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子牙問,宋異人就說道。“朝歌有一間命館,館主乃是烏云仙,算卦極為靈驗。他說賢弟在昆侖山玉虛宮修行大道,只因仙道難成,因此才下山來投奔愚兄。又說賢弟乃修道之人,不諳營生,因此有十年困苦。”
一聽此話,姜子牙大驚,心中暗想:“我師尊偈語之中,也有此類話語,他又知道我在玉虛宮修行,可見他算得極準。那一位烏云仙必是得道真人。”
姜子牙即說道:“這一位算得真準,還請仁兄引見一番。”
“此時天色也晚了,料命館已經關門。不如我們明日去找那一位,我也帶些卦資,多做感謝。也煩請那位幫賢弟再起一卦。賢弟是吃素,還是吃葷?”
“我乃是出家之人,豈有飲酒吃葷之理?自然吃素。”姜子牙回答。
“賢弟雖然吃素,然酒是五谷之精,玉液瓊漿,便是神仙,也赴蟠桃會。吃一點酒沒什么。”宋異人說道。
姜子牙點頭。宋異人和姜子牙吃了一頓,談論這些年事體,歡飲而去。
第二日,宋異人帶著姜子牙,向朝歌而去。姜子牙看朝歌路旁,來往十分繁華,人民安居樂業,心中暗想,“師尊說成湯氣數將盡,當今王上乃是昏君,哪里有這種樣子?只是不知是何原因?”
不久,宋異人就帶著姜子牙,到了命館所在。姜子牙只見命館門開著,不斷有人試圖邁進命館,卻進不去。進不去的人長吁短嘆,就退到一邊去了。連續有十幾個人試圖進去,都是這般。
姜子牙看得奇怪,就問宋異人,“這命館門口光景,且是奇怪。大門明明開著,這些人為何不進?”
“這命館主人烏云仙,甚是神異。他只算有緣人,無緣之人,進不得大門,有緣之人,就如同進尋常屋子一般。”宋異人說道。
姜子牙聽了,“這命館倒有一些神異。”
姜子牙進了命館,并未感覺有任何阻攔。只見一位道人,端坐在幾案之后。
姜子牙見道人氣息沉穩,觀之不透,知道是高人,連忙行禮,“這位道兄,想必就是烏云仙道長了吧?”
“是姜子牙道友吧?”烏云仙抬起頭來一看,說道。
“道兄如何知道子牙名諱?”姜子牙問道。
“前些日子你義兄來算你,我便知你相貌。何況子牙道友乃是有緣之人。”烏云仙說道。
“烏云道兄能否算我以后的命運,到底如何?”姜子牙問道。
“好說。”烏云仙即拿出來一個龜殼,三枚銅錢置于其中,晃一晃,三枚銅錢出來。烏云仙看了一看,“子牙道友之后命運,甚是不好,也甚是好。偈語云:
營生不諳嘆蹉跎,諫諍投水離朝歌。
七死三災不折志,千秋萬載亦傳說。
按命理來說,子牙道友當逢十年困苦,七死三災,然后得為丞相,雖然仙道不成,名聲亦能在人間萬古流傳。”
姜子牙聽的仙道不成,就問道,“命理可變否?我雖然仙道難成,卻也不想貪戀人間之富貴。”
“天道之下,總有一線生機,況且如今正值大劫,天機混沌,何有不可變之理?”烏云仙說道。
宋異人聽得姜子牙有十年困苦,七死三災,又聽得烏云仙就對烏云仙可以改命,就對說道,“伏望道長替子牙改命。若是道長以后有用到宋某處,宋某萬死不辭。”
烏云仙沉吟一番,“改命之事,甚是艱難,而改子牙之命,更是難上加難。子牙道友生來命薄,卻又身具大氣運。如此奇異命格,世上罕見。也罷,子牙公乃是有緣之人,改命之事,我自一力擔當。只是有一言,還望子牙知之。”
“子牙洗耳恭聽。”姜子牙說道。
“道友乃是意志堅定之人,改命之后,必然能成就仙道,但卻再也不得為人間之丞相。道友命薄,雖能消去七死,災劫卻不可避免。之后災劫,未必比七死三災差。道友可想好了?”烏云仙說道。
“為求仙道,怎可留戀人間富貴?我前半生艱難險阻無數,何懼區區災劫?還望道兄替我改命,必有重謝。”姜子牙說道。
烏云仙點頭,“改命之事,須在明日,我去準備一應改命之物。你們可先離開,今日命館,乃是最后一日了。”
“道兄何出此言?”姜子牙大驚。
“子牙道友,乃是最后一位有緣人。有緣人盡了,這命館自不必再開。”烏云仙說道,“你二人在宋家莊等候便是,那里是子牙道友改命之所。明日辰時,我自會前去。卦資之事,待事成再議。”
姜子牙千恩萬謝,離了朝歌。
烏云仙見姜子牙走了,即收拾命館之物。殷紅嬌進來,問道,“師父收拾卜卦之物,是要出行嗎?”
烏云仙說道,“明日自會出行,這命館從明天開始,就關了吧。”
“師父為何關掉命館?難道是有不順之處?”殷紅嬌問道。
“最后一位有緣人已至,這命館也不必再開著了。這幾間房子如何處置,紅嬌你自己看著辦。”烏云仙說道。
殷紅嬌答應。她關了命館,不想將其挪作他用,即將之鎖了起來,每半月差人灑掃一次。后來,此處供奉烏云仙,香火不絕,甚是靈驗。兩千年之后,此命館尚存,風貌一如帝辛之時。雖屢遭兵災,亦不受損傷。
第二日,烏云仙收拾停當,準備出門。靈珠和殷紅嬌見了,即問,“師父為何出門?要往哪里去?”
烏云仙說道,“我要給最后一位有緣人改命。這有緣人非同凡響,改命艱難,因此不能在朝歌作法。”
“師父不如帶我二人前去,我二人遠遠觀摩,也能看看師父的法力無邊。”靈珠說道。
“也好。不過你二人只準在遠處看,不準靠近。改命之事茲事體大,不可不謹慎。”烏云仙說道,
三人在路上逢著了聞太師。聞太師聽說烏云仙要替人改命,也起了興趣。一行四人,向著宋家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