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先聲奪人  第三百零九章 宋代德化窯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古玩之先聲奪人 | 吃仙丹   作者:吃仙丹  書名:古玩之先聲奪人  更新時間:2020-12-15
 
周大炮看到趙琦手上拎著兩只袋子,表情有些詫異:“咦,姓鮑的給你換了?”

趙琦拉了張小馬扎坐了下來:“你覺得可能嗎?那家伙油鹽不進,我都懶得跟他廢話。”

周大炮笑了起來:“哈哈,我剛才就跟你說了,想從那小子嘴里摳出東西來,比登天還難,你還不信。”

趙琦聳了聳肩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總要試試才行。”

周大炮笑著問道:“那你現在準備怎么辦?”

趙琦說道:“準備找一件價值差不多了,你現在手里有沒有佛像?”

“沒有,我已經好久沒收佛像了。”周大炮搖了搖頭,眼睛余光正好注意到趙琦袋子里有一尊觀音像:“你不是有觀音像嗎?”

趙琦笑道:“你眼睛到挺尖的嘛,不過這尊觀音像可不行,價值太高,他們應該不會接受。”

周大炮好奇地問道:“你是從哪里得來的?”

“就在姓鮑的店里。”趙琦笑著說了剛才的事情。

“你這運氣簡直了。”

周大炮哈哈一笑,又問:“能不能讓我欣賞一下?”

趙琦笑了笑,把觀音像拿了出來,放到周大炮跟前。

周大炮擦了擦手,拿起造像放在面前仔細端詳,越看越覺得這尊觀音像越有韻味,不得不說,這尊觀音像的制作水準非常之高。但隨著觀察的深入,這尊造像又他讓心里升起好幾個疑問,比如胎、釉和窯口等等。

“老弟,這是什么窯口的?”周大炮直接問了出來。

趙琦說:“這是德化窯。”

“德化窯?”周大炮對此很是詫異。

趙琦笑道:“你印象里,德化窯燒制出來的,是不是那種外觀甜凈溫潤、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胎釉透亮,隱約可見粉紅或乳白色,俗稱‘豬油白’、‘象牙白’的瓷器?事實上,德化窯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宋朝就有其歷史,而且釉色也有多種多樣。”

“咦,這觀音像的形象,看起來像是宋朝時期的?”兩人身后傳來一個老人的聲音。

趙琦回頭一看,原來是衛一健的遠房叔叔衛家和。

“衛老,今天怎么有空過來?”周大炮也認識衛家和,給衛家和遞了一張馬扎。

衛家和坐下來:“這不前段時間去了蜀都,昨天剛回來,就想過來瞧瞧,沒想到一來就遇到好東西了。”

趙琦哈哈一笑:“看來這尊造像跟您老有緣。”

衛家和眼睛一亮:“這話可是你說的,這尊造像可得讓給我!”

“行,沒問題。”

衛家和見趙琦答應,頓時喜笑顏開。

周大炮連忙插話道:“慢著,你們總得指點一下,為什么說這是宋代的德化窯吧?”

衛家和擺了擺手:“窯口的事情我可不懂,我只知道這是宋代的觀音形象。”

“為什么這么說?”周大炮問道。

衛家和指著觀音像道:“宋代的觀音像已脫離了隋代挺腹之拙樸厚重和唐代三屈之婀娜多姿,呈現端莊大方、平易近人和閑然自適的人間裝束,簡淡中見慈悲,親切中見清逸。其注重細部的刻畫,比起唐代,更具文人審美的傾向。

另外,宋代造像臉部渾圓,額頭比以前要寬,短鼻,眉毛弧形不顯,上眼皮更寬,嘴唇較厚,口小,笑容幾乎消失,頸部處理自然,自胸部伸出,支持頭顱,與頭胸之間沒有分明的界限。小趙,我說的對不對?”

“您老研究的透徹。”

趙琦給衛家和豎起了大拇指,接著說道:“那我來說說,怎么判斷它是德化窯吧,宋元時期德化窯燒造白胎白釉瓷器,因白釉中少量三氧化二鐵轉變成低價鐵,而釉成淡青色,即青白釉。宋元德化窯以產青白瓷為主流,兼燒部份白瓷,青灰,青綠等雜釉。

德化瓷屬軟性瓷,燒制溫度歷代變化不大,均在1250至1280度之間,高于1300度,則易變形。這尊觀音像就是這樣的特征,另外,其胎色灰白,胎質細膩,胎體薄而堅硬。釉層較薄,清澈滋潤,制作工藝……”

周大炮聽得連連點頭,邊鼓掌邊笑道:“我覺得老弟你完全可以去辦個鑒賞補習班,肯定有人許多人愿意參加。”

趙琦直言道:“得了吧,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可不會做,要是人家打眼虧了錢,是不是還要找我算賬?”

衛家和說道:“你這么說,讓我想起一件事來,潘二和他的徒弟,你們認不認識?”

周大炮頓時笑了:“這兩活寶啊,說起來都好久沒見到他們了。”

“這兩人是怎么回事?”趙琦很好奇,他記憶中沒有聽過潘二這個名字。

衛家和詫異道:“小趙,你不認識他們嗎?”

周大炮說:“趙老弟是過了年才入行的,他們的事情發生在去年,算起來將近有一年多了吧。”

接著,他繪聲繪色地說起了這對師徒的事情。

潘二的徒弟叫金行夫,在潘二開店的時候就跟著他,一開始金行夫當伙計,后來潘二覺得小伙子做事勤快,肯學,就抽空教一些鑒定技巧。后來金行夫討得潘二的歡心,正式拜潘二為師。

前年,潘二打了一次眼,損失慘重,無心開店,金行夫有意接手,就把店盤給了金行夫。

有一回,金行夫去一位鏟子家,看到了一件青石雕刻,長條形,一面雕滿了正楷小字,十分漂亮,內容講的是一個家庭的信息,落款是乾隆年間,上面還有什么道庫大使之類的官員稱謂。

金行夫并不知道這塊青石雕刻到底是什么東西,他問鏟子,鏟子也是一問三不知,只知道是從外地收來的。

鏟子雖然不知道這東西是什么,但賣價不低,要價五千多,原因很簡單,這是乾隆時期傳下來的,而且上面還有官員名稱,肯定不簡單。

金行夫仔細辨認,也覺得這東西不像是假貨,一來這塊石頭有好幾百公斤,在上面刻字不容易,又只賣幾千塊錢,做假的話沒這個必要,也不合算。

可是買下來吧,一來五千多也不便宜,二來運費肯定不少,要是買到假貨,虧了錢還虧了精力。

他想了想,就給潘二打了電話,又用手機拍了張照片,用彩信發給了潘二,潘二回復說石雕上的字非常漂亮,就算要造假也不可能用石雕這種方式。

金行夫頓時心里有了底,就跟鏟子討價還價,最終以四千多成交,還花了幾百塊錢運到了店里。

之后,金行夫查閱相關資料又請人來看,才明白,自己這回是虧大了,原來這石雕其實是墓志銘,非常普遍。又因為太重,所以收的人不多,在收藏界屬于特別小眾的藏品。

在市場上,只有高官顯族,又有名家雕刻的墓志銘石刻,才能賣得出好價錢。但道庫大使不是什么大官,在清代只不過從九品,掌庫藏事宜。皆因地建置,并非遍設。根本就是不入流的小官。

金行夫不死心,向別人打聽行情,最多只值幾百塊,這么一算四千塊錢就打了水漂。關鍵還沒有人買,東西只能放在店里,每每看到它,金行夫就覺得十分刺眼,心里非常郁悶,一來二去,他就把潘二給記恨上了。

有一天,金行夫喝醉了酒,去了潘二家,狠狠吵了一頓,要不是有人拉著,差點就打起來,兩人也就此決裂。

去年十一月份,金行夫又走了一次眼,這回損失了十幾萬,還被人嘲笑,受了一肚子氣,關鍵他鑒定時用的方法是潘二教的。

回到店里,他越想越氣,又看到賣不出去的墓志銘,就把火撒到了潘二身上,怪潘二這庸師害人,讓他損失了這么多錢。

也是巧,潘二那天正好去古玩市場轉悠,被金行夫看到,抄起桌子上的一錘子,就朝潘二沖了過去。

最終的結果是,潘二的手臂被金行夫砸傷,入院治療,金行夫則陪錢還吃了官司。

講到這里,周大炮拿起茶杯,取下蓋子,咕咚咚地喝了幾口:“要說潘二冤不冤?我覺得一半一半吧,一方面他的水平確實不行,收徒弟完全是誤人子弟,另一方面,據他說,他教金行夫的鑒定技術,是有前置條件的,金行夫生搬硬套,出了錯,怎么能怪在他的頭上?”

金行夫這種人,趙琦也遇到過,往往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至于原因,無非是怕受到嘲笑,怕別人鄙視自己,好像整個世界都在反對自己,每個人都對自己不夠好。簡單來說,就是自尊心強,受不起刺激,自卑心強,不敢暴露自己的不足。

周大炮接著說道說道:“要說,古玩也是面照妖鏡,有些人平時看起來很正常,但用這面鏡子一照,看能看出有些人的腦袋里面都是裝的豆腐渣。”

衛家和笑著說道:“周老板,那用這面鏡子照你,你的腦袋里面有沒有豆腐渣。”

周大炮到不怕自揭其短,笑呵呵地說:“充其量也就一點點吧。”

趙琦開玩笑地說:“要不咱驗證一下,把腦袋刨開來給我們長長見識?”

周大炮搖頭晃腦:“沒想到你這小子,也是個黑心的家伙!”

趙琦和衛家和哈哈大笑了起來。

說笑了幾句,衛家和跟趙琦提起觀音像的價錢,趙琦提出120萬,雖然他還能賣的更多一些,但衛家和也算是老朋友了,又是衛一健的長輩,多少給一些優惠,這樣大家今后才能互通有無。

衛家和對德化窯的市場行情不太了解,但他相信趙琦不會賣貴的,便拉著趙琦去銀行轉賬。

走之前,趙琦麻煩周大炮幫忙留意一下,哪里有合適的佛像。

衛家和聽了,問趙琦為什么要佛像,趙琦簡單說了事情的原委,衛家和罵了做偽的人幾句,便表示,這事包在他身上了,就當是教友之間的交流。

去銀行轉賬之后,趙琦開車帶著衛家和去了他家。

衛家和禮佛,家里的裝飾比較簡樸,隨處可見一些佛教的元素,整體又非常和諧。

衛家和直接帶著趙琦去了他的收藏室,只見里面放著許多大大小小的佛教文物,其中相當一部分,比較少見,比如舍利塔之類。

衛家和從收藏中挑選了一尊佛像,只要一萬五,但趙琦估計,價值應該有三萬左右,他跟黃應秋的兒子打了電話,對方一口答應下來,問趙琦要了銀行卡,馬上轉賬。

之后,趙琦把那座做了舊的佛像留了下來,請衛家和幫忙處理,趙琦認為這類做舊的器物,不能太敷衍一丟了之。

在衛家和家吃了午飯,黃應秋兒子的錢也到了,趙琦又開車把佛像送到黃應秋家。

黃應秋的老伴見到趙琦送來的佛像,看了之后,非常高興:“到底不一樣,老黃你看,這身上還帶著佛氣呢!”

黃應秋是唯物主義者,但這個時候,也不好掃興,就附合著說了幾句,熱情地給趙琦泡茶。

趙琦連忙表示不用客氣,他還有事情,馬上要走。

黃應秋連忙說:“小趙,不要急著走,我知道隔壁單元有戶人家,有件家傳的瓷器,聽說非常精美,如果你想要,我帶你去瞧瞧。”

趙琦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笑著表示了感謝。

于是,黃應秋帶著趙琦出了門,路上又給趙琦介紹了那戶人家的情況,據說以前是書香世家,在清朝的時候還當過官,只是后輩不行,衰弱下來。

到的那戶人家的門口,黃應秋敲了敲門,沒一會,就有位老頭過來開了門,他見是黃應秋,心里還有些詫異:“黃老師啊,你有什么事嗎?”

黃應秋笑呵呵地說道:“老江,這位是我朋友家的孩子,他是做古玩生意的,聽說你家有祖傳的古董,你以前不是說要賣嗎?所以我帶他過來瞧一瞧。”

老人搖了搖頭:“你聽差了吧,我什么時候說過要賣啊?而且不瞞你說,我現在想賣,那東西也賣不出去啦!”

“啊,為什么啊!”黃應秋很是詫異。

“東西被我孫子給摔碎啦!”老人一臉的肉疼。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