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二天開始,天啟城北城河對面就聚集了一批批的百姓,這些百姓將分批次的進入北方山區進行施工。
第一批百姓百姓們在官吏的管理下在城北的大道上列隊,就跟平時軍訓一樣,不同的是這次手上沒有武器,有的只有各種工具。
鋤頭、鋼釬、大錘、手推車等等各式各樣的工具全都由百姓們自己提供,領地只要管飯就行。
隨著東邊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到大地,這一批百姓也就開始出發了。
這些百姓將分成多個小隊,每個小隊分別負責一段路的施工,多段同步進行,將加快工程的進度。
幸好的是這條通道只要百姓們平整一下,該填坑的填坑,該擴寬的擴寬。最后用大石碾子碾壓夯實就算完工了。
整個工程除開關隘的修建外,就只有幾條河需要架橋,這是整個工程最耗時的一項。
至于水泥馬路,現在也只能想想,修建通道的關隘就預計要使用完領地所有水泥的產量。
------------
王大是兵工廠的工人,也是帶領一隊百姓的工頭,以前他又修建北城外那座大橋的經驗,所以這次被委任一組一百多人的工頭。
“王大,你說,我們這是要干幾天啊?”旁邊的一人說道,這人是他的鄰居,也是兵工廠的工人,叫李三,這次是作為他的副手分到一隊的。
“李三啊,你小子這就不想干了,這才來一天啊!”王大對李三有點不滿,平時上班就喜歡偷閑耍滑,沒個正形。
“王大,王工頭,我怎么會不想干呢,這不是休息一下嗎?”李三雙手杵著鋤頭,下巴放到雙手手背上,一副悠閑的模樣。
“你小子,我還不知道你,趕快干活,那邊有個坑,你去那邊挖點土去把那個坑填了!”王大皺了皺眉,嚴肅的指著李三身后的一個小坑說道。
“好好,你是工頭你說了算!”李三滿臉不情愿的慢悠悠的站直身體,拿起鋤頭慢吞吞的向挖土的地方走去。
“我讓你偷懶!”王大實在看不過去了,一腳踢了過去,剛好被李三發現,扔下鋤頭向前踉蹌的跑了兩步,一個不穩,一個狗吃屎撲了下去。
“誒唷,你這是干啥呢,怎么還踢人呢!”李三滿臉痛苦的捂著胸口站起身來,一邊對著王大抱怨道:“有話好好說嘛。”
“哈哈哈……”旁邊的干活的其他百姓看見這一幕,紛紛大笑起來。
“笑啥,笑啥?干你們的活吧!”李三也是個老油條,聽到大家都在笑他,他惱怒的向四周大聲吼道。
王大這時說道:“吼啥吼,快去挖土,你是不是還想再挨我一腳?”
李三看見王大真的發火了,訕訕的撿起鋤頭干活去了。
王大環顧四周,看到這段路已經快要平整完后,道:“張二,你們去把后面的大石碾子套上馬,等會完工了,就開碾吧!”
“好勒,王工頭,俺這就去,俺可不是李三那小子,俺勤快的很,哼哼!”張二一邊回道,還連帶著挖苦了一番李三。
眾人聽后又是一番哄笑,王大對著張二道:“少說兩句,趕快去。”然后轉頭對著其他人說道:“都別笑了,早點干完早點休息!”
至于為什么這么皮的李三當上了副手,那是因為李三雖然有點皮,沒點正形,但李三頭腦靈活,還懂得很多技術,大事不糊涂。就像這次領地動員百姓,他就是最先響應的那一批人的其中一員。
沒過一會兒,兩匹駑馬架著拖繩拖著一個圓滾的巨石碾壓了過來。王大看到后,道:“完工了的幫下沒干完的,沒事的就到旁邊去準備,開始壓路啦!”
百姓們紛紛加快動作,不一會兒就都收拾好工具站到兩邊。
“開始壓路咯!”王大一聲吆喝,張二牽著馬向著這段路走來。
巨石碾子一路碾壓,路軟的地方瞬間凹了下去,等巨石過去后,旁邊等候著的百姓將準備好的碎石泥土倒進凹下去的地方。
就這樣,巨石反復碾壓,道路也越來越結實,等到實在沒有問題后,這段路就算是修好了!
一百多人的施工隊,一天可以修好一兩公里的路。而這樣的施工隊一共有近百個。算下來,一天可以修好一百多公里的道路!
這是一個非常嚇人的數據。要知道整個通道現在已經是探明了的,一直到山脈中的通道口那也不過兩百公里左右!
只要依照這個速度,兩三天就可完成這段路的修建,可是實際情況沒有這么理想。百姓們是人,是會累的,而且修完一段路后趕到下一段需要修的地方也要一天的時間!
所以,算了算,實際修完這條路大概要十天左右!橋梁是單獨拿出來算的。現在過河全都從前鋒營搭建的浮橋上面通過。
百姓們沒有抱怨什么,都自發的在加快工程進度,甚至一部分身體較弱的百姓都累到了。
楊松得知這個情況后,讓李誡制訂了完善的工作作息時間,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休息的休息!
百姓們這樣的勤奮樸實,讓楊松很是感動,不得不說,華夏百姓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勤奮的勞作創造了大量的財富,這些財富卻往往被無情的收割!
楊松暗暗警示自己,不要被權力和地位沖昏頭腦,要時刻銘記目標,不忘初心,牢牢的記住現在的他為什么要這樣用心的去發展領地!
就如系統任務中說得那樣,他必須要在新的世界綻放屬于華夏文明偉大的耀眼光芒!
文明的偉大是以每個百姓的幸福為基礎的,百姓都不幸福,從何談起偉大二字呢?
這次工程,楊松對楊忠的后勤管理能力非常滿意,不管是物質的運輸,還是對人員的調配都非常不錯。
李誡只負責具體的施工,架橋的位置等,將相當于是一個總工程師。
而其他百姓們這次除了每日三餐,還有合適的金錢補償,相當于領地在讓這些百姓服了一次有償的徭役。
其實一開始楊忠和錢良都建議意思一下就行了的,但楊松知道,百姓的好心回報是要有補償的,不然一次兩次沒事,次數多了,百姓們遲早會把這種好心消耗殆盡,到時候,再讓百姓們做個什么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