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三百零五章 京師紛亂初安定,請誅國賊七侍郎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19-09-11
 
潮白河上的碼頭終于是完工了,足足兩萬余青壯以水泥、青磚呼啦啦的鋪設。

甚至不惜日夜趕工之下總算是完成了,但這種日夜趕工之下的花費也極其之大。

僅僅是派出的工銀就高達三十多萬兩,這還不算那些個材料、每日的吃喝。

蜂窩煤、蜂窩煤餅已經在京師內開始大行其道,但能制作的便只有那間“帝國礦業”。

勛貴們名下的鋪子全部統一價格、統一訂貨,貨量大的還能幫著往指定區域送。

原本習慣于打柴、制炭在京師售賣的商人們頓時傻眼了,手上堆積的柴炭眼瞅就得全丟了。

這個時候英國公府的小周管家笑吟吟的出現在他們面前,以讓他們稍有賺頭的價格買走了所有柴炭。

張小公爺沒打算讓他們破產,買下他們的柴炭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柴炭也沒有浪費,全數被送到了城外的磚窯、瓦窯那邊用于燒磚瓦了。

大面積回收蜂窩煤燃燒殆盡的那些個黃泥渣子,回來后全部粉碎篩過再粉碎按比例調和成水泥。

算是勉強供應上了碼頭上營造的速度。

沿著碼頭的水泥直道還在修造,但碼頭的這一段兒已經可以使用了。

兩側的鋪面亦都可用,一堆的人正在嘩啦啦的做著裝潢。

此時的碼頭還沒有啟用,甚至都沒有多少船舶行駛到這里。

上游的水也被截斷沒有往下流,一個巨大的水壩正在被建造起來。

夯土下鋪設著青磚、鵝卵石,再以水泥封上,外面再覆蓋一層鵝卵石。

千斤閘被緩緩的放下,幾條專門燒制的陶瓷管道也開始在鋪設了。

二十余萬災民的涌入帶來的是大量可使用的人手,但同時帶來的亦是大量的物資消耗。

僅僅是每天吃掉的糧食那就是天文數字,僅僅是糧食這二十余萬人每天就得吃掉三千石糧食。

陳杰等大糧商為何敢以此為賭注,欲破張小公爺?!

他們依仗的便是此事,二十余萬災民在京師消耗是巨大的。

要知道這些災民首先安置就是一個問題,安置完了還得顧及到巨大的消耗。

這些人可以穿衣簡陋、可以住宿不濟,但吃飯一項怎么辦?!

是人都得要吃飯的,沒有飯吃那人會做出什么來完全是不可預測的……

京師的糧價已經是漲至十五兩一石了,即便是見多識廣、歷經數朝的京師老人兒們已是目瞪口呆。

十五兩一石!!這什么概念?!

就是這一石糧食都能買一畝上好的水田了!而一畝上好的水田若得豐年,產糧三四百斤有余啊!

所有人都覺著這京師是要瘋了,糧商們抬價、勛貴們也在抬價。

但這京師的百姓們冷眼看著糧商,卻沒有人記恨于勛貴。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啊!

平日里被帝國朝臣、貢生、舉人、秀才們詬病的勛貴,居然是在此時默默的承擔起放糧的責任。

在這糧價已經飆漲到了每石十五兩的時候,百姓們憑借著手中順天府開出的條子依舊可以用一兩銀子買。

亦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大家也都知道那些個糧商們居然皆是有功名在身的老爺啊!

甚至有幾位不僅自己是進士老爺,家中還有人在朝為官啊!

一時間朝臣、舉子秀才們的名聲,在這京師百姓們的口中跌到了谷底。

平日里大家喜歡聽上些許勛貴欺負人的故事,看進士、舉人老爺們嚴懲勛貴的場景。

這是因為大家下意識的覺著進士、舉人、秀才老爺們,那也是從咱們中間走出去的嘛。

然而這一次京師的糧價暴漲,大家雖然不知道推動者便是這些糧商。

但這不妨礙他們從勛貴們糧鋪里面憑條子買到了自家口糧后,對著那些個進士、舉人老爺的鋪子啐一口。

這一日的早朝,劉大夏和馬文升早早的就已經在宮門前等候了。

糧價的飛漲以至于家中買糧都花費巨大,這件事情他們已經知曉。

只是上了幾次奏章都被留中不發,他們也不知道是什么情況。

更奇怪的是翰林們居然對此完全閉口不言似乎并不知曉,劉大夏、馬文升二人亦曾聯絡他們。

希望一同上奏章與弘治皇帝說明此事,京師糧價已經瘋漲至不可思議的地步了。

然而這些個翰林們不僅對此事避而不談,甚至對他們倆招呼都不打呵呵一笑便徑直離去。

劉大夏和馬文升這才知道,曾經作為清流領袖的他們二人已經被徹徹底底的拋棄了。

一時間兩個老家伙居然悲從心來,關于那次經筵辯論的事情他們是決計不敢透露的。

時至今日他們回想起當日弘治皇帝那陰冷的眼神,都不由自主的打一個寒顫。

這件事情關系到的是皇家的統治、帝國的存續,甚至是整個華夏文統的存續!

在這件事情上誰敢吊歪?!誰敢泄露半分?!

給事中、御史雖然沒有補充上來,但之前被下獄的侍郎們卻補充上來了。

然而這些不是從南京六部調來的,便是從布政使上提拔上來的。

這些人完全不知道曾經經驗辯論發生了什么,劉大夏和馬文升甚至不用想都可以肯定。

他們已經成為了新的清流首領,他們正在謀劃著什么。

皇宮門前,早朝官宦們的車馬一個個的抵達了。

但人群卻涇渭分明的分作四股。

英國公、成國公、保國公……等等勛貴,徑自站在一起低聲說著什么。

李東陽、劉健、謝遷、佀鐘、張升……等人又分作一團,亦是低聲在交談著什么。

剩余的幾個侍郎、一部分翰林們則是站在一起,他們沒有說話卻目光不斷的掃向那兩方人馬。

但這三方之外的劉大夏、馬文升二人,卻顯得極為蕭索、悲涼。

曾經的國朝清流魁首,如今落得在宮門前甚至都沒有人打招呼的地步。

“嘎嘎嘎……”的宮門在侍衛的呼喝聲中,緩緩的打開了。

眾人沉默入宮,弘治皇帝大禮上朝。

然而他剛剛坐定,甚至蕭敬還未曾出來宣禮便見得新任的兵部侍郎姚順姚一可站出朝班大禮拜下。

“臣,兵部左侍郎姚順!有本參奏!”

“臣,參英國公府張侖蠱惑宮廷、擾亂仕林、刁買人心、亂政禍國……五十大罪!!請誅此獠!!”

“請誅此獠!!”卻見七名各部侍郎、十數翰林皆盡下拜怒目圓瞪高聲咆哮!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