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一百七十五章 拜服道義玉螭虎,皇宮大內風波起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20-06-20
 
“諸位,且請一同參拜謝我大明帝國仁慈圣明弘治陛下啊!”

說著,竟然領著百姓們向著皇宮的方向齊齊跪下行叩拜大禮。

那些無論是得了好處的還是圍觀的百姓們得見此景,亦都隨之拜下心服口服。

這些個百姓們平日里哪個沒有吃過豪門貴戚的虧?!

多多少少的都被那些個豪奴悍仆、城狐社鼠們欺壓訛詐,很多時候不得不忍氣吞聲。

這回陛下圣明不管他們身份地位一并給全都收拾了,還給苦主們賠了銀錢。

甚至還把這些個豪門貴戚們、城狐社鼠按上高臺,逐個審判。

還顧及那些個豪奴悍仆、城狐社鼠們萬一不在家里,家人遭饑苦給他們派做工月銀子。

這都不算是圣明、這都不算是仁慈,那得什么算是圣明仁慈啊?!

有這等圣明仁慈的皇帝在帝國、在京師、在大內,大家覺著自己活著才算是沒那么苦楚。

陛下為自己等人申冤講理啊,懲罰那些個壞犢子啊!

這頭給陛下磕的那是心甘情愿、全心全意。

“我們還需拜謝張家小公爺,若無他一力堅持義理衛道這等君子所為,如何能有今日啊!”

卻見幾個舉子感嘆著撣了撣衣冠,對著城外張家莊子的方向深深的長揖到底。

“天下風云麒麟兒,義理衛道真君子!吾等為京師百姓,謝玉螭虎!”

一眾百姓們頓時恍然,對啊!

剛才那大官兒可不是說了么,這事兒乃是張家小公爺一力堅持的。

果然不愧是三大閣老都稱贊的“天下風云麒麟兒”,真真是為我等百姓著想考慮啊!

“謝玉螭虎小公爺!!”

這就不必要叩拜了,百姓們便學著這些個舉子讀書人一般撣了撣衣冠長揖拜下。

拜完了才低聲問身邊人,為何張家小國公要叫“玉螭虎”啊?!

便有那邊上進過學的讀書子笑著解釋,小公爺用號“玉公子”做詩詞話本。

你們這會兒聽那茶樓里說書人給講的白娘子、天龍八部便是玉公子所作。

小公爺幼名是“癡虎兒”,這是張家老國公取自北宋王鐘美公寄洪與權里的那句“莫藏牙爪同癡虎”。

原意是希望小公爺收斂鋒芒,癡虎一世安享富貴。

但咱們陛下圣明啊,一早看出小公爺才華橫溢乃國之棟梁。

于是先命三大內閣學士殿前御考,后又賜字與他曰“螭虎”。

這螭虎則是不同了,“螭虎之士”那是說小公爺武藝高強能征善戰。

螭虎又常立于碑文上,這是善喜文采。

帝后制印螭虎亦是印紐,這便是要護持帝國皇權。

這是咱們弘治陛下說,張小公爺文武雙全要護持帝國皇權莫再藏鋒芒了。

所以啊,這張小公爺咱們也可以叫他“玉螭虎”。

可惜這讀書人的媚眼拋給瞎子看了,這些百姓沒進過學聽他說的云里霧里的半懂不懂。

但就知道陛下夸了張小公爺文武雙全是護持國家的棟梁,咱們可以叫他“玉螭虎”。

那刑部官員看著一眾豪門貴戚不再死盯著他了,這才松了口氣。

好家伙!有些名聲他不能要啊,要了估計得賠進去全家性命啊。

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個安穩官就算了,何必要拿自己的狗命爭那個名頭啊。

此時其余的幾個街道也審訊完畢,該罰銀的罰了銀子、該判勞作的判勞作。

五城兵馬司呼啦啦的押送著人往城外去,出城了自然有京營的人接手送往工地。

熱鬧看完了京城的百姓們自然是三三兩兩的湊在一塊兒,熱烈的討論著剛才這巨大的熱鬧。

衙差們則是呼喝讓他們該開鋪子的開鋪子去,該上工的上工去。

然后徑直巡街,比平日里威風好幾分卻也小心好幾分。

啥這爺、那爺的,啥公爺、侯爺駙馬爺的,可全都逮去工地上吃沙子去了。

自己這得老老實實的辦事兒,莫招惹出啥是非來。

不然,陛下能處置了豪門貴戚、城狐社鼠。

要處置自己這個小小的衙役,自然不在話下。

此時豪門貴戚們也開始發動一切關系,開始向皇宮大內遞話、查消息。

首先便是要將那些被逮去的家人都撈出來,其次便是把推動這次事兒的主謀找出來。

當日之帝國時報亦刊發時評,曰依法懲辦,百姓之福!明君之策!。

先是贊揚了這項國策,其次則是細致的分析這次行動對于京師百姓的好處。

一眾舉子士人、京師百姓們頓時更信了,必然是玉螭虎推動此次嚴打。

否則,怎么六部會同五城兵馬司、京營才行動他便知道的如此詳盡,甚至分析的絲絲入扣。

連文章都寫好了,直接刊發出來?!

“皇后,你莫要怪朕如此……”

弘治皇帝終究是有些忐忑,下朝后便往后宮趕去。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張皇后居然對此沒有任何表示,既沒有哭鬧也沒有求情。

沉默的看著張皇后一臉笑意,弘治皇帝倒是自己繃不住了。

卻見張皇后聞言起身,對著皇帝微微一個福了一個:“陛下何出此言啊!”

“若是為臣妾兩位弟弟之事,陛下大可不必呢……”

弘治皇帝先趕緊將張皇后攙起,聽得她的話不由得詫異:“哦?!卻是何故?!”

張皇后被弘治皇帝攙起來,微微一笑將碧眼狐貓足利鶴前些日子入宮來和她聊的那些說了一遍。

這話聽得弘治皇帝也不由得贊嘆,莫小瞧了番邦、亦莫小瞧了他國貴胄啊!

人家能有這番見識,就已經是比很多國朝貴戚要強出不少了。

武勛詩文才是傳家立族之道,仗之帝后恩寵能榮耀幾時?!

看看那山東孔家傳世數千年之久,王朝歷代更迭他們家卻屹立不倒香火不絕。

“陛下是擔心太后那邊有所掛礙罷?”

卻見張皇后微笑著輕聲道:“此事陛下終究不好去,妾身便是去走一趟罷!”

說著便跟弘治皇帝告了一聲罪,讓女官擺開鸞駕便往清寧宮行去。

清寧宮內現在的確是一片的愁云慘霧,周太后躺在榻上臉色陰晴不定的有些發白。

陳惟貞擔憂的為她揉著胸口后背,那眼中無比擔憂。

周家的人是放不進大內來的,他們只是托人帶了口訊把事情大致給老太后講了一下。

聽聞自己的弟弟現在居然被鎖拿去了,還繳納了一大筆銀子頓時老太后眼前一黑差點兒摔地上。

好在陳惟貞手疾眼快先扶住老太后隨即便展開急救,又灌下了兩顆她特制的救命小丸這才算勉強扛過去了。

陳惟貞便是要讓人去喊弘治皇帝,卻被老太后抬手止住了。

“莫要喊了,皇帝如此做想必是已經準備好如何應對哀家了……”

周太后滿嘴苦澀,悠悠的嘆氣道:“等皇帝自己來,跟哀家解釋罷……”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