾動,何時才能移平,米柱感到了深深的疲倦,像極度腎虛發自內心的一般無力。

我可以暫時改變大明的困境,但終究是難以讓它成為世界級的帝國,米柱遙望北京,他在想,如果是我大權在握,可以令大明成為日不落帝國,世界其它各國的女人,爭相以嫁得大明男人為榮,不像后世,一些人跪舐扭曲到了什么地步。

人人都喜氣洋洋,只有米柱心情低落,悶悶不樂,楊如花問道:“夫君大人,勝利在望,你為何愁眉不展,悶悶不樂!”

米柱道:“眼前這一戰,是打勝了,下一戰呢?如果不解決后續的問題,二十年之后,又將有一戰。”

楊如花道:“怕什么,即使二十年后你老得打不動了,可以將本事教給兒子,讓他來打呀!”

米柱道:“二十年后我也就四十歲,憑啥就老得打不動了?本官所嘆者,乃是無數將士流血犧牲換來的勝利,無法利益最大化,不久之后,又要他們流血犧牲,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香閨夢里人。”

楊如花道:“打仗不就是這樣嗎?你沒有足夠強大的武力,憑什么過好日子,憑什么保證你的老婆孩子不被壞人欺負?想過上好日子,必須付出代價的。”

這才是這個時代的生存法則,活著為第一優先,那里有什么憐憫仁義。

米柱道:“可嘆朝中諸公,自以為精英,卻是目光短淺,不知眼前之局,白白讓士兵們流血犧牲。”

重文輕武的思想之下,戰士的陣亡不叫犧牲,吃糧當兵的人,這是必須面對的風險,死了最多給一些燒埋銀,至于撫恤金,那是當官的才會有,士兵們沒有。

米柱道:“我改變不了大明,因為這系統己經爛了,過時落伍滿足不了時代的要求,我無力升級,只好作一個備份吧。”

楊如花表示完全不懂,聽不明白米柱在說什么,但是眼前,空前大捷在即,而這一切出自米柱的手筆,她喜上眉梢,以米柱為榮。

十七萬蒙古大軍被包圍在百里范圍之內,明軍騎兵繞道潘家口和冷口,就可以取得聯系,他們之間,日夜偵騎傳訊不斷,正在協調組織一次大仗,招降是徐光啟的事,至于以米禮義為首的軍方,軍事壓力一刻未松,給蒙古人三天時間,這不是真心的給,而是為了協調四大部分的行動,讓他們的大軍,更加有效率,更加有組織性,為大戰作準備。

而馬里卓圖也需要時間,但是明軍并沒有給他們時間,而是從軍事和外交上步步進逼,明軍大力的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他們現在,外圍陣地盡失,活動空間損失了幾十公里。

本來馬里卓圖,希望利用幾天的時間,團結內部,一致向外的,誰知多了三天時間,他們反而更加混亂了,明軍在瓦解他們斗志方面,不遺余力。

明軍正式開價了,就看你能拉來多少兵,一千人就是千戶,一萬人就是萬戶,享受明軍待遇,當然,他們只要精壯小伙子要老弱病殘,剩下的發路費和糧食,打發回家。

而這些軍官和首領們,則是根據兵力的多少,成為盟縣的領導人,這是明軍開出的大條件了,他們可以在一定程度和數量上擁有軍隊,但是必須接受大明軍官的領導,在一些大的盟或者縣駐扎軍隊,該地區的全部軍隊,統一的由大明軍官統一指揮。

他們向大明皇帝宣誓效忠,向大明交納賦稅,大明皇帝向他們提供保護。

這等于換一個主子而己,大伙兒不效忠林丹汗,而是效忠大明天可汗,這又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至于亡國之君,蒙古三十五代大汗,將會被大明皇帝御封為蒙古帝王,這其禮制待遇,這是仿皇族一字親王級別,與朝鮮、日本、安南國王同一級別,至于軍隊,那是不可能的了。

他們是仿大明親王的禮制,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親王的儀仗與禮儀僅次于皇帝一等,公侯大臣要對親王行君臣之禮,伏而拜謁,無敢鈞禮,親王入朝朝見天子時,公侯大臣均要伏而跪之,對親王行百官跪迎之禮。

對于一個失去了領土,失去了軍隊的亡國之君,不被殺了獻祭這是非常不錯了。

在關于林丹汗的待遇問題之上,朝廷大臣都是統一了意見沒有殺盡殺絕,而是圈養起來,禮遇他們。

當年女真人滅遼,盡殺遼國皇族,折磨北宋皇族,最后自己亡國之時,王族子孫被人殺盡殺絕。

連元朝這些蠻夷中人,都可以禮遇南宋降君降臣,他們一泱泱上國,憑什么做不到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