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七年底,獲得蒸汽機技術已有近半年的時間。
山海關外的領地亂戰可謂是初見成效,國內的蒸汽機也已經制造了出來。
十一月三十日,各大臣在楊松的帶領下參觀了第一臺蒸汽機的啟用儀式,看著冒著黑煙的機器,轟隆隆的快速運轉起來,帶著旁邊的一臺抽水機把河水從河中抽取上來,再流到另一邊的溝渠中。
在楊松的帶領下,現場掌聲如雷,歡迎夏國從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經過近半年的準備,各項管理方面的準備工作已經完全完畢。
比如農局要增加夏國棉麻的種植面積,和增大綿羊等產毛牲畜的數量,以應對未來紡織工廠對原材料的需求。
再比如使用暴力式的礦物開采,用炸藥炸開礦脈,增大各種礦產的產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鐵礦與煤礦。
除此之外,歸化城的對外貿易,也都以礦物為主要進口商品,甚至楊松對南山領提出可以用礦物進行抵債的要求。
“君上,今年年底,本國人口已超過一百五十萬,前期的工業化準備已完成,礦產、棉麻、羊毛得原材料以儲備眾多。”荀彧一邊看著眼前的機器在煤炭的燃燒下,轟隆隆的運轉著,一邊向著楊松簡略的匯報了一下行政廳的準備情況。
楊松看著源源不斷從水管中流出的河水,點了點頭道:“很好,文若,夏國的此次改變,任務最為繁重的就屬你們行政廳了,記得慢點來沒關系,可不要出什么岔子。”
“臣謹遵君上吩咐。”荀彧拱手一禮道:“還請君上放心,此次臣等的準備已有半年,各項計劃全都齊聚,定保一切順利。”
楊松看著荀彧那一臉自信,拍著胸口保證的模樣,可是放心的很,要說一點都沒有擔心那是不可能的,但正是因為有著這些大才,他才能放手施展。
“李誡,天啟城的擴建與城外廠房的建設進行的怎么樣了?”楊松對著一行人中的建筑大師李誡詢問道。
“啟稟君上!按照君上的要求,天啟城的擴建是按著百萬人的規模進行規劃的,第一期工程是在西城外擴建出十萬人的居住區,現已修建完道路與地下管網,后續的地上設施正在施工中。”
新城區的擴建完全就是按照天啟城原由的規劃而進行的,包括主干道與地下管網的立體系統,道路的規劃,建筑的布局……
李誡見楊松那還算滿意的樣子,繼續匯報道:“新的紡織廠修建在林采鎮與天啟城之間,現已進行了大半,其余的工廠也在規劃中。“
林采鎮雖然屬于澮南縣,但距離天啟城只有二十多公里,在楊松于眾臣商議中,決定用輕工廠把兩地連成一片,方便天啟城、林采鎮的百姓為工廠提供勞動力。
其實楊松是鼓勵民間創辦工廠的,但還是那就話,民間的資本還是不太夠,面對新的政策不能及時把握,就算有著錢莊的低息貸款,也沒有多少人愿意去貸款。
所以只好由官府來帶頭創辦國有企業,這些國有企業的管理全都是由楊忠的內務府進行的,隨著國有資產的增加,楊忠的權力也就會越大,但幸好的是很多決定必須由楊松首肯才能做出的。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去冒險,有的百姓在官府的宣傳下,大膽的進行貸款成立了各種企業,正朝著欣欣向榮的一面發展。
楊松相信只要這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獲得了成功,后面接踵而來的民間企業會急速增加的,只不過現在還是需要官府的引導才行。
結束啟動儀式后,一行人回到議政殿,繼續商議政事。
“啟稟君上!隨著工廠的建立,百姓的增長,臣建議繼續擴建新的區域。”劉基當先建議道。
“臣附議!”荀彧接著道:“天塹關以南已有一百萬左右的百姓,臨海盆地也有著五十萬左右的百姓,臨海盆地的四領縣已達到預計規模,可繼續開發新的土地。”
楊松想了想兩人的話,輕輕的點頭同意道:“本國對土地的開發方向還是在臨海盆地,既然如此,那就一次性的把臨海盆地開發完畢。”
接著面對荀彧問道:“臨海盆地按照四領縣的規模還可再建幾個縣?”
“啟稟君上!四領縣的區域是五萬平方公里,按此計算,臨海盆地還可再設三個縣。”荀彧回答完后,仔細想了想楊松所說的,為難道:“若是全面建設這么多的居住地,夏國現有的建設工程企業可就不夠了。”
楊松暗自計算了一下,四領地現有五十萬人口,再建三個五十萬人的縣,那臨海盆地可就有了兩百萬人,可比現在整個夏國的人口還要多,再聽荀彧那委婉的拒絕,楊松也自認為有點操之過急。
“那好吧,先以臨海鎮為中心在周邊擴建一個縣出來吧。”楊松平靜下來,穩步建設發展著夏國。
荀彧一聽楊松不再激進,立馬拱手回道:“君上英明!”
隨后商議了一番,最終確定先在臨海鎮周邊新建兩個鎮,南邊挨著河的就叫垈河鎮,西邊原來的魚耕領城堡所在地新增一個耕道鎮。
再由這三個鎮成立了一個縣,縣的名字就有臨海鎮的名字,叫:臨海縣。
天啟八年三月初,蒸汽機生產工廠建設完畢并開始投產。
目前可以生產的只有兩種蒸汽機,一種是為礦產開采、農業、建筑等行業提供動力的蒸汽機;另一種是用來作為各工廠動力源的蒸汽機。
首批的蒸汽機大都是第一種蒸汽機,第二批才是第二種蒸汽機,畢竟原材料的供給是非常重要的。
次月,機器生產工廠組建完畢并進行投產,這個工廠內有著蒸汽動力沖壓機,蒸汽動力車床等設備,可以生產很多種機器設備。
比如抽水機、簡易鐵軌、礦車。也可以生產各種生產設備,比如非常重要的鉆孔機床!
生產車床的車床又被稱之為工業母機,這可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源頭,是工業的心臟。
而首臺工業母機可是由多名專業人才共同用手工打造出來的,當然了,精度方面肯定不能跟楊松以前所在的世界相提并論,能把誤差控制在毫米級已經是不得了的成就。
但只要有了這臺工業母機,以后生產出來的工業母機的精度是越來越精確的,只要精確到毫米級小數點后兩位,就可以進入普及階段。
這個逐漸精確的過程是很快的,只要反復打磨,反復優化,精確到零點一毫米的普通機床還是要不了多久的。
機械加工產品的質量從加工精度上可以分為普通加工,精密加工,高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四種。普通加工的精度在10100um,精密加工精度在310um,高精密加工精度在0.13um,而精度要求高于0.1um的屬于超精密加工的精度。
以夏國現有的技術,達到普通加工等級還是沒有問題的,但要繼續往上提升進度,那可就是非常難的,除非科技再次突飛猛進。
當然了,這只是想想,就算系統獎勵了更高等級的科技,但以現在夏國的技術等級也是沒法應用上的。
科技可是跟工業息息相關的,兩者互補才是一個正常良好的發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