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霧區域  第四三六章 混亂和庇護

類別: 懸疑 | 詭秘懸疑 | 黑霧區域 | 睡不行   作者:睡不行  書名:黑霧區域  更新時間:2020-02-27
 
火星爆炸的情況,幾乎在瞬間就傳遍了整個藍球。

具有火星探測能力的國家,幾乎在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太陽系的異常變化,雖然對這種變化經歷了短暫的疑惑,但是這些機構馬上收到了來自于藍球聯合政府的通告。

通告的結論只有一個,災難即將到來!

所有的航天機構第一時間對通告的內容進行驗證,雖然技術上存在困難,但還是很快得到了結果。

當然,這些結果只是一次又一次的驗證出藍球聯合政府的通告的正確…

后續的新聞分析等等,自然隨著災難的預言滾滾而來…

火星會爆炸的猜測早在得出之后,就發給了華夏航天局、nasa以及歐洲太空總署,這三個機構的技術力量相對先進,幾乎觀測到了整個火星生命的最后一段時光,馬上開始進行各種形式的模擬和測算…

爆炸之后,所有的一手數據被各種技術手段收集,進行核實與確定。

首先,是爆炸的規模和程度…

從結果上看,有一點可以馬上確認,火星消失了。

再經過其他一些線索的收集,已經可以得出明確的結論,偽神并沒讓人類失望,無數黑煙囪共同爆炸,程度足以將整個火星瓦解,變成各種的大小不一的碎片…

至于測試理論和推導過程…算了,沒人關心這個,只知道結果就好了。

其次,是碎片將去向何方?

用科學術語來說是——火星爆炸后碎片的體量,以及相應的飛行速度和軌道…

這個比較難以監測,不過在三大太空機構聯手的情況下,還是得出了一些估算——超過所有人的想象,因為爆炸產生了足夠大的能量,幾乎將整個火星徹底變成一堆碎片,即使稍大一些的殘骸,也在隨后的劇烈碰撞中逐漸瓦解。

整個火星,變成了一堆幾公里到幾百公里大小的碎片群!

而這些碎片群,毫無疑問因爆炸四散,充斥了火星原來的軌道…所有探測手段得到了同樣一個結果,甚至不用相互對照——大量的火星碎片將形成一個小行星帶。

至于這些殘骸與碎片的速度…因為爆炸產生的巨大加速度,使很大一部分火星殘骸碎片的測量速度超過了每秒180公里,而且這個擴散的速度,還在各種天體的引力作用下持續上升。

這個數字在天文學范疇,并不算夸張…米國發射的旅行者號探測器,在到達太陽系邊緣,也就是天王星附近的時候,也被加速到200公里每秒以上。

只是,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估算,這些碎片到達藍球的時間,只有可憐的13天,甚至更短…屆時,這些帶著黑液的火星碎片將被藍球捕獲,毫無顧忌的穿透大氣層。

整個藍球已經意識到…

末日!

藍球聯合政府沒有再做過多的“思想工作”,因為現實已經幫它完成了一切…

在火星已經爆炸,黑液即將到來的情況下,整個藍球都在組織各種應急方案,而這些成員幾乎不約而同的,先后向藍球聯合政府詢問意見。

紅線計劃是否成功,已經再也沒人關注……變得毫無意義了。

布蘭奇·鮑勃沒有建議,整個藍球聯合政府也沒有建議…

在不可抗力的全球災難到來時,我能有什么辦法?難道現在將你們所有人聯合在一起,就能抵御末日的到來嗎就能戰勝末日嗎?

“我是人,不是神!”布蘭奇·鮑勃最終只回復給各個成員國一句話。

但是,沒有建議的他并不是什么都沒有做,他聯系五個常任理事國,以及一些具有攔截導彈的成員…據說,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在藍球環計劃無法建設完成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將導彈防御系統聯合起來,做最后的抵抗。

其實他自己也清楚,這恐怕只是無力的掙扎…

至于其他沒有得到回復的成員,當然很快意識到眼前的情況,他們發現與其抵抗末日的到來,不如先去考慮如何能活下去——既然抵抗已經毫無意義,那就想辦法逃命吧。

只是討論來和討論去的結果,無非是參照末日電影中描述的那樣,為國內一部分人準備“方舟”,也就是用各種大型船只,無論是航空母艦還是別的什么,在偽神流星雨到來的時候,帶著這些人出海避難。

當然,上船的名額導致了更為嚴重的混亂…

誰能上船?誰不能上船?

總不能抽簽決定吧?!

所以,政府機構和軍事人員以及相應的物資、武器,“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出海方案的第一批乘客,政府公開向國內的民眾宣布——這不是逃避,而是為了留下希望的火種,在災難來臨之后,我們這些人將肩負起匡扶人類的使命,秉承人類的自由意志,在海外繼續斗爭…

最終,我們將反攻大陸!

這并沒有有效的解決混亂…平息普通民眾的質疑和怒火。

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憑什么你們能做“火種”,得到活下去的機會,我就必須熄滅?

混亂進一步加劇…

成員國政府不得不馬上安排相應的對策,開放境內全部的地下軍事設施,并劃出眾多安全區,同時接收民眾,躲避即將到來的災難…

這從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各地官方的壓力,因為堵在各個城市市政廳的民眾已經在爭先恐后的奔向附近的安全點。

而政府高層們,終于騰出手來調集國內的戰艦和大型船只,準備“出海逃難計劃”…在這個時候,還能接受命令,并被調遣的軍隊幾乎成為了承擔了所有的行動,到處搜刮能夠帶上船的物資…用政府的公告來說,這是為了未來反攻積蓄力量。

當然,對于物資的定義并不是所有人都相同——就在紅線防御帶旁邊的一座城市,據說是某個小國的首都,一支軍隊突然沖入了國立銀行,將儲備的黃金全部開車拉走…

紛紛收拾行裝逃向安全點的民眾充斥著大街小巷,他們帶著家人,帶著糧食,帶著各種自制的武器從城市,從城鎮向外逃難,無論是城市間的公路,還是鐵路,到處都是形色匆忙,拖家帶口的人群。

經歷了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政府開放的安全區后,他們才發現這里只是被劃定了區域,政府所說的“劃定了安全區域”,只是可憐的字面意思——并沒有一個軍人被駐扎在安全區負責警戒,這里除了和自己一樣逃難過來的普通民眾,并沒有其他類別的人同時到來…

更悲哀的是,安全區沒有食物儲備,甚至沒有水源,只有地上或者地下的光禿禿的建筑。

很多人意識到,自己好像被騙了,所謂的安全區,其實不就是一個更換了地點的難民聚集地嗎?

在這里,甚至還沒有守在城市的家里面安全!

一些人選擇留下,可能因為人多會給自己帶來一些安全感;一些人選擇離開,他們認為或許還有其他方式逃避末日…

在離開的路上,他們突然發現,原來身后是的公路上,是一眼望不到頭的人頭攢動——因為通訊中斷,后面的人并不知道安全區到底是什么樣子。

這種混亂的情景,并不只發生在某一個地方,整個非洲,甚至整個藍球,都在復制著幾乎同樣的事情。

更多的人,難以計數的人,除了知曉末日即將到來的情況,幾乎沒在收到任何其他的信息——整個藍球大部分地區已經處于無政府狀態。

所有的正常的人類活動已經全部中止,秩序這個積累了人類幾千年文明形成的規則,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徹底瓦解。

藍球聯合政府逐漸變成了孤家寡人…曾經充斥著大量軍隊的哈科特港已經人去樓空,除了少數還在繼續辦公的人員和侯文生帶來的軍隊停留在指揮中心大樓,已經再也看不到其他外來者的身影。

當然,指揮中心的大樓以外,還是喧囂異常的——從內陸逃難出來的平民逐漸到達了這座海岸旁邊的城市,鋪天蓋地。

因為民眾們或多或少的知道,陸地即將不再是安全的所在,過去無法通過的所謂的“國境線”已經成為一紙空談,于是帶著家人,準備爭取最后的一點生機…

只是,在港口停留的各種船只,無論是軍用的,還是商用的、民用的,早已在幾天前就全部離開了,此時的非洲第三大港口,漫長的海岸線上除了黑壓壓的人群,只有黑壓壓的人群,而且越來越多…

在已經沒有船只的情況下,他們窮形盡相的想出了各種辦法,如同蝗蟲一般將哈科特這座小城搶掠一空——重點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東西,各種千奇百怪的載人水上工具被制作了出來,就連城市遠端的雨林,也在幾天內被徹底砍光,變成了光禿禿的一片…

在這段時間,哈科特港口外面的水域,漂浮著各種簡易的木筏或者其他什么東西,上面的人拼命的遠離陸地…并沒有過多久,這片水域變成了鯊魚群的天堂,瓦藍的海水顏色逐漸發生變化,每當清晨和夕陽的時候,可以看到反射的微弱陽光,帶著一抹陰沉的血紅。

即使這樣,海岸線上仍然留存著大量的人群,他們已經沒有任何辦法出海,只能退回這座城市的內外。

傷病、饑餓、死亡…開始變成這座港口小城的主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的紙質鈔票已經一文不值,就連黃金在這個時候也變成了無用的累贅,整個藍球的通用貨幣只剩下一種東西,那就是食物。

到處都是流民和孤兒,往日喧囂的城市變成了災難和犯罪的集中地,這個時候,無論是來自于秩序的公信力,還是來源于人類文明的道德,完全比不上一袋面包,或者一把手槍。

準備堅持戰斗的人是有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藍球聯合政府,比如仍然停留在哈科特港的啟明局眾人,以及吳江的五個裝甲師。

只是此時,就連侯文生和吳江,都已經失去了和家鄉的聯系…

在火星爆炸的最初,侯局長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了上去,并在末日時間被全世界的天文機構計算出后,他和吳江同時接到了命令——繼續駐守在非洲,待災難結束后酌情行動。

只有這一句話,沒有更多的安排和描述。

侯文生馬上組織了會議,討論下一步的行動…在得到軍隊仍然保持著約束力的情況后,所有人同時舒了一口氣,并慶幸無產階級軍隊果然具有較高軍事素養…

根據命令,已經能夠得到很多的信息——這條命令本身,是告訴侯文生等人各自為戰,具有充分的行動自主權。

如果換一個說法,其實也不難理解,就是…被放棄了。

國內的情況應該與其他地區一樣,開始出現了混亂…而高層同樣對此束手無策,這很好理解,因為接到的命令并不是返航——如果有什么對付火星黑液的辦法,那么在執行的過程中,軍事力量的保障必不可少,他們應該是被命令馬上返航,而不是各自為戰。

不需要軍隊,那就是不需要抵抗,接下來的事情只剩下避難…只有先避難,活下去,才能再談以后。

最終,會議確定了這個主題,而活下去的辦法也很快得到了方案,因為前面為了協助紅線防御,有六艘戰艦被調集了過來,受吳總指揮調配。

屆時,啟明局的眾人可以跟隨吳江的五個裝甲師,登錄船只出海。

在談論方案的尾聲,布蘭奇·鮑勃帶領著十幾個藍球聯合政府工作工作人員進入了會場。

秘書長雙眼血紅的看向侯文生和吳江,沉痛的說道:“畢竟,我們一起攜手戰斗這么久。”

“現在…我需要你們的收留。”

原來,藍球聯合政府軍已經作鳥獸散,他們本身就是各國組成的聯軍,在災難已經確定的情況下,所有的軍隊已經紛紛逃離了哈科特港…不僅如此,就連藍球聯合政府原有的幾百名工作人員,也僅剩下目前的十幾個人。

設計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戰略的布蘭奇·鮑勃,此時變成了孤家寡人,在尋求庇護。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