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喜搭理士紳商,赴會工匠周瑾山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19-09-20
 
“前后街六街二十巷,且介時‘庠序教諭部’新教諭抵達后將于此開設教諭學堂授課……”

唔……此教諭區域也,哪怕是不在此置業亦須在此租賃宅院罷?!

畢竟到時候若是從羊城中帶著孩子趕來此就學,那孩子得多早起來啊?!

至于名師……開玩笑啊,沒看人家說了這是“帝國庠序教諭部”的新教諭么?!

一時間這些個士紳商賈們心下琢磨開了,不斷的開始計算得失。

甚至小周管家都介紹完畢了他們居然都還不肯走,飯都不吃了直接圍著那沙盤小聲嘀咕著。

還吃個雞毛的飯啊,沒吃過飯么?!

這可是關乎到大家未來生財之道,甚至可能是十數年、數十年發展的路數啊!

這一頓飯直接吃到了月上柳梢,更準確的說是聊到了月上柳梢。

然后才依依不舍的告辭離去,好在小周管家笑吟吟的告訴他們明可以繼續來看。

但這登記的時間可不長啊,最多五碼頭就截止了。

到時候碼頭會開始募工,交由軍械營造局營造司的大匠們培訓后開始根據規劃干活兒。

在上車之前,各家士紳們互相使了一個眼色。

不必專門約定他們也清楚,明大家必然是要聚上一聚的……

小周管家確實沒有時間搭理他們,因為他明天一大早還有別的事要辦。

羊城郊外蕃隅的蓮花山,乃羊城古之采石場。

始于西漢傳承至今,甚至當年南越武王尉佗之陵寢用石亦是采集于此。

是以這里歷代以來都是官方的采石場,只是到了這大明朝……

崛起的士紳豪族們開始瓜分這里的采石場,好在因為利潤不大倒是采石的人也不多。

謝玉田負責調查這些個士紳豪商們,小周管家就負責考察采石場的位置。

布政使、按察使那邊全都訂立了契約,僅僅是買地這兩項就讓粵北布政使司吃的肥飽。

小周管家現在去看的是采石場的碎石、攪拌、烘烤……等等設備的安裝況,這些都是鑄造司打造的。

在現場這里管事兒的除了戶部的官員,還有一位隸屬皇宮內庫的中官。

畢竟這帝國礦業可是皇家內庫、戶部,和張家一并聯合入股的。

看得一切項目都在進行中、了解了一下進程,小周管家掉轉馬頭便往“季華忠義鄉”去了。

季華忠義鄉,近稱之為“佛山”。

冶煉鑄藝始于秦末西漢尉佗時期,晉代隋唐時鐵藝興盛。

至宋代甚至已為主要出埠之物產,至大明此時“佛山鐵鍋”乃是當世名品。

后嶺南三大家屈萊圃作《粵北新語》載曰:“諸爐之鐵既成,皆輸佛山之埠”。

莫要小看佛山取得的鑄造成就,景泰年間佛山祖廟北帝神像重逾五千斤,就是一次澆鑄成型。

史載宣德四年起,佛山祖廟一帶鑄鐵的私坊甚多!

其時諸爐并冶、火光沖天,堪稱天下盛景。

而最大者為宣德年遷居佛山李廣成者,廣成于里水習鑄冶后傳于子孫,世代執業。

除李氏外,還有鶴園冼氏、東頭冼氏、佛山霍氏、石頭霍氏和石灣霍氏……等家族有從事冶鐵業。

到了成化及如今的弘治年,佛山的居民大部分從事冶鐵業為生。

之所以如此多人從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潤肥厚、需求龐大!

甚至為此走私都在所不惜,一只佛山鐵鍋三錢銀起。

然而到了扶桑,竟是直接能賣到一兩銀子之多!

甚至到了十九世紀工業鑄鍋之前,佛山鐵鍋依舊是出口的拳頭產品。

一路緊趕慢趕,總算是天黑前抵達了這大鎮。

只是此時的佛山還沒有完全的興旺起來,它興旺得到清中后期了。

其時佛山與朱仙、漢口、景德,并稱為“天下四鎮”、“天下四聚”。

“老丈莫要多禮,在下受不起啊……”

祖廟上,李廣成后裔李家族長為主,領后一群人在恭迎小周管家。

老者后的,包括了鶴園冼氏、東頭冼氏、佛山霍氏……等八家佛山最大冶作坊。

“先生遠道而來,老朽等頓感蓬蓽生輝啊……”

別怪這老李戰戰兢兢,畢竟這來人可是布政使、按察使大人家的。

這縣令都跟著一塊兒來,說這是朝廷上赫赫有名的玉螭虎公子家的管家要來。

即便是老李他們這群人遠在粵北,那玉螭虎的名字還是聽過的。

佛山距離羊城并不遠,此處也算是大商鎮了。

是以自然是會衍生說書、讀報人這個職業,隨著《帝國時報》的傳播玉螭虎的大名自然是如雷貫耳。

“坐坐坐……諸位賢德還請先坐。”

小周管家現在的氣度,可比隨同他一起來的知縣牛批多了。

當然,小周管家也不是那種見人家官小就擺架子的豪門悍仆。

所以在主位的問題上他他先謙讓了這位受寵若驚的知縣,被再三推辭后才肯坐下。

“今召集主位賢德來此,乃是為陛下、朝堂及我家小公爺的建議。”

小周管家微笑著先擺手,讓人將京師運來的上好燃煤拿來。

再有一個手搖的渦輪狀態小型鼓風機,把幾塊蜂窩煤放在了黃泥小爐子里再擺上燃煤。

上面則是架上了坩堝,里面放著小塊兒的銅。

“首先給諸位賢德,亦是這南國冶造行家瞧瞧帝械營造局鑄造司最新的手藝……”

老李等人也是冶煉老手了,都是世代冶鐵的自然一看就知道這黃泥爐、坩堝可都是好東西。

但冶煉效果怎么樣,大家還是心存疑惑。

甚至好幾位都對自己的手藝有信心,覺著哪怕是再厲害自己也是有長處的。

“嗚嗚嗚~~”的手搖渦輪狀風扇吸風聲響起的時候,這些個老冶匠們的神色就不一樣了。

他們可是多年圍在冶煉爐子邊上的人,深知風箱進氣對于爐溫提高的重要。

只是他們不知道如何陳述這件事,只是把自己的經驗一點點的傳給子孫。

卻見隨著“嗚嗚~”的風聲呼嘯著響起,那黃泥爐子內迅速一片亮紅!

眼可見的那坩堝竟是整個飛快的開始變紅,頓時這現場的老鐵匠們倒吸一口涼氣!

升溫快、爐溫高!!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