孓然踽行  第87章 巴南

類別: 現實 | 現實百態 | 孓然踽行 | 寧溪南   作者:寧溪南  書名:孓然踽行  更新時間:2019-08-21
 
楊洋到也不在意,反正上班這段時間工資也拿了,不做就不做了唄,又不是自己想做。

她本來也是個傻樂天的性格,從來不鉆牛角尖。

隔了幾天,張洋這邊,韓老板也改主意了。

“怎么拖了這么久還沒開始?”

“我在找地方,這個按我的計劃要找好兩到三個位置,然后用半年的時間弄起來,才能保證第二年資金回籠。”

“你原來沒想法?沒弄好?”

“原來只做了平安輕軌這一個地方的方案,我想的是把位置都找好,把方案預算都做出來再開始。”

“找到了沒得嘛?”

“還沒確定,位置看了幾個地方,正準備這兩天去找管理方談呢。”

“你這個做事,哎呀,沒得話說,太拖拉老,不像做事的樣子啊。算老,這件事先這樣,你把你自己的東西先理清嘛,然后再看。”

張洋也是確實沒怎么著急,沒有追著時間去搞這件事。這是事實。

但他也沒感覺自己什么地方有不對的或者沒做好。掛了電話,張洋有點郁悶。

事實上,雖然說著投資不大,他也在努力的壓縮投資,但也至少需要一百五十萬左右,如果說他和那個歸僑秦一樣只想騙一筆錢過來。

管他成不成怎么樣爽了再說,他也就不會這么為難了,方案圖紙交過去,你敢投我就敢花,反正自己最后沒有一分錢損失。

可惜張洋不是。

他連裝修公司那些還算說得過去的掙錢方式都不想去做,都想改變一下呢。

在這個世界上,做什么都不難,但想做個長著良心的人太難了,你會感覺到整個社會都會在排斥你擠壓你,包括那些獲利者,還有那些被獲利者。

這就是殘酷的事實。

他只是想讓這筆投資更穩妥一些,能切實可行的,少一點偏差進入正軌,成為一個賺錢的項目,然后自己獲利,也給投資者帶來盈利。

雷厲風行這個成語不是用在什么地方都一定是褒義的。

他想壓縮成本,找好第二個點,這樣風險又會降低一倍,資金回流的速度加快一倍。

然而,沒有資本的人,也同時是沒有話語權的,沒有人會耐心聽你的解釋并理解你的內心。

活在底層的人你再五光十色芬芳怡人也不過是孤芳自賞,上層的人放個屁也會有人去仔細品味分析出萬種回香。這也是殘酷的事實。

所以也就難怪人們要爭先恐后不擇手段的向上爬,這是生存之道而已。

在不斷的攀爬過程中,整個人難免的脫胎換骨,連自己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也忘卻掉了。這都是正常的事情。

人本該就是生而平庸的,一衣一食一榻足矣,不過幾十年,苦也是它,樂也是它,掙扎也是它,為什么不安然享受它?

但基因里流淌著的東西,長輩的諄諄教導社會上的噂噂警語,歷史先澤還有數之不盡的書目報紙告訴我們,只有出人頭第才是我輩生存的意義。

所謂王候將相寧有種乎,我們的骨子里流著的就是不甘人下的血脈。

于是我們掙扎,我們咆哮,我們無所不用其極,就是想爭個人上人的地位。哪怕就是一小撮人里面的上人。

而在一切向錢看的大潮涌蕩之下,精神層面又基本缺失,也就難免道德崩殂了。

再加上各種媒體推波助瀾性的引導,各種利益糾葛下的包庇,二十年努力之下,終于呈現出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全新的,

一個百姓富足生活無憂誠信互助國力升騰社會穩定萬民高歌的社會。

張洋放棄了努力,他還不想去為了什么鼓起臉皮哀求祈愿,何況韓老板剛剛經歷了歸僑秦的事情,也難免心里會有點兒杯弓蛇影,都可以理解。

這件事就算不了了之,唯一得利的是51平臺那邊,白得了一套完備的方案計劃,還是切實可行的。

從11年年中開始,在江浙滬一帶開始出現這種公寓式出租房,在資本的運作下迅速成長壯大,很快蔓延到了沿海諸省并向內陸挺進。

甚至開發商都有涉足,直接蓋公寓出租經營。

但沒有人去計較這個方案的原始出處。也沒有人會在意。

就像很多裝修公司使用著張洋的培訓大綱以及內部管理架構,卻沒有幾個人知道他是誰。

張洋自嗨了幾天:難得的喝了點兒啤酒,懶散在出租房里什么也不想做。

到是楊洋來的勤了,她已經忘記了兩個人之間的不愉快甚至分手。

“你這房子什么時候到期?”

“怎么了?”

“問一下。”

“租了半年。”

“不想在家里待了樣,想出來住,這邊感覺不方便樣。我想找個地方上班,你陪我去。”

“哪?”

“問過幾個培訓學校,還沒想好。你對巴南那邊熟不?”

“還行,原來經常去,那邊原來有點兒熟人,還被地一大道騙了一套圖紙呢。”

“哦,那個瀚方是在巴南唆?現在不聽你說了。地一大道是哪里?什么圖紙?”

“瀚方啊,唉呀,算了不提了。地一大道,東北過來的,打造地下商業街區的品牌,說要把巴南巴縣大道地下打造出來,我跑了好幾趟,圖紙被騙了唄。”

“好大工程啊?”

“不小,公用公間就上萬平方米了,分四個街區,特么的,光畫圖我就畫了大半個月,來回跑,改,光出圖就花了幾千塊錢進去。”

“那現在呢?”

“不知道,都被人家騙了我還去關心關心他們?”

“哪有那么大的地下空間啊?”

“巴縣大道下面還有旁邊兩條街下面都是空的。黃溪河東邊那段。”

“不知道。那邊有個挺大的培訓學校在招人樣,我想去看看,要是行就在那邊上班。你陪我去看看。”

“行,干什么活兒?”

“招生啊,負責老師管理什么的,做管理。”

“給多少錢?”

“沒說呢,去了談唄,應該三四千能有吧。你管我呀,我想干。”

兩個人開車去了巴南。楊洋不認識路,自己找不到。

她說的那個培訓學校在半島康城小區里面,租的好像是原來的售樓部,要不是就是小區建的業主活動中心,是一棟獨樓,確實不小。

楊洋去和老板交談,張洋不太懂這些,也沒摻合,樓上樓下的參觀了一圈兒,職業病一樣去研究了一下人家的裝修。

不用說,也是糊弄起來的,琴室里沒做吸音,而且琴室都不大,可以想像在里面練琴時候的燥音。

二樓后面有個露天的大露臺,那老板說想改一下做成琴室,聽說張洋是做裝修的還仔細問了幾句。

“這話兒接下來干干也行。”出來的時候張洋和楊洋說了一句。、

“能掙錢啊?”

“他想弄成陽光房,那東西利潤還可以。”

“老板說他們還在外面搞一個校區呢,比這邊還大,房子正在談。”

“在哪?”

“不知道,說是什么,中科院的幼兒園里面,也是一整層樓,說是有好幾千個平方。”

“能給咱們干哪?”

“談談唄,給就給不給就不給,又能怎么樣?你也別太黑了,過得去就行,到時候我也好說話。”

“我黑呀?”

“哎呀,我就是那個意思。”

“現在回去?”

“不想回,逛逛吧,我還沒來過這邊。”

“沒什么逛的,巴南這邊很小,發展的有點兒晚,沒什么太像樣的地方。”

“我想逛逛。”

那就逛吧。

這會兒巴南的商業街區也就只有新市街的協信購物廣場,算是個小型的步行街區,占地十多畝的樣子。張洋開著車帶著楊洋跑了過去。

楊洋逛街就是真的是逛,在哪兒什么東西她都能逛上半天,什么都有興趣去瞅瞅摸摸,張洋就百無聊賴的跟在后面。

大多數男同胞應該深有感觸,完全不理解她們這種興趣是從哪里迸發出來的,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純屬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還累,但她們就是樂此不彼。

逛了一圈兒,張洋想喊走了,楊洋又鉆進了國美電器一樓的移動營業廳。被一個小姑娘一張小廣告給引進去了。

“你還想買手機呀?”張洋一臉不解的跟著進去,邊走邊問。前不久才剛剛給她換了手機。

楊洋活的真的就像個小孩子,喜歡什么就是那種抓心撓肝的狀態,得到了幾天以后也就是那么回事兒。

這兩年歐普手機比較火,她就特別想要,張洋剛剛給她買了一個。她手里那個HTC也是沒買多久的。

“看一看,這個手機有點好看。”

“哪個?”

是三星i9000。

這兩年手機正式進入智能機時代,可以說是更新換代的目不瑕接,從滑蓋智能到無鍵大屏也不過就是半年時間。

楊洋喜歡新東西,這一年多手機沒少換,從N97到8800,到歐普Ulike,再到HTC。

確實好看,自從蘋果推出了觸屏手機,這種模式受到了追捧,今年蘋果4也是極期暢銷。

張洋用的也是HTC,是今年最暴火的三款手機之一。

不過這會兒大多數人用智能手機也就是圖個時髦,還是接打電話發信息這么老幾樣而已,上網實在是太貴了。

張洋聽了幾段郭德綱的相聲就用掉了七十多塊錢。肉痛。

“有點好看。”楊洋拿著模型靠在張洋身上贊嘆,她就是在撒嬌了,不了解根本看不出來。

“我找找人吧,行不?”張洋抓了抓腦袋。對楊洋特別喜歡的東西或者提出的要求他拒絕不了,不忍也不舍得那種感覺。

“你找誰?”

“我住那兒,門口就全賣手機的,我有熟人,他們那是批發價。”

“會不會假喲?”

“怎么可能,整個大坪全是搞手機的,各有各的道唄,假是不可能的。那邊什么機器都比這地方便宜,何必在這花多錢?”

“嗯,好吧。”楊洋戀戀不舍的放下模型。“真好看。”

張洋拉著楊洋的手從移動店里出來,想直接拉著她上車回家。這么漫無目的逛太危險了,她說不上哪個瞬間又喜歡上什么了。

往往都是沒有一點兒用的東西。

“吃飯吃飯,餓了樣。”楊洋被張洋拽著走,晃著被拉著手叫。

“在這吃?”

“嗯。”

“吃什么?”張洋扭頭打量了一圈兒。

“鄉村基吧,你不是愛吃那個炸雞腿嘛。”

“行吧。”兩個人去了鄉村基。

楊洋雖然花錢沒有概念,喜歡買一些沒什么用處的東西,但是她不虛榮,不會像別的女孩兒那樣去追求奢侈的貴的有名氣的,全是靠眼緣,這點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多了也是頭疼,張洋有時候就會發火。

買一大堆東西也沒個像樣東西,錢也沒少花,想想,還不如直接花多錢買個什么回來了。

她就是享受買東西那會兒的樂趣,滿足感,具體買什么大多數時間反而無所謂。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