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十章 京師議紛紛,皇子聞其名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20-06-20
 
有人苦笑著道這懋公太疼孫子,以至于這孩子竟然如此瞎胡鬧。

也有人嘖嘖贊嘆這英國公府邸,竟然出了這么個了不得的孩子。

更有人怒斥勛貴孩童竟是逼著一介解元,當眾拜其為師實在是有辱斯文。

但他們都不得不承認,這副聯確實難對。

進而也有人在想,是不是其他人做出的聯這孩子拿出來用的?!

可結合了一下當時場景情況,卻又不像如此。人家確實是在悅來客棧門前,作的這副對聯。

便是在這張侖不知道的紛紛擾擾中,一早起來陪著大父吃完早餐的張侖騎著馬便往莊子里去了。

原本張侖以為唐伯虎的老師王鏊會殺來鬧事,跟他大戰一番搶唐伯虎回去。

沒成想王鏊竟然是一言不發,直接就當作沒了唐伯虎這個弟子了。這倒是叫張侖有些詫異。

但想想王鏊是做出“委順齊寵辱,冥懷無丑好。得之亦不驚,失之曾不懊”這樣詩句的人。

便知道王鏊雖是有才,有識人之能但明哲保身自守才是他首先看重的。

可憐的唐伯虎就沒吃過這種苦,老親兵可不管你是什么解元、狀元。

反正天塌下來小公爺頂著,咱英國公府還怕了你這群措大?!

按著小公爺的吩咐,一大早就把唐伯虎和他的倆師弟拎起來披掛上張侖制作的沙袋。

然后圍著莊子就是一頓瘋跑。

唐解元也不想跑啊,可背后跟著那幾個老親兵拎著鞭子漲牙舞爪的追著。

你跑不起來那就是一鞭子,管你解元不解元的反正就是抽!

早上自己想賴床,結果那老親兵的幾個窩心腳讓唐解元現在還疼著呢。

他算是知道了,這些個老親兵完全不拿他這個解元當回事兒。

好好練則罷了,敢呲牙一星半點兒他們立馬就能教你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唐伯虎本來還心懷不滿的,但看著張侖趕來后居然也跟他們似的披掛上一起跑。

甚至跑的比他們更快,三兩下就已經超過他們一圈了。

這還能說什么?!年紀比他們小,身份是他們恩師。人家都在跑,他們還能不跑?!

東倒西歪氣喘吁吁的跑完,唐解元和倆師弟覺著自己全身都要散架了。

這事兒還沒完,抓他們回去換上一身衣服早餐就開始了。

大碗的豆漿肉包子,茶葉蛋每人倆肉包子、豆漿不限量。唐伯虎第一次覺著自己這么餓。

早餐吃完,張侖拎著他們繞著莊子再走了兩圈消化一下隨后披掛了護具拿著竹刀就開始砍。

上輩子張侖可是玩過兵擊的,所以打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而且這段時間以來老親兵們沒少對自家小公爺指點,虛心向學之下張侖一對三居然砍的唐伯虎三人狼奔兔脫。

“張猛,砍他們三刻鐘!這仨崽子明顯缺砍!”

張侖砸吧了一下嘴,喊過一位老親兵。這位老親兵也是莊子里的人,從前隨在張懋身邊。

早年間被張懋放去邊軍錘煉,那真是跟九邊的韃子們生死做過好幾場的。

張猛身高也有近一米八左右,一身膘壯的健子肉眼若銅鈴扎須滿面。

活脫脫的就是一個賽張飛,站出來不說話就能止小兒夜啼。

“哈哈哈哈……小公爺且放心,某來跟解元公好好親近親近……”

我特么不想跟你親近!唐解元覺著自己這是掉入狼窩了,他現在很想跑。

大內皇城,幾個太監氣喘吁吁的追著一穿著明黃色袞服的半大孩子飛快的跑至一間大殿內。

沿途太監宮女們皆嚇的拜下,那孩子卻不管不顧自顧自的往前跑著。

“殿下,您可慢著點兒啊!”幾個中年太監跟在后面,幾乎都要哭出來了。

這位大爺要是擦破點兒油皮,陛下能把他們生吞活剝了。

這大殿內點著香,半大孩子眼珠子滴溜溜的轉悠著四下觀望了好一會兒。

這孩子看起來年紀在七八歲上下,渾身透著一股機靈勁兒。

許是剛才一陣瘋跑,肉嘟嘟的臉上顯得有些潮紅。兩撇劍眉,額款耳厚。端的是一副好福相。

“劉伴伴,你們跑的太慢啦!”那孩子笑嘻嘻的竄上了椅子,對著幾個氣喘吁吁的太監一招手。

幾個太監趕緊上前來,這孩子抓起桌上的果脯隨手丟進嘴里:“趁著先生沒來,給我說說最近京師的趣事唄!”

“好叫太子殿下知道,這京師里最近還真的發生了一宗趣事……”

那叫劉伴伴的眼珠子轉了轉,笑嘻嘻的便將張侖一副對聯難倒唐解元,三儒生當街拜師的事兒說了一遍。

而這孩子,自然是當今弘治皇帝的兒子還未長大剛剛出閣讀書的正德朱厚照。

“這張侖竟然是如此厲害?!難道他還比李師傅更厲害不成么?!”

朱厚照兩眼放光,顯然是對張侖非常感興趣。

也是這個時候,一個爽朗笑聲傳來。

“哈哈哈……太子殿下謬矣,臣四歲便有‘神童’之稱能寫大字,八歲入順天府學那可是他比不了的哦!”

幾個太監聽得這聲音不由得一個哆嗦,趕緊拜在地上。

卻見一位身材略顯消瘦,穿著官袍留著長須年約五十上下的老人眨著一雙靈動的眼睛滿是詼諧。

臉上笑吟吟的走進了這暖閣內,給朱厚照作了一個長揖:“不過,那英國公家的孩子卻是有幾分本事呢!”

朱厚照啊呀一聲,從那椅子上蹦下來趕緊去扶這老人起來。然后后退兩步自己倒是作了一個長揖。

“見過先生……”

這老者,便是當朝禮部尚書銜兼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保李東陽。

“殿下需知,詩詞歌賦不過是小道。圣人之言、治國方略才是大道。”

李東陽笑瞇瞇的扶起朱厚照,溫言道:“舍大而取小,智者不為也。”

史載李東陽雖然是神童入學,開始的時候卻仕途不順。

因為李東陽“以貌寢,好詼諧,不為時宰所重”以至于“士論嘩然不平”。

意思是李東陽喜歡嬉鬧玩笑,不被當時的內閣重臣看重以至于當時的士子們非常憤憤不平。

但李東陽完全無所謂,依舊我行我素一直到了弘治朝才被提拔起來。

這件事情和后來李東陽在正德朝隱忍八虎,直至飛揚跋扈的劉瑾露出破綻才一擊而定可以看出來。

李東陽是有著極其高超政治智慧和成熟心態,相較起那些動輒彈劾八虎最終被驅逐出京師的同期官員來看更是如此。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