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20-08-04
 
車馬隆隆的駛入了宮前的大殿,這里也叫“太和殿”。

襲承舊皇城中的太和殿,氣勢宏大、大氣磅礴!

但又不完全一樣,甚至朝會的方式都不一樣。

以往的朝會,如果是日常的朝會人較少的情況下會在太和殿內進行。

或者一些大型慶典,才會在太和殿內進行。

多數時候的“早朝”,其實應該叫“御門聽政”。

大臣們連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有,全都站在太和門外。

而皇帝則是在門廊里,處理政務。

在電影《末代皇帝》里面,就有反應這一點史實的鏡頭。

小皇帝站在太和殿門前,金水橋外御階下則是跪著文武百官。

那會兒這么干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太和殿一方面站不下大朝會這么多人。

其次舊皇城內的太和殿為上覆重檐歇山頂,全木質結構。

若遇陰天則采光沒有那么好,于是人多的大朝會基本都是在太和門進行。

但新建的太和殿就不一樣了,這比之舊皇城的太和殿更高、更大!

且上方采用了大量的琉璃透光,并布設不少的琉璃盞。

使得整個大殿不僅比之舊皇城的更加金碧輝煌,且采光性更好。

弘治皇帝一琢磨,干脆以后的朝會全都在太和殿辦就是了。

張小公爺他們回京這么大的事情,自然是要在這太和殿進行慶典的。

這種回京自然是得一整套的禮儀,還得有賜宴。

禮部這方面有一整套的流程,弘治皇帝甭管愿意不愿意都得照著辦。

尤其是禮部多了一個庠序教諭部,被分薄了權限之后愈加想要凸顯自己的存在了。

于是他們對于朝禮那抓的叫一個嚴,偏生這群家伙還真是熟讀詩書……

此番大朝會上自然是照例由他們負責禮儀,弘治皇帝對此也沒轍。

“兒臣奉父皇旨,往四省振撫,多見災民流離失所、嗷嗷無依……”

朱厚照今日所著的,乃是從災區里穿出來的那身百納袍。

這一身的百納袍子讓百官眼皮子直跳,心下嘆氣。

有了這一身的袍子,那些對太子的詬病則無從而立。

怎的?!太子不好,能有百姓為他獻上此袍么?!

文官們完全詬病不得張小公爺、詬病不得弘治皇帝,最大的原因便是在于秦地救災回來后。

張小公爺獻上的那柄羅傘,和他自己身上所著的那件袍子。

有此二項,誰還敢詬病他們半句?!

“兒臣時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大堤之上,不敢懈怠……”

這些話,說的朱厚照自己都有些哽咽了。

他雖說是沒心沒肺,但不是傻子白癡。

那些日子在大堤上忙活還不覺著,但走下來后才生出感慨。

真的是不容易啊!

潰壩不下十次,幾乎每次他都是頂著浪頭撲上去的。

當時還不覺著有甚,但此時回想不由得心有余悸。

稍微不慎,那便是粉身碎骨!

“幸得父皇庇護,百姓幸甚!災情褪去,民心未散!……”

眼見朱厚照說著,轉身抬手讓劉瑾將那只巨大的長條盒子給抬了上來。

激動的劉瑾趕緊一擺手,讓張永隨自己一并將這盒子從殿外抬了進來。

熊孩子如今臉上不見半點玩鬧神色,有的只是莊嚴與肅穆。

緩緩的將盒子打開來,將里面那桿旗纛雙手抬出!

“呼啦~!”一下,這巨大的旗纛在這恢弘的大殿內迎風展開。

熊孩子似乎又回到了那一天,那些為他送行的百姓們簇擁著他的那一天。

眼見朱厚照“咚~”的一聲將旗桿狠狠的敲在金磚上,單膝對著弘治皇帝拜倒。

“此旗纛,為四省百姓、百萬子民以指尖心血染絲繡成!”

“兒臣歸來時,四省百姓沿途相送!不肯兒臣下車,拜送兒臣歸京……”

說到這里,朱厚照緩緩抬首。

卻見他的眼眶有些發紅,聲音亦在發啞。

“此旗纛,凝著乃我大明百姓之心!聚者,乃我大明子民之意!”

“兒臣幸甚!有父皇如此,可讓兒臣親眼所見、親身所鑒,何為民心、何為民意!”

“蒼天不可欺,百姓不可負!父皇深意,兒臣已然銘于心頭!不敢忘……”

“歸來時,四省諸百姓遴選賢德鄉老,鄭重將此旗纛交予兒臣……”

朱厚照說著,擺手讓蕭敬下來扶住旗桿。

自己則是“砰砰砰~”的對著弘治皇帝磕了三個響頭,再抬首時他聲音洪亮如鐘!

“四省百姓托兒臣帶話,愿吾皇陛下萬年萬壽!愿我大明江山,永固不衰!”

邊上的張小公爺默然行出,對著龍椅上的弘治皇帝轟然拜下。

“愿我大明江山永固!愿陛下萬壽萬年!”

隨即,虎頭老國公一擺手。

軍部諸大佬們亦是轟隆出列,對著弘治皇帝便是單膝拜下。

“愿吾皇萬壽萬年!我大明江山永固!!”

弘治皇帝此時已經呆滯了,他看到了張小公爺和太子的裝束后就知道。

這回百姓們,一定讓這倆孩子給他帶禮物了。

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些百姓們竟然會讓兩個孩子給他帶來如此珍貴的禮物。

天子富有四海,弘治皇帝本身并非奢靡之人。

然而這一份禮物,他卻收的是重逾泰山!

甚至他現在都沒有回過神來,連吩咐讓群臣起身都忘了。

他只是愣愣的站了起來,一步,一步的走下了御階。

“吧嗒~吧嗒~”

整座金鑾殿內,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打攪他。

他就這么一步步的,走到了這面旗纛面前。

旗纛上的絲線很是簡陋,粗布更是簡陋。

然而這迎風而展的旗纛上,上面那一絲絲的血氣卻似乎猶如實質的氣魄般沖天而起!

這金鑾殿中萬般奢華,似乎在這一刻盡然失色。

唯一可與它爭輝著,唯有那御座龍椅旁的羅傘。

緩緩的抬起手,弘治皇帝仿佛是在觸摸著一片輕柔的晚霞。

更好似在觸摸這世間最珍貴易碎的珍寶,那粗布上的針眼清晰可見。

莫說是與宮中巧匠們比了,便是京師隨意一家的裁縫鋪子也比他們的手藝強。

那絲線莫說是貢品了,即便是京師普通百姓身上所著的粗布亦比這絲線布料更柔軟舒適。

然而這上面所凝成的那血氣,那凝起的氣意……

乃是萬金,亦求而不得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