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六百九十二章 陰云密布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貳)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20-03-05
 
一番話叫黎仁孝直接啞口無言,黎朝的確是得位不正啊!

雖然說陳朝當年得位也值得權商,可人家好歹是李朝的皇帝李惠宗傳位給女兒惠宗李佛金。

然后陳家陳日煚娶李佛金,這才有了陳朝的。

安南史的話說起來那真是一筆爛帳,包括吞了陳朝的胡朝。

胡朝的胡季犛當年受陳藝宗信任,曾發誓說“臣不能盡忠戮力輔官家,傳之后裔,天其厭之”。

又說“縱糜身碎骨,未能報答萬一,敢有異圖!”,然后……

這啥話都說的好好的娃,等陳藝宗死后就篡位了。

篡位后還牛批轟轟的前攻大明、后打占婆,內殺前朝親王臣屬。

總之這是前后左右內外,全都給得罪了。

更伏兵虜走逃亡到大明的陳藝宗之孫陳天平,當時成祖派兵護送他歸國復位。

結果這胡朝的王二話不說,直接伏兵抓回來當眾砍了。

成祖這就受不了了,直接派兵把安南滅了。

那一次領兵的大明諸將中,便有張家的老祖張輔。

黎朝家的黎立當年趁大明虛弱得位,但大明一直都不承認他的。

要求必須是陳朝的子嗣,方可以繼位。

雙方一直膠著了許久,黎立最終通過使臣走通了大明些許文臣的關系。

最終才艱難的取得了王位的承認,但給他的終究只是“指揮使”。

現在的后黎朝黎暉之前一直爭取的,就是大明“王族”的承認。

可惜大明無論如何都不肯松口,反正就是不承認黎朝是安南王。

攻伐占婆也是黎朝的黑歷史,這一項項張小公爺提出來在場的全都啞口無言。

他們能說啥?!張小公爺所言都是事實啊。

“將軍既勝,說甚都是對的!老夫……敗軍之將,夫復何言?!”

黎仁孝的眼神黯淡了下來,他想到了黎朝曾經的輝煌。

那時節他與鄭公路等人打下占婆、打下滄瀾,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天要亡我大越!老夫……又如何能逆天而行耶?!”

這個時候,姬武將們摘下了頭盔從緩緩撤下的戰車上拿來了桌椅碳爐。

在黎仁孝目瞪口呆中,嘩啦啦三兩下的就在這寨墻上擺開了陣仗。

“且坐罷!”

見張小公爺如此吩咐,黎仁孝沉默了一會兒還是坐了下來。

臨近午時開戰,前后廝殺了好幾個時辰。

再到如今開始收拾戰場,已然是殘陽西下。

似火殘陽映照著漫天的猩紅,仿佛是因著大地上這無盡的廝殺而生出悲戚。

殘陽映紅之下,俘虜們垂著頭褪去了甲胄亦步亦隨跟著隊伍進城。

各式的兵器丟了一堆,大地上無數的尸首被抬上了板車運走。

烏鴉在天空盤旋,發出“嘎~嘎~”的歡叫。

服部家姐姐輕柔的用蓮底祥云繞寒歲三友金絲飛鶴鎏金壺,過洗茶。

然后倒入了百面千福水晶琉璃盞內,這才躬身站起來。

“請茶!”

張小公爺微微一笑,擺手對著黎仁孝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黎仁孝安靜的坐了會兒,還是端起了茶盞。

其實此時他心下感慨的是,這位張小公爺的豪遮……簡直就是無度了!

這尼瑪是戰場啊!

然而看看人家這氣定神閑,擺出來的家伙什黎仁孝莫說自己沒有。

便是在安南圣宗、現任黎朝王展示寶貝的時候,都不曾見到過。

“我皇明陛下仁慈,不曾想過要屠滅安南。”

張小公爺放下了茶盞,淡淡的道:“然……黎朝鬧的太過分了!”

“侵占婆、私立占婆王,妄自稱帝!甚至勾結東吁、滇南諸部欲行不臣……”

“如此種種,分明未將我皇明視為宗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黎仁孝這回照例亦是無言以對,他本來就不是文臣不擅應對。

加上張小公爺所說的這些,一樁樁、一件件可都是事實。

在黎朝內,可是自稱“皇帝”的。

連那位“圣宗”的謚號,都是“圣宗淳皇帝”。

從前是黎朝覺著大明沒法跟他們計較,所以才如此肆無忌憚。

但他們從未想過,如果大明要跟他們計較的時候……

“黎老將軍亦算是進過學的,不知可曾聽過唐時‘高句麗’?!”

黎仁孝楞了一下,他不知道為何這位小公爺突然提起這件事情。

但他還是點了點頭:“略有耳聞,還請賜教。”

張小公爺微微一笑,講起了曾經高句麗的故舊。

隋末唐初的高句麗,自持國大欲奪初生大隋疆土丁口。

數次交涉后隋殤帝開啟了對高句麗的征伐,第一次指揮失當、國內亂起不得不退兵。

后來兩次出征,亦都因隋朝烽煙四起而不得不退兵。

于是高句麗就得瑟了,不僅不歸還所掠隋朝之民。

還殺隋朝降卒筑了京觀耀武揚威,而這造成的后果就是唐太宗咬牙切齒的必滅高句麗。

此后貞觀十八年出兵,以兩千余傷亡克高句麗十余城。

破高句麗主力十五萬大軍,陣斬高句麗四萬余、傷三萬、俘七萬余,并馬匹、甲胄兵刃無算。

雖然后因受阻而退兵,實際上高句麗已元氣大傷。

貞觀二十一年再戰高句麗,歷百戰、破十余城、陣斬高句麗兩萬余。

至高宗時亦不曾放棄打擊,前后數次又斬數千首級。

最終,在總章元年平陽郡公薛仁貴公徹底屠滅高句麗。

高句麗或許很后悔當年不該如此充大頭,然而事情做下就是做下了。

哪怕是麟德二年高句麗太子福男來唐侍祠,也沒有能改變大唐屠滅高句麗的決心。

這一切當他們擄走了隋朝丁口不還、斬殺戰俘筑京觀時,便注定了。

“其時,高句麗精銳二十余萬、戰馬十萬余!不知……今日安南可能比否?!”

黎仁孝臉色慘白,嘴唇微微顫抖:“小公爺不是說,上朝無滅我大越之心么?!”

“滅國不至于了,但‘大越’此稱當廢!”

張小公爺緩緩的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而黎朝……亦當廢!”

“復名則為安南國罷!尋回陳朝子嗣繼位便是。”

張小公爺的話,讓黎仁孝不由得臉色稍緩。

黎朝是完了,但好歹安南依舊是以國而存之。

“安南今后誰人為官,我皇明不予干涉。”

張小公爺依舊是那副淡淡的表情,輕聲道:“只是,不得再有軍伍了。”

黎仁孝聽到這里,疑惑的望著小公爺。

你不管官員任命的話,我暗地里練兵你如何得知?!

“我皇明會在占婆、安南駐水師、軍伍,負責兩國之安危。”

這話一出,頓時黎仁孝心頭一顫!

但很快的他也明白,為何方才小公爺要提起高句麗了。

國存休兵戈,或者……直接國將不存?!

“螭虎將軍與老夫說這些,又是何意?!”

夕陽緩緩沉了下去,殘陽似血。

如血殘陽映照在這位玉螭虎的漂亮面兒上,那種熒光奕奕幾乎讓人不敢相信他是位將軍。

抑或可以這么說,這殘陽下的張小公爺看起來如同身披血霞之天將神兵。

總而言之,便是這位小公爺無論如何看都不似這凡俗人物。

“安南不能一家獨大,不能任由幾個人說了算。”

張小公爺緩緩的起身,淡淡的道:“我皇明疆域甚大、百姓眾多,管起來已是極耗心力了。”

“實在沒有太多的余力,支撐安南日常事務。”

“然,若是放縱安南則難免刀兵再起……”

黎仁孝臉色古怪,看起來這位張小公爺似乎真的不打算插手到安南來。

他要做的只是保證安南不會再成為大明的威脅,為此一定要卸除安南的兵戈。

雖然這個要求讓黎仁孝感覺很難接受,不過這似乎是唯一的方法。

大明不可能再放任安南,包括占婆擁有自己的軍伍了。

大明要的是邊境的安全、可控,為此他們可以容忍占婆的復國、安南的存在。

但不得不說,不以情感論這的確是最好的方式。

黎仁孝也清楚,黎朝圣宗時期看似黎朝看似強盛實則危機四伏。

多次大量的用兵,幾乎耗空了黎朝的國力。

圣宗后期和如今黎暉休養生息,就是為了養回當年損失的國力。

即便是平日里養著軍卒,也是一件耗費極大的事情。

要操練、要甲胄、要兵刃……等等,安南實際上圣宗朝之后便在削減兵戈。

原因很簡單:養不起那么多人啊!

占婆更不用說了,他們養兵其實就是為了防備安南。

兵卒基礎他們比安南差多了,若不是大明他們被滅十回了。

“走罷!入城了。”

張小公爺緩緩的走下了寨墻,姬武將們亦都戴好了頭盔圍了上來將他護住。

黎仁孝望著沉下的殘陽,滿腹心事終究化作了一聲長嘆……

“快!登船!!”

戚景通催促著水師下屬的將校們帶著人飛快的登船,包括了水師自己的船、安南水師的船。

那些“商船”被“咔咔咔~”的掀開了板子,一門門猙獰的火炮順著舢板被送上了戰船。

阮維武和幾個被他點名的將校,一并被送上了戰船。

望著那猙獰的火炮,阮維武面若死灰。

現在的他是徹底的死心了,大明水師裝備著這種神器……

哪里是安南水師能夠抵擋的?!

人家遠遠的直接一頓炮火,就把安南水師全轟海里喂海龍王了罷?!

這尼瑪還打個屁的打!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