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了姬昌,烏云仙即回了朝歌,等著伯邑考到朝歌來,進貢贖罪。
這一日,伯邑考對群臣說道“父侯囚禁在羑里,年月不短,身為人子,于心何忍?我想要親自去朝歌,代父贖罪,不知卿等意下如何?”
群臣聽了,急忙奏對道“臣等啟公子。若是公子憂心主公,可差一使官前去羑里問安,也不失孝道。公子何必親去朝歌,身臨險地?”
伯邑考長嘆道“如今父侯有難,囚禁于羑里之中,九十高齡,舉目無親。雖有西岐一國,形同虛設,要我等九十九子有何用處?我當自帶祖上所傳三件寶貝,往朝歌進貢,以贖父罪。”
群臣聽了,繼續勸諫,磕頭只聲不絕,伯邑考不允。
旁邊有二公子姬發出來,對群臣說道,“父侯囚禁于羑里,長兄前往贖罪,乃是至孝之舉,各位為何橫加阻攔?阻攔長兄贖罪,是為不孝;不欲使父侯回國,是為不忠;陷長兄于不孝之地,是為不義。何況長兄至德至孝,吉人天相,必定能平安歸來。”
伯邑考聽了,甚是欣慰,“二弟果然孝順。有二弟在西岐鎮守,我也就放心了。”
伯邑考進宮,向母親太姬辭行,要往朝歌贖罪。
太姬問道“你前往朝歌贖罪,西岐軍政之事托付給何人?”
伯邑考說道“我將政事托付二弟姬發,凡有事情,盡皆由二弟處理;結交各國之事,交給散宜生處理,散宜生多次出使各國,經驗豐富;軍務托付給南宮適,南宮適勇猛非常,軍中威望甚好,能鎮住西岐兵馬。我要親往朝歌,面見天子,以進貢為名,請贖父罪。”
太姬見邑考堅執要去,只得依允。太姬叮囑道“邑考,朝歌乃是殷商帝都,天子喜怒無常,務要小心才是。”
伯邑考別了太姬,到大殿之中,對二弟姬發說道“二弟,我去朝歌之時,西岐政事盡皆由你處理。你在西岐,好生做事,要使兄弟和美,不可改西岐政令。我此去朝歌,多則三月,少則二月,即可回來。”
姬發跪地說道“長兄放心將政事托付給我,我必然讓西岐太平昌盛。我手中有許多熟悉朝歌的屬下,請長兄帶他們去朝歌,庶幾能有些用處。”
伯邑考甚為欣慰,“二弟有心了。此去朝歌難免兇險,多一點了解朝歌的人物也是好的。”
伯邑考囑咐完,收拾寶物,準備進貢。姬發等九十八子以及文武官員等人,在十里長亭餞別。
姬發見伯邑考走了,嘴角含笑,心中盤算“長兄此去朝歌,兇險異常,恐怕不能歸來。以前西岐只知伯邑考,不知姬發,這可不行,我且和散宜生等人商議一番,看看如何散播我的名聲。”
伯邑考離了西岐,一路前行,揚鞭縱馬,前往朝歌。汜水關韓榮看見西伯侯旗幟,看過了文書,即放伯邑考進了五關。
伯邑考憂心姬昌,不敢有絲毫耽擱,快馬加鞭,過了澠池孟津,來至朝歌,在朝歌館驛安頓下來。
次日,伯邑考到了午門,卻不見午門之中有大臣出入,也不敢擅自進去。伯邑考等了三日,沒見到大臣,只得回去,令屬官們尋訪一番
屬官們尋訪一番,奏對道,“稟告公子,天子已經十年不朝,平日里政事,都在太師府或者丞相府處理,只有大事發生,這才道宮中議事。”
伯邑考聽得,“原來如此。聞太師征伐北地,恐怕他對西岐有些意見,我也不好去拜訪,我且到丞相府來尋訪。”
伯邑考到了丞相府,只見丞相府大門緊閉,無人出入。伯邑考等了幾日,憂心如焚,又到午門中去等。
“難道朝歌官員在有意躲著我?”伯邑考等了十來日,不見動靜,心中暗想。
忽然,伯邑考見午門之中,有一員女將騎馬出來。伯邑考暗想,“雖不知此女將是何人,然而我無計可施,只能上前問一問了。”
伯邑考上前,將女將攔住,深深行禮。
女將乃是殷紅嬌。殷紅嬌見一人攔在前面,就問道,“來者何人?至午門之前,有何事要說?”
伯邑考說道“我乃是罪臣姬昌長子伯邑考。父侯得罪天子,囚禁于羑里,我身為人子,夜不能寐。故此,我和大臣們共議,將祖傳鎮國之寶,進納王廷,代父贖罪。今至朝歌,無路可尋,只得攔下將軍。”
殷紅嬌聽見,打量了伯邑考一下,只見伯邑考豐神俊朗,唇紅齒白“原來此人就是伯邑考,相貌倒是還不錯,只可惜此人手無縛雞之力,不能上陣為將,白白浪費了一副好皮囊。師父有過吩咐,且給他一個機會,看看他如何說。”
殷紅嬌說道“公子為父贖罪,一片孝心。如今丞相比干在外視察民情,不在朝歌,朝歌一應事務,皆由太師聞仲處理。我便將公子帶至太師府,言說其事。”
伯邑考聽了,千恩萬謝,“將軍功德,沒齒難忘!”
殷紅嬌帶著伯邑考來了太師府,見了聞太師。聞太師不認識伯邑考,問道,“殷將軍,你帶來的人是誰?有何事來我府中?”
殷紅嬌說道“此人乃是西伯侯姬昌之子伯邑考,來朝歌為父贖罪。我見他不得其門而入,甚是悲切,故此順路將他帶了過來。”
伯邑考見了聞太師,急忙跪了下來,“罪臣姬昌之子伯邑考,見過太師!”
聞太師將伯邑考扶了起來,“公子請起。公子來朝歌為父贖罪,孝心可嘉。然而西伯侯征伐北地,罪過不小,若是贖罪之物價值不夠,恐怕難以說服群臣,放歸姬昌。公子帶了什么贖罪之物?”
伯邑考說道“啟太師,我此次進貢的,乃是三件鎮國之寶,七香車,醒酒氈,白面猿猴,皆是流傳百年以上寶貝。”
聞太師聽了,便問道,“你進貢的這三樣鎮國之寶,都有何玄妙?你且細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