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諸天小門神  第502章 龍虎密道經

類別: 科幻 | 時空穿梭 | 縱橫諸天小門神 | 懲罰者V   作者:懲罰者V  書名:縱橫諸天小門神  更新時間:2020-01-09
 
龍虎山天師道創始人為張道陵,東漢人,由于每一代掌教都名為“張天師”,故名天師道,天師道多在民間傳播,入道者每人需要供奉五斗米,因此也被稱為五斗米教,亦稱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

從三清道統來說,天師道和武當派一樣,都屬于太清一脈,從這方面來說,秦寒和天師道的緣分更近一層,只不過武當最強傳承為太極之道,龍虎山則主修雷法和劍術。

天師道的傳承在諸天萬界都是頂尖的,尤其是法修世界,天師能夠直接以陽平治都功印召喚天兵天將助陣,也可召喚雷部正神施展五雷大法,妖魔鬼怪無處遁形。

除此之外,天師道的符篆也是天下一絕,是主神空間最暢銷的消耗品,尤其是請神貼和雷罡符,都是地級符篆中的上等貨色。

本世界是武修世界,天師道的傳承以武藝為主,法術方面近乎不存,說是近乎,是因為天師道之中還存在卜算和觀氣之術,紫陽真人便是其中翹楚。

天師道最頂尖的傳承自然是五雷天心正法,太清圣人親傳神通,練到最高級別可以施展太清神雷,威力無比,除張家嫡傳,無人可以修行。

其次為龍虎密道經,是天師道最強斗戰之術,天師道的掌刑長老,傳功長老,護法長老等等都修行這門神通,秦寒加入天師道,也能得到這門神功。

天師道的武技傳承以劍術為主,每一代張天師皆是劍術高人,紫陽真人雖然主修雷法,可在劍術上的修為也僅僅次于傅采林,傅采林隕落,紫陽真人的劍術天下第一。

若是往常時節,紫陽真人雖然是掌教,天師道卻不是他的一言堂,可此時是亂世,強者為尊,天師道也沒有實力強悍的天才人物,秦寒很輕松便拜入了天師道,并且擔任護法長老之位。

護法并不是保安打手,而是正經的掌控實權的高官,舉個例子,佛門護法,斗戰勝佛孫悟空,大鵬金翅雕,那都是佛爺,逍遙自在,且掌握佛門的羅漢佛兵,以官職來看,相當于朝廷的兵部尚書。

主神很少有空子可以鉆,可不代表一點空子都沒有,在紫陽真人認命秦寒為天師道護法長老之后,這個職位便得到了主神的承認。

自此之后,諸天萬界,只要是有天師道傳承的所在,秦寒便會自動得到護法長老的職位,大大增加了布局的籌碼。

同一時間,雄闊海也得到了曇宗承認,曇宗升任達摩院首座,羅漢堂首座之位卻是傳給了雄闊海,此后的世界,雄闊海出門就可以帶著十八羅漢了。

此時李世民還在和巴蜀的勢力扯皮,紫陽真人不便離開,所以沒有帶著秦寒去龍虎山開壇授篆,不過龍虎密道經卻是傳給了秦寒。

作為大宗師級別的高手,紫陽真人也是有足夠的胸襟和氣魄的,想要招攬人才,不拿出足夠的好處可不行,龍虎密道經雖然珍貴,可若是招攬到秦寒,絕對是大戰特賺,秦寒武功越高,天師道的利益就越大。

在拿到龍虎密道經之后,秦寒本以為不能修行,哪里想到,秦寒竟然接到了主神通知,這龍虎密道經竟然是九霄真經套裝的第二冊!

這讓秦寒萬分詫異,九霄真經是橫亙宋元明三朝空前絕后的武道高人張三豐創出的神功,可現在不過是隋末,距離張三豐出生還有好幾百年。

更何況,龍虎密道經在東漢便已經出現,算起來,比張三豐大了一千多歲,任憑秦寒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龍虎密道經怎么成了九霄真經。

不過,主神的鑒定絕無問題,秦寒嘗試修行,也沒有半分問題,而且在龍虎器靈的幫助之下,秦寒自然而然的龍虎交匯,僅僅三個時辰,便把龍虎密道經入門。

在此期間,秦寒也想到一個貌似合理的解釋,傳聞張三豐是太上老君一世法身,若是這么算,九霄真經便是太清傳承,換句話說,只要是太清傳承出現的地方,都可能得到九霄真經和太極玄功。

而且,武當是張三豐所創不過是金系的設定,在別的之中并非如此,九霄真經是張三豐所創是龍虎門的設定,在大唐世界換成太清傳承,怎么看都是賺了。

眼見秦寒迅速入門龍虎密道經,紫陽真人更是滿意,如此賢才在手,這個亂世,道門縱然壓不過佛門,卻也不會被佛門徹底壓倒。

如此一連過了一月,在紫陽真人的指點下,秦寒的九霄真經和雷法都大有長進,尤其是秦寒借助天魁星之力召喚公孫勝和陳希真附體,借助這些人的知識和紫陽真人論道,收獲更是不可思議。

修道講究緣分,講究天賦,曲高和寡,所以,即便是最貼近民間的天師道,在百姓之中的傳承也并不能壓過佛門。

秦寒天賦并不差,可道經晦澀難懂,即便有天星雷將的知識,很多地方也是一知半解,此時有正統的太清傳人指點,秦寒的武功進步不大,可道法知識進步神速,未來修行大道可期。

當然,秦寒有收獲,紫陽真人也有,文化是發展傳承的,秦寒詢問他宋朝的道經知識,他細細思索,觸類旁通,也別有幾分收獲,僅僅一月,他的紫氣便再漲十丈。

除了探討武功和道法,兩人也討論了一下信仰問題,武者大多不信鬼神,只信自己,可天師道需要新的傳道手段,否則僅憑名山大川幾處道觀,哪里爭得過更貼近普通百姓的佛門。

對此,秦寒給出的建議便是修建“城隍廟”,以此來獲得普通百姓的支持。

這一建議確實不錯,在未來,城隍廟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可是極為重要的所在,且每一縣每一地的城隍爺各不相同,都是受到百姓擁護的清官和善人,正因為如此,李世民也萬分支持。

李世民為什么立凌煙閣,還不是為了讓百官勤勉,如今死后直接封神,受萬人膜拜,想要么?想要就好好當官造福百姓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