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諸天小門神  第683章 四大天王

類別: 科幻 | 時空穿梭 | 縱橫諸天小門神 | 懲罰者V   作者:懲罰者V  書名:縱橫諸天小門神  更新時間:2020-03-10
 
隨著經文默默誦念,白清兒四人的實力竟然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原本石青璇四人能夠和他們四人打平,可不足兩分鐘便落入了下風,尤其是和白清兒大戰的獨孤鳳,若非那份劍客的果決,已經被白清兒生擒了。

不多時,白毛巨猿背著石像到了八人戰場的最中心,八人不約而同的收手,圍在最新出現的詭異石像周圍。

“咔”“咔”的聲音傳來,石像的外皮出現了裂縫,逐步脫落,露出一個月白僧衣不染塵埃眉清目秀俊雅不凡的僧人。

僧人身上籠罩著深深的佛意,慈悲純凈,尤其是那雙眼睛,似乎可以看破塵世間種種悲苦善惡,讓人一見就覺得卑賤污濁,想要頂禮膜拜,尋求開悟解脫。

隨著僧人現身,白清兒四人不顧身邊強敵環伺,不約而同跪下膜拜,僧人一抬手,方才被秦川引動的庚金之氣匯聚在手中,形成了四個金箍。

金箍緩緩落在四人頭上,白清兒四人的形貌也發生了變化。

智儼手中的禪杖變成了一條赤龍,再看卻又像是一條青蛇,變化不定,一手拿著一顆寶珠,晶瑩剔透,萬年不變,腰間出現一個皮囊,里面有野獸嘯叫之聲,似乎藏著什么猛獸。

弘忍手中出現了一把混元珍珠傘,上有祖母綠、祖母印、祖母碧、夜明珠、碧塵珠、碧火珠、碧水珠、消涼珠、九曲珠、定顏珠、定風珠,珍珠穿成四字:裝載乾坤。

秦川手中飛翼劍變成了青色,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風。

白清兒手中緞帶成了金色繩索,手中另有一碧玉琵琶,上書“地、水、火、風”,和秦川手中寶劍顯然是一對。

除了法器之外,隨著金箍戴在頭頂,四人都成了月白僧衣,光頭戒疤的形象,便是白清兒和秦川也是如此,只不過美女怎樣都好看,即便是光頭,也是美女。

這還不算完,僧人左手一招,旌善坊天王廟被打碎的四大天王塑像重新聚在一起,好似活的一般,騰空而起,落在白清兒四人身后。

智儼身后是廣目天王,弘忍身后是多聞天王,秦川身后是增長天王,白清兒身后是持國天王。

這也符合四人身份,智儼是華嚴宗弟子,師從帝心尊者,心之所向,變化無窮,手中神獸或為赤龍,或為青蛇,表示世事無常,一秒數變,手中寶珠萬年不變,則為塵世紛雜,內心恒定。

弘忍是禪宗弟子,是在一次次追殺中入的魔道,心中執念在于大自在大逍遙,所謂和尚打傘,無法無天,正合弘忍心意,且多聞天王是佛教財神,隋末唐初,再沒有比佛門更富庶得了。

秦川是慈航靜齋弟子,從小修行慈航劍典,而慈航劍典對于智慧悟性的要求極高,佛家文化中,寶劍象征智慧,慧劍斬煩惱,從此得逍遙,更何況,四大天王中僅有她精通劍術。

白清兒是陰葵傳人,后創天命教,名為天命,實則是要借助皇室的力量達成自己的目的,以魅惑為主,魅惑之道,講究“度”,一旦過了,便是再怎么受寵,也會失了圣眷,就如同琴弦,太緊則易斷,太松則聲不響。

“持國”也有“把持國政”的意思,事實上,封魔族在西域控制的那些小國,七八成靠的都是天命教培養的女弟子。

“大唐天子請出來一見,貧僧圓測有禮了。”白衣僧人微微躬了一下身子,施了一個佛禮。

圓測的聲音溫柔如水,相貌英俊瀟灑,舉止謙和有禮,滿足天下九成少女對于另一半的想象,只可惜,他是個和尚,而且,隨著圓測現身,秦寒的心止不住的劇烈跳動,警兆幾乎要燒斷神經。

這,是一個無比強大的敵人,是秦寒從到主神空間至今,面對的最強大的敵人,即便是呂岳附身的高封,比起眼前的圓測,也差了數籌。

更為可怕的是,秦寒在他身上沒有感受到一絲魔氣,他的身上是最純正的佛力,比魯智深,武松,志操,雄闊海身上的佛力還要精純渾厚。

“一切有如法,如夢幻泡影,大師這等修為,何必參與紅塵之事?平白污了自身。”李治半點不懼,一步一步的走出了宮殿,秦寒也不認慫,跟著李治走了出來。

“好定力,好心性,都說陛下懦弱,寵信妖后,卻少有人知陛下還有這等氣度,陛下若是入江湖,必然可位列天下前五,破碎虛空也未嘗沒有希望,可惜可惜。”

圓測何等眼力,一眼就看出李治的深淺,毫不吝惜贊美之語。

“國師也是如此,明明是道家高士,偏偏要參與王權,更妄圖逆天行事,若不幡然悔悟,道途無望,真是可惜。”圓測又看了秦寒一眼,同樣看出秦寒的根底。

李治中氣十足的說道:“和天下蒼生比起來,朕一人榮辱何必放在心上,破碎虛空又如何?飛仙成道又如何?天下百姓信任朕,朕才為帝皇,若是放任大唐百姓身處水深火熱,朕與畜生何異!”

秦寒冷笑道:“何謂天命?百姓心聲即為天,為天下百姓,區區道行,舍了就舍了,只是不知圓測大師此來所為何事?莫非是覺得自己道行太深,想要舍了不成?”

圓測臉上露出悲憫之色:“中土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因此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生。

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永墮幽冥,身入阿鼻,我佛慈悲,賜下《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用以普度眾生。

貧僧不才,苦修十年,方才有所成就,要借大唐江山,以此普度世人,解除眾生悲苦,到那時,萬民贊頌,天賜功德,陛下升仙而去,國師大道有成,豈不比現在逍遙萬倍?”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