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狠人  第442章 六部、軍隊大調整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明最后一個狠人 | 大明第一帥   作者:大明第一帥  書名:大明最后一個狠人  更新時間:2019-12-17
 
南京紫禁城乾清宮中,朱慈烺正看著坤興公主發來的信件。

信中道:“皇兄,這題到底怎么解答啊,能悄悄告訴我嗎?我在蘋果樹下呆了幾天也沒想出呢,我問了三兒的老師方以智,他告訴我說是地球中存在一種力量吸引萬物,不知是真是假的”

朱慈烺笑了笑,這位皇妹腦子很聰明,從小就喜歡聽自己講科學之類的問題,現在她能這么執著的探索問題,很好,沒有白白浪費自己的教導。

朱慈烺寫了一封回信,又對吳忠道:“去皇家科學院復印一套科學文獻給公主送去,還有本宮近日令工匠打造的魔方,也送幾套過去。”

朱慈烺伸了個懶腰,心中感嘆,大明皇室之前出了個王爺科學家,將來會不會出現個公主科學家呢?很期待啊!

大明的藩王在人們心目中一直都是蛀蟲一般的角色,然而這二百年來,倒是出現過幾個科學人才,

首先是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也是第一代周王,喜歡詩詞和醫藥,在詩詞方面,朱橚成就一般,但在醫藥方面,朱橚卻成就驚人,后世李時珍的劃時代巨著《本草綱目》,就有很多內容來自于朱橚的研究成果。

朱橚成就最突出的一本著作是《救荒本草》,如果說朱橚其他著作,更多是整理前人成就的話,那么《救荒本草》就開拓了新領域,共記述植物414種,其中近三分之二是以前的本草書中所沒有記載過的。

還有一個王爺,名叫朱載堉,是朱元璋的九世孫,鄭王一系的世子,親爹死后為了作為世子的朱載堉本該繼承王位,他卻七疏讓國,辭爵歸里,潛心著書。

朱載堉最杰出的貢獻就是創立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現在全世界音樂界應用最普遍的一種律制,西方把它作為“標準律制”。

朱載堉被譽為“鋼琴理論的鼻祖“,中外學者尊崇他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圣人“。

明朝的這兩位王爺,在國內無人知曉,卻被西方公認為世界級科學家,真是一種諷刺啊。

朱慈烺稍作休息,一名錦衣衛悄然而來,將吏部大堂的事仔細的匯報了一遍。

朱慈烺聽著錦衣衛的訴說,不禁眉頭大皺,文官這種擺資歷、求關照抱團的作風已有上百年,科舉勢力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排定秩序,形成具有強大力量的文官集團。

朱慈烺深刻意識到,想要徹底改變這種情況,光是改革科舉考君子六藝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從根本上從解決這個問題。

“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該花錢還得花錢啊!”

朱慈烺感嘆一聲,繼續埋頭寫著文案,對江南官員職位進行最后的調整。

經過確認,戶部尚書由應天巡撫張國維擔任,掌管江南數省的田地、戶籍、俸餉諸事。

朱慈烺將稅收權限從戶部單獨拿出成立稅務部,總管江南各省全部稅收,包括軍屯和民屯的糧食收存,所有稅收只能由稅務部收取,由程國祥任稅務部尚書。

在以往,除了戶部能收稅,工部和兵部都有收稅權,名義上叫“竹木抽分”,到了地方上收稅的部門更是多到無法想象,連武將都能找個由頭收稅,這一茬一茬的收稅,尋常百姓誰能扛得住?

吏部尚書由楊廷麟擔任,負責江南各省官員三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原本南京吏部的京察制度是六年一考,北京吏部無權干涉。

朱慈烺將京察改為三年一次,并實行考成法和末尾淘汰制,考核工作實效,提高官員辦事效率。

刑部尚書由原軍法部顧威擔任,負責南京諸司、公侯伯府、天武軍等各軍的刑名。

兵部改稱軍機部,除了原本的孫應元、黃得功、周遇吉、楊御蕃四人,朱慈烺又將曹變蛟、高邦、李少游三人加了進去,形成制衡。

禮部尚書依然由朱繼柞擔任,掌管禮樂、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原詹事府少詹事楊士聰任正三品禮部左侍郎。

朱繼柞居官清正,秉筆直書,歷史上的名聲極好,這位置非他莫屬了。

工部尚書的人選也沒動,還是熊明遇,朱慈烺命他在江南數省建造學校萬余座,明年開春前必須完工。

朱慈烺將學校一塊從禮部單獨拿出,成立教化部,由李巖任尚書,冒襄和黃宗羲任主事輔助。

冒襄和黃宗羲都上岸了,冒襄識相靈活,還有才能,黃宗羲的教育思想比較先進,而且他們都是復社成員。

復社在江南的影響力極大,歷史上抗清報國的人才也不少,朱慈烺任用他們二人,變相的拉攏復社年輕骨干,讓其不鬧事,發揮各自的才能,也是為了分化復社。

朱慈烺將聚賢樓招募的士人經過篩選移到翰林院,充當內閣顧問;將皇明軍校遷到了南京,仍隸屬軍機部。

都察院左都御史由李邦華擔任,主管官員的法紀監督,配合吏部的京察和考成法,其他所有職能全部收回。

南京守備和鎮守太監一職沒有變動,繼續由魏國公和韓贊周擔任,由于南京兵部變成了軍機部,他們二人早已被架空了,除了能指揮得動南京京營這萬把人,江南各地的駐軍已跟他們沒關系了。

朱慈烺任命邱致中為鳳陽鎮守太監,鎮守太監所有權利全部收回,只負責掌管江北的軍工廠和鐵廠。

因史可法岳父去世,回家守制,漕運總督一職由撫寧侯朱國弼接任,朱慈烺暫時沒有動他,任命朱大典為南直隸巡撫,順道監督漕運。

原來的軍屯部由趙景麟主管,負責操練各地屯田兵,軍屯部的人不能入軍機部,這是朱慈烺定下的規矩,避免練兵權和調兵權重合。

后勤部由太監盧九德主管,盧九德作為勇衛營的老人,多次隨軍作戰,又深知兵法韜略,掌管后勤問題不大。

所有涉及到軍隊的部門,沒有一個文官擔任一把手,全由武將掌管,朱慈烺也不打算將來在軍機部安插文人,準備來個文武分治。

對外作戰,皇帝和內閣決定打不打,指定了作戰任務后,至于怎么打,是軍機部一眾將軍和參謀需要商量的事,文臣不得干預。

以文治國,以武安邦,術業有專攻,文武兩班只需對皇帝負責即可,避免重蹈戚繼光的悲劇,一代名將被文官的黨爭拖下水。

朱慈烺寧愿在自己百年后,大明的武將集團坐大,走對外擴張道路,也不愿文官一味的守成,不思進取。

當然了,這些都是后話,他一天沒死,下面的人就翻不了什么大浪,未來大明具體如何平衡文武還需要時間來驗證,慢慢的改進。

最后,朱慈烺對軍隊進行再次擴編,目前南直隸和湖廣兩省共有屯田兵近二十萬,這些屯田兵從兩三年前就分田操練,如今已經有了規模,火器配備率達到五成。

朱慈烺經過深思熟慮后,將十萬天武軍和二十萬屯田兵劃分為七大軍,分別為天武軍、龍武軍、神武軍、靖武軍、定武軍、安武軍、天雄軍。

天武軍:朱慈烺的嫡系部隊,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裝備著最精良的武器,如今是大明乃至整個東亞最為精銳的部隊,沒有之一,由孫應元統領,駐守南直隸。

龍武軍:完全由騎兵組成的機動力量,右天武軍三萬騎兵獨立成軍,與八旗軍多次血戰,用鮮血向所有人證明他們的強悍,由曹變蛟統領。

神武軍:由天武軍重炮旅獨立成軍,是大明頂尖科技的結晶,擁有紅夷大炮上千門,國之重器。

靖武軍:人馬五萬,由黃得功在湖廣操練的人馬組成,調駐浙江,鎮壓反抗新政的地主、士紳。

定武軍:人馬五萬,由周遇吉統帥,接黃得功的班,駐守湖廣。

安武軍:人馬五萬,由楊御蕃統帥的兩萬安武軍擴編,調駐江西。

天雄軍:人馬五萬,由盧象升的天雄軍余部擴編,現任統帥盧象坤,調駐兩廣。

七大軍在募兵、操練、軍令等方面,皆按照天武軍的軍制模式進行整編。

十月中旬,七大軍完成整編,朱慈烺正式向江南各省下達政令:廢除人頭稅,廢除官員、地主免稅的特權,全面清查各省隱田,實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新政。

人頭稅也叫丁銀,就是一家有多少人就收多少稅,而不是看你家中有多少地才收多少稅,這樣導致了少地、無地、無收入的百姓困苦不堪,士紳地主們卻很滋潤。

攤丁入畝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征收統一的地丁銀,不再以人為對象征收丁稅,地方各省州縣,查清各處地畝多少,按畝均攤稅賦。

攤丁入畝之前必須要廢除官員和地主免稅的特權,否則還是無法從大戶那收上來銀子。

同時朱慈烺放松對戶籍的控制,農民和手工業者從而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

說白了,朱慈烺就是搶了雍正的生意,這些政策雖然不是最好的,也有不少弊端,但用在此時卻是最恰當不過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政令下達后,朱慈烺嚴令各部人馬,只要有公然抗拒新政,反對攤丁入畝的,一律殺殺殺!殺完了再抄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