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四百八十二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下)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19-10-25
 
對于如何發行,張小公爺自然是早有自己的打算了。

為何要重整貨殖總會?!還在各個省份里開設,把那些個不和諧的和諧一下。

已經和諧的就統管起來,這自然是有原因的。

這一方面可以加強帝國、各布政使延伸到下層的管理,另一個則是有利于國朝資政的推廣。

比如現在這個錢幣的推廣,就需要有下面的貨殖總會館來協助才行。

有著京師、黔州、粵北三個地方的貨殖總會館在推廣,到時候逐步蔓延開來。

自然而然的就會取代舊的銅錢,全部換做了新錢。

御書房里,弘治皇帝和內閣諸部的大佬們嘖嘖稱奇。

對于銅錢私鑄的問題其實他們也很頭疼,但這牽涉到了方方面面。

而且帝國鑄錢很多時候這是虧損的行為,幾乎是鑄一批虧一批。

怎么鑄怎么不夠用,更慘的是現在大明的情況。

因為大明的足夠強盛導致的是周邊的屬國,通用貨幣全部都是大明銅錢。

這使得本來在大明自己就都不夠用的銅錢,還得負責周邊屬國的交易。

按說這算是好事兒罷,可錢不夠用、私鑄發達、又收不上稅這就要了親命。

整個大明所有的官員從布政使司到內閣,是沒有一人對于大明的經濟體量有概念的。

他們頂多是覺著大明好大、大明真大,大明好牛批!

然而整個大明的經濟體量有多大……

他們就沒這個概念啊!

“太子打算如何推廣這新幣呢?!”

包括弘治皇帝在內的內閣、諸部大佬們,聽完了熊孩子上竄下跳的演講后對于新幣有了一個概念。

這比從前鑄幣火耗少了五成,而且其他人無法私鑄。

都說到這程度了,他們還有啥好說的?!

“推廣方面,自然是不成問題的!”

有著張小公爺的指點,熊孩子此刻信心滿滿。

“一則先立‘大明帝國皇家銀號’,專事回收舊幣、統計鑄造新幣并予以發行!”

便見得熊孩子笑呵呵的道:“各行省貨殖總會館,則負責代理回收舊幣、兌換新幣之職!”

“交易兌換由他們執行,回收后的舊幣除去一部分鑄炮之外還可再重新鑄成新幣發行……”

熊孩子的意思很簡單,就是鑄造權肯定是歸“大明帝國皇家銀號”的。

但分銷推廣卻可以通過下面的貨殖總會館來進行,有著三個省的貨值總會館在推行。

尤其是粵北那邊,他們現在的商貿不可謂不盛啊!

借由他們的渠道直接推出去,由他們來力主自然是不會有什么問題的。

至于他們敢玩貓膩、不賣力……沒事兒,帝國還缺很多人修路的。

同時戶部還會開始計算,日后各省繳納稅賦可以用新幣、糧食抵扣。

這樣一來將會極大的提高新幣的推廣力,而弘治皇帝則是嘆氣表示寶鈔會逐漸廢止。

當然,這件事兒要從長計議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雖然是內庫和皇家主要負責的,但戶部佀鐘強烈的要求戶部也需要進駐掛名。

這點上弘治皇帝倒是也沒有反對,接著諸朝臣們則是又開始討論此科錄取后的事宜。

主要就是關于張小公爺提出的,每部各自開科錄人的問題。

對于這件事情最積極的莫過于司律部、庠序教諭部,畢竟他們可是新成立的部門啊!

本來手下的人手就不多,還得往下面的布政使司派人就顯得愈加人手不足了。

戶部的佀鐘何嘗不是如此?!

眼瞅部里就小貓三兩只,還得把人手派去仨布政使司接手其戶部之政務。

雖然說這算下來是戶部的控制力加強了,是好事兒。

可特么人手不足很要命啊,若非是張小公爺東一榔頭西醫棒子的打砸出一批銀錢物資來。

老佀那現在跳潮白河的心都得有了。

白昂老白也好不到哪兒去,刑部本來人手就那德行。

這次摻和進去的人雖然沒有翰林院、都察院多,卻也陷進去小半圈人……

雖然說各部都要開科考核錄人,卻也不能一窩蜂都上啊!

于是爭論了半天后,弘治皇帝和各部議定:

第一、題目將由各部尚書出二十道,內閣取五道。

侍郎各出十五道,取三道。

最終匯總于弘治皇帝手里,考前才會印發下所取題目。

這就極大的避免了泄題的問題,而且也會根據各部的需求著眼出題。

第二、為避免考生多投、多考、多報,導致多部門錄取的問題所以都在同一天開科。

別琢磨幾個部一起考,只能是考一個部。

憑路引戶籍,在報名后可以領取一張牌子作為在京師科考的證明。

但路引是要收回的,避免一人多報。

考完后可憑牌子換回路引,方便回家……

在這次御書房的御前會議開啟數日后,一家“大明帝國皇家銀號”悄然掛牌在了潮白河坊市內。

由“京師貨殖總會館”開始向著會員商戶們宣布,帝國即將推廣新幣。

接著還將那些新幣拿給了這些個商戶們看,并表示舊幣會逐步廢止。

大家的舊幣要及時交由總會,由總會這邊與“帝國皇家銀號”交涉換取新幣。

總會館的會首、大佬們,都表示將會將家中的金銀及舊幣全數換成新幣。

但這依然無法壓下小商戶們的忐忑,直至英國公府張小公爺做出了表率。

作為張小公爺的頭號狗腿,小周管家昂著腦袋首先就將張家兩千余兩金、二十萬兩銀子。

還有數十萬貫銅錢,呼啦啦的全都拉到了那家“大明帝國皇家銀號”當眾換成新幣。

這一下子就打消了整個京師所有人的顧慮,開玩笑啊!

活財神都這么干了,說明這玩意兒那是肯定可行的、掙錢的!

大家還猶豫個屁啊,趕緊置換了拉到!

萬一到時候置換不了了,那些舊幣砸自己手里可就全廢了。

頓時整個京師商賈們一片熱忱,大力投入了新幣置換的運動中去。

而負責打理此事的熊孩子頓時樂的見牙不見眼的,每天督促鑄造司給趕緊鑄幣。

不然,這供應不上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