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一百三十七章 癡虎有錯朕回護,爾等誣告須負責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20-06-20
 
弘治皇帝端坐在龍椅上繃著臉一言不發,他不敢說話也不敢放松。

他怕自己放松或者說話,就會忍不住要笑出來。

階下的那馬孟敏此時的腦袋就跟豬頭似的,牙齒還飛了好幾顆。

跪在金鑾殿上哇哇哭的像是月子里的娃,那樣子太滑稽了。

倒是他手上的奏章,已經遞上來了。

幾個義憤填胸的御史、給事中也站出來聲援,一時間這朝堂上對英國公張懋喊打喊殺。

聽著奏報看了眼奏章,弘治皇帝就笑不出來了。

奏章上先是彈劾張侖在蘇州肆意殺傷貢生士子,那蘇州府三試恐有不公。

又彈劾他縱匪行兇、濫殺百姓,屠戮太祖不征之國扶桑……

再言他心思狠毒飛揚跋扈,勾結倭寇海盜殺人搶劫、強擄民女……更是行走海外包藏禍心!

不得不說,馬孟敏自傲自己是撕逼杠精第一男子天團不是沒有原因的。

一樁樁、一件件,哪件拿出來都是大罪啊!

彈劾的不是一兩樁,要一件件的去查實得多久?!

只需坐實了一件,張侖即便不死也得脫層皮。

而且三四名御史、給事中都站出來給出大同小異的奏章,明顯就是已經勾連了。

“懋公,這馬孟敏彈劾之事……你有何看法?”

弘治皇帝皺著眉頭,心說這癡虎兒不至于到打殺士子的地步吧?!

這奏章里肯定是偏頗了,再結合那些個御史、給事中們的一貫尿性。

弘治皇帝很快的有了論斷,估計是他們不知道怎的招惹了那癡虎兒。

那小子本身就是個臭脾性,當日三大學士都敢諷刺。

在那蘇州殺的是人頭滾滾血流漂杵,更是遠征扶桑抵定亂局。

沒見那前幾日抵達了扶桑使節團恭恭敬敬的給奉上國書、朝貢,口稱求朕賜印么?!

那幾株紅珊瑚樹可是從前沒獻出來過的,可見是真的服氣了。

這癡虎兒雖然年紀小、脾氣臭,做事卻是個有章法的啊!

說了去海外給朕掙臉面,這果然給掙來了。

比這些個只特么會在朝堂上唧唧歪歪的御史、給事中們強多了。

所以他們這小小給事中的家人去招惹癡虎兒,可不是要找死么。

津春若知道弘治皇帝這么說,那得淚流滿面啊!

陛下啊!您可得好好管管那小殿下吧,莫要再放他出去了。

我們那扶桑給他禍害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啊,三五十家大名現在只剩下二十來家了。

剩下的不是嗝屁死逑,就是在給他挖礦……

三大探題、二十三家大名,誰聽了這位殿下的名號不哆嗦一下啊!

“陛下,辯解的話就算了。”

張懋穩穩的站出來,作了個長揖道:“老臣便說說自己想說的吧,還請陛下恕罪。”

弘治皇帝看著張懋的表情心里不由得一個咯噔,但還是抬手道。

“懋公旦說無妨!”

呱噪的御史們也安靜了下來,閣老和六部也打算聽聽英國公說些啥。

“老臣家,從太祖爺起便為我大明征戰、侍奉皇家……”

張懋聲音低沉,聽著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并非是在賣弄祖上功勛。

“我祖河間王,兩敗李景隆、歷城救成祖回身沖陣!不知成祖已撤出,戰至力竭身死……”

“成祖曾夸曰:玉,才備智勇,論靖難功當第一!”

卻見一御史站出來冷哼道:“即便是有些許功績,也不是你折辱名教……”

他話還沒有說完,便對上了張懋那冷冷橫來的眼神。

頓時納納不敢言窘迫的想退回去,弘治皇帝這個時候一擺袖子:“懋公還請說!”

“我父定興王,四平安南、歷仕四朝,盡心為國不曾相負!英宗朝時年逾七十,力戰身死土木堡……”

“成祖曰:輔,審幾出謀,克明克斷。率先將士,奮勇不顧身。”

“仁宗曾言:輔,武臣也,而知禮過六卿。”

“宣宗亦說:輔,武臣也,達大義。”

卻見張懋深深呼出一口氣,沉聲道:“老臣得天幸,侍奉于先帝、陛下。”

“這么些年來,老臣不敢言功只求未有大過……”

說著卻見張懋后退兩步,撣袍正冠推山倒柱呼啦的一襲拜下。

“若這朝堂已然容不下我張家,還請陛下許老臣致仕、收老臣爵位!只求讓老臣全身而退……”

弘治皇帝聞言不由得“呼啦~!”一下站起來,竟是瞬間這金鑾殿上氣壓都低了幾分。

那些個大殿上的群臣們亦都瞳孔一縮,好些個彈劾的御史、給事中不由得打了個冷顫!

臥槽尼瑪!玩這么大?!哪怕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自己能夠把張懋彈劾掉。

張懋是誰啊?!便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是兩代為皇家命都丟出去了。

真真是戰陣上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功勛啊!

為何他張懋九歲就能繼承英國公爵位,憲宗恩寵至游獵都要帶著他?!

為何他張懋能掌這京營數十年,兩任帝王都榮寵不衰半分?!

那都是張家的兩代祖宗們拿著命為朱家江山拼出來的,皇家不信重他信重誰?!

“懋公何出此言!莫非以為朕乃昏君么!有何事不能與朕說的?!快快起來!”

張懋緩緩起身,垂首輕嘆道:“老臣不說,是怕陛下為難……”

“你且說便是!”

弘治皇帝似乎從張懋的話中,感覺到了一絲不對。

望著那些個御史們的眼神帶上了絲絲不同的味道,把一介皇家忠直老臣逼迫到這份上了。

你們這幫子老狗逼到底是做了什么!

“我那孫兒張侖,陛下也是知道的……”

張懋聲音低沉,帶著些許暮氣:“雖是脾氣不好,但總算爭氣能繼續為陛下效命。”

“下了蘇州斬下些許倭寇,老臣不以其獲功勛為喜。乃以孫能繼續為陛下、為大明效力為喜……”

弘治皇帝聽著這話心里頭舒坦啊,看看!你們都看看!這才是忠直老臣啊!

其他人說這話弘治皇帝未必信,可賣命三代、英國公張家說這話的意味就不一樣了。

人家三代忠心輔助老朱家多任皇帝,哪一任不是沒口子的夸贊?!

不論文武才干,僅忠義而言老張家就狠壓滿朝文武一頭了。

闊且張家缺那點兒倭寇腦袋功勛么?!人家缺那點兒銀子么?!

張家世襲罔替英國公啊,這特么啥概念?!

就是癡虎兒這孩子哪怕每天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摳腳摳鼻抓自己鳥兒玩……

那他也是榮華富貴一輩子,完全不必出海冒險賣命的。

再說了,人家癡虎兒那不就是出海為朕掙回來臉面了么!

前后送來的銀子、紅珊瑚、珍珠、玳瑁……那大把大把的好玩意兒啊!

那扶桑國嘩啦啦來了三十幾號使節團,恭恭敬敬叩送朝貢還押來幾個倭寇首領。

癡虎兒那孩子還送回來一支水師,國帑都沒費一分,朕就得了一支海戰過的水師啊!

尼瑪!你們這群狗逼可曾給朕拿過一個永樂通寶么?!

一個二個還都盯著朕的內庫,臥槽尼瑪!當真不為人子!

“然,兩御史家人便可到我孫兒面前,以彈劾老臣為要挾索要黃金百兩!”

“還索要我孫兒侍女,言稱若是不給便要在仕林中壞我孫兒名聲、在朝廷上彈劾老臣……”

這話一出口,便聽得“噗通~”一聲。

竟然一名給事中一屁股就跌坐在了地上,以張懋的身份如果所言有虛他豈敢當眾說出來?!

再結合言官們本身就捕風捉影、無事生非的性子,他很快猜出是啥情況了。

很簡單,馬孟敏沒給大家說實話!

“更是脅迫要讓那與我孫兒相交的扶桑公主,隨他回府侍寢……”

弘治皇帝聽得這話猛然瞪大了眼睛,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這件事情了。

如果這事兒是其他人來說,弘治皇帝絕對會嗤之以鼻。

怎么可能啊!誰會這么腦殘跑去做下這等事情?!

然而,這是張懋說的……

“胡說八道!!”馬孟敏真的不敢再聽下去了,他現在已經是慌了。

雖然他覺著自家那志大才疏、眼高于頂的狗逼侄兒,乃是個生著人樣兒的人中黃……

但他不至于會腦殘至斯吧?!

可回頭想想這玩意兒誰說的準啊,看張懋言之鑿鑿未必就是空穴來風……

“是是非非很快就會有消息了,馬給事中還有諸位御史暫且侯著吧……”

張懋低垂著眼眉,似乎懶得辯解:“陛下,試問御史家人都敢以老臣為伐向我孫兒勒索要挾……”

“老臣……可還敢在這朝堂上呆下去么……”

弘治皇帝深深的呼出一口氣,背著手雙目如電聲音低沉:“懋公稍安毋躁,朕這便命人徹查此事!”

“癡虎兒也是朕看著長大的,他的百日、足月朕也是去了的!”

卻見弘治皇帝看似對著張懋說,眼神卻掃向了金鑾殿里的百官。

“朕倒要看看哪些賊子敢猖獗至斯,若是查實嚴處不饒!”

這大殿上的一眾臣工們頓時心里一頓臥槽,被弘治皇帝掃過的不由得心生涼意。

在這金鑾殿上、眾臣面前喊那麒麟兒的小名,又言道他足月、百日自己都去道賀了的。

陛下這明顯是要拉偏架啊,那意思張癡虎是朕看著長大的,朕是他長輩。

潛臺詞就是,有啥朕也護著他。

可如果查無實據,或者如張懋所言。

那就可別怪朕的殺威棒往下抽了!

幾個內閣大學士則是暗自嘆息,這般明顯的回護哪怕是扳倒了張癡虎你們能落好?!

一堆人看著那些個如墜冰窟的御史、給事中們,滿眼同情。

“陛下!不好了!太皇太后暈倒了!!”

突然間,一個小太監凄凄惶惶的跑到了大殿前尖叫了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