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七百一十七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上)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20-03-22
 
“哈哈哈……這么熱鬧?!不介意朕來一起湊上一湊罷?!”

呸~!你個狗皇帝!

人都到了,你還問這話?!

這尼瑪誰敢說介意啊?!

邊上那虎視眈眈的熊烈山,絕對醬都不沾就給你表演生吞活人。

“臣等拜見陛下……”

弘治皇帝身著一身青色道袍,擺了擺手道:“非在朝堂上,且隨意些。”

您這話說的……您都親自來,誰還能隨意啊?!

好在小周管家也是經過大世面的,一擺手莊子里的老漢們趕緊多弄過來了幾個案幾。

還有背著的紅泥炭爐黑陶鍋,冰釜里放著的新切牛羊肉、瓜果時蔬糕點。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當仁不讓的坐在了主位上。

張小公爺心里撇嘴,您明顯就知道來了我們肯定得拘束。

所以啥隨意一些的話,說了等于沒說啊!

再轉眼一瞅,原本在邊上對著烤羊腿流口水的熊孩子瞬間開竅。

二話不說拎著羊腿都到了他爹面前,一副小人諂媚的狗腿德行給他爹切肉。

“父皇!這肉您嘗嘗,兒臣剛剛烤的!可香哩!”

錢福錢與謙的眼皮子不住的抽搐,這尼瑪是個逑你烤的。

分明就是那韃靼漢子烤給他家公主的,那格根塔娜肯定是拿給玉螭虎的。

弘治皇帝其實也很想抽自己家這狗崽子一頓,這尼瑪敗家玩意兒!

讓你修新皇城沒錯,可尼瑪也不能可勁兒造啊!

造孽啊!一個月能燒內庫三十萬兩!

要不是弘治皇帝確認這是親兒子、他肯定不會貪,說不準早特么下手宰了掛城頭上風干了。

好幾次弘治皇帝都想叫停了,可想到癡虎兒不惜讓自己兒子用數百萬兩歷練……

自己這個做爹的,一個月三十萬兩就舍不得了?!

一時間心里淚流滿面的弘治皇帝,只能咬牙眼不見心不煩。

讓蕭敬他們別拿賬本給自己看了,怕再看下去他忍不住會大義滅親。

“來來來……與朕滿飲此杯,以賀癡虎兒大勝歸來!”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端起酒杯遙敬諸人:“飲勝!”

“飲勝!”

皇帝都叫喝了,大家自然不敢不喝。

小火鍋內的羊頭、羊骨高湯是本就燒好的,不過是會兒便“咕嘟~咕嘟~”的冒起了熱氣。

燙上一卷嫩羊肉,沾上些許的醬汁。

過了高湯的羊肉保持著鮮嫩與羊肉特有的香氣,令人口舌生津胃口大開。

火鍋出現在華夏的歷史實在是太久了,它甚至可以追溯到“鼎”的時代。

宋之前,火鍋這種飲食方式基本都是勛貴們在用。

宋代,無疑是華夏一次飲食的大發展時代。

炒菜的記載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賈高陽所著《齊民要術》中便有多種炒制的烹飪方式。

只是真正的發展起來到平民階層,得在宋代。

煎、烤、炸、炒、煨……等烹飪方式,及鹽、酒、醬、醋、糖、醬油等調料及各種香料。

都是在宋代被廣泛的運用開來。

火鍋這種方式,更是在宋代得到了大面積的發展。

南宋林可山著《山家清供》,便有載“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之句。

那是記載他逮了一只野兔,打火鍋吃的情態。

可見當時火鍋已經非常普遍了,大多數人家都吃得起的那種。

而發展到了大明這個時期,弘治皇帝賜宴中也有火鍋的存在。

涮羊肉這種吃法,已經開始出現在餐桌上了。

“癡虎兒啊!朕亦知曉,此番前來有些冒昧。”

嗯……您知道還來?!有啥不能明兒再說么?!

心里這么想,嘴上不敢講。

“陛下哪里話,臣身為陛下臣子自應盡為人臣之本份!何有冒昧之語耶?!”

臣子的本份是啥?!

《國語·越語下》說的很明白了,就是“臣聞之,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

弘治皇帝點了點頭:“癡虎兒赤膽忠心,朕是明白的。”

那您……尚點兒啥?!張小公爺兩眼放光,比如那顆珊瑚樹如何?!

滾!弘治皇帝用一個簡單明了的眼神,告訴了張小公爺他的意思。

好嘞!您說啥是啥,回頭我揍您兒子去。

張小公爺低眉順眼,表示認慫。

朱厚照:????

本宮……尼瑪!這與本宮何干?!

蕭敬則是隱蔽的對著幾個跟隨過來的內官頷首,隨即他們便散開來。

足利鶴小姐姐和妙安亦是懂事兒的自己先退下去,并命姬武將們在四周圍把守。

倒是錢福、唐伯虎、徐經等人想走,卻被弘治皇帝擺手讓留下了。

“此番西南之變……朕有些看不明白了,盡管去之前癡虎兒已說過了。”

弘治皇帝坦然的望著張小公爺,在這里的不是他的學生就是自己的臣子。

“然而,安南何以分崩離析?!東吁何以偃旗息鼓?!”

緩緩的吐出了一口氣,弘治皇帝目光灼灼:“朕想不明白,無從安寢啊!”

的確是睡不著啊!

安南這樣的,實話實說已經不算是撮爾小國了。

大明哪怕是真的干挺了他,要跟現在這樣的收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現在大明就是徹底收服安南了。

而且看起來,至少在數十年內安南不會再出現什么反復。

劉健仔仔細細的分析了一遍,那些獲得了更多耕地的普通百姓會聽誰的?!

是那些耕地原主人的,還是給他們耕地、降低了稅賦的大明?!

“陛下,此事恐怕三言兩語講不清楚……”

張小公爺倒是猜到了弘治皇帝要問什么,可這事兒真三兩句話講不清楚。

這涉及到的是一整個體系、一整套的理念,這套理念很難套用到大明現在的情況去講解。

斟詞酌句了一會兒,玉螭虎這才緩聲道。

“但歸根結底,便是要有如今的大明才有可能讓臣實現如此戰績!”

任何一次的勝利從來都不是沒有緣由的,一場戰爭的勝利也不是某個因素決定的。

從前張小公爺懵懂的時候不明白,好在他有一些很好的老師。

那些老師們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了他什么是戰爭、什么是競爭!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