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消失許久的太陽,不知什么時候悄然從東方冉冉升起,紅色的光芒照耀在昆侖山上,潔白的雪的雪地映襯著,十分艷麗。
“嘎吉!”
一襲素衣的許淮打推開房門,發覺連天的暴雪已經停止,空氣帶著一股清新又不失冷冽。
“看來,那幾頭作亂的長蟲都已經被國家清理了,不然,這天氣也不會這么快恢復正常,就是苦了那些受災的人了。”
許淮看著已經恢復正常的天氣,喃喃自語。
五天前,當緊急指揮小組的組長韓守成和一眾軍官發現,最新研制的東風一號快遞,對藏在水中的蛟龍可以造成很大的殺傷力后,所有人欣喜若狂。
緊接著,軍方緊急通過預案,依法炮制,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繪制出了其余四湖中蛟龍的藏身范圍。
然后接連十二發的東風一號快遞沖出云霄,將剩下的蛟龍一網打盡,這才恢復了原有的氣候,才給了國家緊急疏通雨雪災的時間。
一番早間鍛煉后,太陽高高的升起,時間也來到了七點鐘,許淮圍起圍裙來到廚房,為小丫頭準備早飯。
今天正月十五,也就是傳統節日中的元宵節,這一天,華國的家家戶戶早上都得吃上一頓美美的元宵,又名湯圓,寓意著一家團圓美滿,永不分開。
看著昨夜發酵好的面團,許淮想起了在古籍中記載的些許史實,
春秋末,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
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
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
久而久之,一代傳一代,正月十五吃元宵的傳統習俗也就此流傳下來,成為了華國傳統風俗精髓中的一分子。
“嘭,嘭,嘭”
廚房中,不斷響起面團砸擊面板的聲音,昨夜到今天早上,八九個小時的發酵時間早已充足,但是為了做出的湯圓更加地道,許淮還是親自用手不斷的揉著,讓發酵因子更加滲透進面粉中。
一刻鐘后,
看著柔和均勻,四處顏色一致的面團,許淮這才放下手,開始揉起元宵。
因為小丫頭對豆沙特別喜歡,所以一般每年的元宵,許淮基本上都是包豆沙餡。
從面團中適當的撕扯下一些,用手壓成扁扁的一團,接著,用勺子勺起些許放在一旁的豆沙餡放進去,讓面團包著豆沙餡合起,在雙手搓動,讓扁扁的面團變成圓形。
揉元宵的速度很快,沒過幾分鐘,許淮面前的面板上,就擺放了三四十個大小均勻相同的元宵。
接著,
掀開鍋蓋,
加水,
起火,燒沸
再一個接一個的把元宵放進去,七八分鐘后,等到沉在鍋底的元宵,紛紛浮上水面時,就代表著煮熟了。
走到房間,將睡著懶覺的小丫頭叫醒,一番洗漱后,兄妹倆坐到了飯桌上。
剛剛從鍋中盛起的元宵冒著熱氣,那巴掌大的碗口,就像是起了霧一般。
一夜醒來,小仙似乎有些餓了,還沒等碗角冷下來,就用熱乎乎的小手去抓冒著熱氣的碗。
“啊!”
小仙吃痛,被燙著的小手迅速抽回,立馬用另一只手捂著躺著的手指。
“哥哥,好燙,小仙手被燙到了,吹吹!”
小丫頭奶聲奶氣的說道,并將燙著的手伸到許淮面前。
“哥哥給你吹吹。”
許淮見此,嘟起嘴巴,作著吹風的樣子,實則,暗地里調動起體內真元,透出體外,覆蓋在小仙剛剛剛被燙的手指上。
一會兒后,小仙覺得自己手指上灼熱感逐漸消失,取代的是陣陣冰涼。
“咦,不疼了,哥哥好厲害!”小仙看著自己的手,開心的說道。
“下次得注意了,可別這么直接用手去抓碗,知道了沒有,小仙?”
“嗯嗯,小仙知道了。”
聽到許淮的囑咐,小丫頭的頭像是撥浪鼓一樣,一直點著。
“快點吃吧,吃完了,哥哥帶你下山,去鎮上去看舞龍燈。”
許淮一邊吃著元宵,一邊說著。
“好好,哥哥等我,小仙最喜歡看舞龍燈了。”聽聞,丫頭拿起勺子,利索的吃了起來,生怕許淮因為她吃的慢,而不帶她去看舞龍燈了。
“小仙,吃慢點,小心燙,可別噎著了,哥哥等你,不著急。”
看著一個勁,吃著元宵的小丫頭,許淮心里有種說不出來的滿足感。
雖說偌大的許家,只剩下他們兄妹倆,但是許淮從未感覺到孤獨,有這小丫頭,時不時的在身邊鬧騰,有一種充實感。
“老爺子,好久沒去看您了,這一晃又是一年了,又到了這一天,今個小淮帶丫頭去鎮上舞龍燈,回來就帶著酒,陪您聊聊天。”
觸景生情,三年多前,老爺子同樣也是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駕鶴西去,與世長辭。
那一天,許淮仍然還記得,山下家家戶戶熱鬧非凡,孩子們四處放鞭炮嬉戲著,本來也應該如此的許家卻迎來了慘痛的噩夢。
幾月大小的小丫頭,還在襁褓之中,被老爺子托付在山下的王老家中。
獨自一人的許淮,一個人操辦起老爺子的葬禮,按照老爺子生前的囑咐,葬禮簡簡單單,只有許淮和王老爺子為其送靈,并未像其他祖輩一樣,廣邀四方好友,風光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