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三百六十三章 黔南新敗傳朝堂,若刨根底不簡單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19-09-17
 
“……大敗于阿馬坡!都指揮吳遠被執,普安幾陷……”

“……友等遣人招降。賊揚言欲降,陰擁眾攻圍普安、安南衛城,斷盤江道,又乘間劫友……”

“……右布政使閭鉦,按察使劉福,都指揮李宗武、郭仁、史韜、李雄、吳達等死焉……”

“夠了!!”

朝堂上,弘治皇帝這段時間才剛剛恢復的心情瞬間又炸裂了。

這換誰都得炸裂啊,才按下葫蘆特么又起了瓢!

津門三衛的事情剛剛處理掉,那些衛所指揮使、千戶百戶帶親兵家眷們現在全在礦山上苦熬挖礦。

九邊傳回來消息,雖然楊一清處置不當跑了四個。

但其余人手全都被拿住了,司律部、大理寺的人正在趕往協同審判。

這些人不能死啊,朕的官田還等著人去耕呢!他們死逑了,朕的田畝咋辦?!

還有修路啊、挖礦啊、整疏河道……啥都要人手啊,可不敢給他們死逑了。

要死逑也得給朕特么死逑在工地上、在田地上、在礦山上,不然就特么白死了。

人死債消,沒死干活兒!

好容易這倆心腹大患解決了,帝國皇家軍械營造局也算是拿出些許成績。

津門的炮臺算是修筑起來了,朕也能睡個安穩覺了。

結果這特么沒安穩兩天又給朕鬧出幺蛾子來了,本來就是個米魯小寨子鬧事兒。

怎么現在就演變成把鎮守中官給逮了,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一鍋全給端了。

這尼瑪……弘治皇帝現在氣的,簡直想把那黔東南的一水兒蠢貨全給復活過來再砍一遍腦袋!

“臣等萬死!!”

玉階下的老馬其實也很苦逼,這尼瑪兵部他就不是人呆的地兒啊!

本來陛下就因為軍部起來不待見兵部了,結果現在軍部的幾個行動圓滿成功。

兵部這邊剿滅個黔東南寨子的叛亂,都被人把都指揮使給宰了。

還鬧的丟城失地簡直損及國威啊!

“此時再言萬死,又有何用?!”

弘治皇帝看著這群朝臣們,頓感這尼瑪都是一群群的煞筆!

萬死有個雞毛用啊,你們趕緊讓那狗批米魯萬死去了才行啊!

“此事轉至軍部,兵部、五軍都督府不必再議了。”

說完,弘治皇帝目光直接轉向了邊上的蕭敬。

蕭敬會意高聲唱禮:“有事奏本,無事退朝~!”

還能有啥事兒?!看弘治皇帝那臉色,大家有本奏現在也老實扣下別奏了。

明顯弘治皇帝現在處在要爆炸的邊緣,別傻呵呵的還往槍口上撞……

這份奏報實際上軍部那邊已經拿到了,不需要上朝的虎頭老國公早已經跟其他人聚在一起。

黔東南能找到的地勢圖,都被找出來了。

《永樂大典》可真是個好東西,難怪歷史上的明世宗朱厚熜如此喜愛它。

命人隨身攜帶不說,還專門讓人謄抄一份。

里面在《地志》方面的古籍記載,就有不少黔東南地區的。

再結合了后來張家老祖張輔多次征伐安南時,留下的記錄、地圖。

軍部的沙盤大匠幾番折騰,算是勉強可以做一個大略的沙盤出來。

弘治皇帝抵達的時候,汪直這邊正在讓人整理關于黔東南地區的諜報情況。

幾個老將們則是在地圖上劃拉著,不斷的在沙盤上指指點點。

“末將……見過總帥!”

當弘治皇帝走進來的時候,已經換上了一身帝國大元帥服。

“此事朕已轉至軍部處理,諸卿需盡快將此事平定!!”

說到這里弘治皇帝幾乎是咬牙切齒的,將這句話從牙縫里說出來。

“末將領命!!”

見得弘治皇帝如此,軍部之內誰還敢怠慢?!

弘治皇帝回了一個軍禮,隨后才走到了沙盤邊上。

看著那上面一個個被插滿了“蠻”字旗號的城池、區域,臉色不由得陰郁了下來。

“陛下,軍部諜報司初立。臣之著眼,多為九邊一部……”

卻見汪直這個時候對著弘治皇帝行了一個軍禮,苦笑著道:“黔東南地區,恐怕暫時鞭長莫及。”

“朕已知,汪公辛苦!不必自責,諜報司初立而已。”

弘治皇帝勉強的笑了笑,給汪直回了一禮:“九邊、津門二役成效頗大,已是難得。”

“邊陲之地,有所不逮不能怪你。”

汪直感激的對弘治皇帝回禮,沉聲道:“此事臣已進行布置,相信很快能夠得到當地諜報!”

好歹人家汪直當年的西廠偵緝能力,號稱是冠絕于東廠、錦衣衛這倆老牌機構的。

能夠將一個后起之秀的機構一手帶到那種境地,汪直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再說了,他退下來也沒有多少年。

從前的老根底基本都還在,弘治皇帝算是趕上了好時候。

若是再過幾年說不準那些個老東西不是老死荒野,便是再無力揮刀了。

“只是……若是刀兵再動,錢糧耗費頗巨也……”

軍部副總長保國公朱暉雙手按在了沙盤邊上的木格子,皺著眉頭嘆氣道。

“何處調兵,亦是難題。”

弘治皇帝剛想開口說就近調兵,沙盤另一處的副總長成國公朱輔卻皺著眉頭道。

“總帥,黔東南新敗恐并不簡單啊……”

朱輔緩緩起身,對著弘治皇帝行了一個軍禮沉聲道:“衛所荒廢之事,恐怕不止津門而已。”

這一番話直接讓弘治皇帝悚然一驚,是了!

那中官楊友為何私自招撫?!右布政使閭鉦,按察使劉福,都指揮李宗武……為何又沒有上報?!

若是說平日里他們互相不通往來,此事不知情有可原。

但招撫這種事情如果沒有獲得他們的支持,怎么招撫?!怎么取信對方?!

很顯然他們都同意了。

而他們為何會同意去招撫這個米魯?!最有可能的答案就是:盡快平息此亂。

朕給他們的旨意是征討,而他們卻私自招撫。

這說明他們出現了極大的問題,想要盡快平定不想讓事情暴露。

同時他們又不具備有盡快平定的實力,于是放棄剿殺私下招撫就成為了唯一的選項。

那會是什么問題,讓他們不惜抗旨都要招撫這些亂賊?!

答案頓時呼之欲出:衛所……近乎是個空殼子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