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東  第535章 有沒有我的家?

類別: 現實 | 現實百態 | 浦江東 | 大地風車   作者:大地風車  書名:浦江東  更新時間:2022-02-16
 
片尾曲唱完,胡曉輝邊看邊小心的抽泣,顯然還沉浸在剛才電視劇的劇情中,哭紅了眼睛。

與胡曉輝不同,王建東則更喜歡與之同期播出的《三國演義》更多一些。他對著胡曉輝笑笑,輕聲問:“要不,還是先讓給我看《三國》吧。”

胡曉輝顯然對王建東的這個提議很不滿。

手里不由得緊緊握住遙控器,緊接著身子下意識往椅凳里更縮了一些,她聲音有些哽咽著說道,“不行,等會還有一集的呢。我看完再給你。”

“等你看完,三國也就放完了。”

王建東嘲笑胡曉輝,“看一個電視劇而已,還哭的來稀里嘩啦的,像什么話?都是老大一人了,用得著這樣哭哭笑笑的嗎?”

“你不是支青的子女,電視劇里面有很多東西,還有發生在她們身上的事情和感情,你根本不會真的懂的。”

胡曉輝揉揉發紅的眼睛,白眼瞪王建東一眼。

長長的嘆一口氣,她又說道,“和電視劇里的那幾個小孩子一樣,我也是知青的子女,我能體會會到,甚至和電視里的那些孩子感同深受般的。再說,我爸爸媽媽現在還在東北那邊黑河呆著的呢?”

聽胡曉輝這么長句的感概,王建東不響了。

他當然知道,《孽債》這部電視劇講敘的內容,和胡曉輝曾經的知青子女身份,自己雖然不是當事人,但其實他也是很有體會的,原因就是,這兩者都密切與自己關聯著的、眼前的胡曉輝。

事實上,這部都市劇雖然拍攝成本不是很高,也沒有什么絢麗明星和服裝,但是,從播出到現在,卻已經不知讓多少觀眾深深的潸然淚下了。

“曾經深愛過,曾經無奈過,曾經流著淚舍不得。曾經擁有過,曾經失去過,曾經艱難地選擇。多少甜蜜和苦澀……”,

其實,只要看著這部電視,甚至只要聽著李春波和兩個上海孩子真情樸實的主題曲歌唱,就很容易能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就像胡曉輝,她每次看這部劇,情到深處時,淚水就總是情不自禁的流下。

甚至她不止一次的像王建東推薦這部電視劇:“真的太感人了!你每天下班早一些回來,也陪陪我一起看看吧。”

但是因為工作忙,王建東心有內疚的是,到現在為止他卻一直滿足過胡曉輝這個小小的愿望。

那么,這部劇到底是因為什么,能讓觀眾如此感動?

首先是知青題材的可貴。當時在上海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知青。當他們回歸城市后內心充滿了渴望、幻想,但與現實社會產生的矛盾,即便現在看來也很有回味。

也許也就只有那時的人才能有此感受。

九十年代中期,這個時候正是知青題材電視劇的高產期。

當時有句話,叫做“南有《孽債》,北有《蹉跎歲月》”,這或許和許多有過知青歲月的人逐漸成為了影視界的“大腕”不無關系。

而相比《蹉跎歲月》等一些知青戲,《孽債》的敘事結構要更出彩。《孽債》故事發生在90年代中期的上海,bn二地,通過bn那些尋找上海親生父母的歷程,其實最終想要說的還是知青時代的愛情。

這樣一來,剛剛好《孽債》這部電視劇觸及了這一時期的社會陣痛,更是觸及了知青這一代人的情感秘密和他們與子女兩代人的命運。

這是其一。

另一個原因,也不得不說,借助劇中幾個孩童尋親的經歷,呼喚愛心,呼喚真情,引發思考,這也是這部電視劇為何能打動觀眾的重要原因。

劇中那幾個最讓人喜愛的,莫過于幾位小演員,特別是演沈美霞的董蓉蓉,更是實在惹人憐愛。

劇中董蓉蓉扮演的沈美霞,是沈若塵和傣家女子韋秋月的女兒,也是五個小伙伴中唯一的女生。

小美霞是個純真美麗的女孩,性格內向,又帶著一股倔強。

母親去世后,她來到上海尋找父親。到上海以后,她感覺到了父親及其他親人對自己的冷嘲熱諷,甚至同父異母的弟弟也對她胡攪蠻纏。

小美霞經歷種種磨難之后,雖然父親及他的家人接受了美霞,但是美霞還是毅然決絕的返回了云南。

“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

!小美霞真的好可憐啊!太可憐了。”

每每聽到片尾曲,胡曉輝總是忍不住觸景生情,同病相憐,進而感慨感嘆,“或許只差一點點,我們家也許就是小美霞那樣了……”

剛從外面倒完洗腳水回來,今晚上的第二集剛剛開始。

想想反正沒事,王建東放好茶杯,也在胡曉輝旁邊的矮凳坐下來觀看。

胡曉輝覺得奇怪,視線離開電視機屏幕,疑惑的看向王建東。

“看我做啥,沒有見過啊?”

王建東笑笑,說道,“你不是一直抱怨我不陪你看這部電視劇的嗎,今晚上我就算是將功補過,主動過來陪你了。當然了,你要是不愿意我在旁邊,那我

說罷,王建東故意作勢要站起來。

“做啥?你給我老老實實坐下。”

胡曉輝瞪眼看著王建東,卻問道:“你今晚上真的不加班了?”

“不加了。再加的話老婆估計都要跑掉了。”王建東自嘲。

“你還知道的啊?”胡曉輝嘴角一撇,嘲笑王建東,“知道就好好著做好,不要做聲影響我看,曉得伐?”

王建東正兒八經坐好,不做聲了。

片頭,音樂響起:“曾經相愛過,曾經無奈過,曾經為了你喝醉過,…………”

電視上,主題歌演唱者李春波抱一把吉它,與黑色的背景以不同的姿式切換著。

在吉它的余音嗡嗡中,暴發出一陣少女歡樂的嘻戲。云南某地,一個美麗纖細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帶著那個年華不應有的淡淡憂愁出現在人們眼前。

這個小姑娘她就是胡曉輝特別喜歡的角色美霞。

長長的窄統裙,短短的露出肩膀的小褂和盤在頭頂的秀發,使她顯得有些早熟。可是當她偶爾開心地笑一笑時,頓時云開霧散,天真清純,讓人忘記一切煩惱。

王建東別過頭,看向胡曉輝。

王建東突然間發現:還別說,從側面看上去,電視里的美霞側影和胡曉輝小時候還真的有幾分相似。

胡曉輝迎向王建東的視線,滿懷期待的笑著問:“呵呵,你,是不是發現了什么?”

王建東笑笑,不響。

這時候電視上畫面一轉:

茅屋前,蕉葉下,膚色黝黑,服裝燦爛的姑娘們擠成一堆,一個問她:你真的要到上海去找你阿爸?她沒有吭聲。另一個姑娘替她答到:她媽媽死了,她不去找她阿爸去找誰?她只是輕輕地,似有似無地點了點頭。

下一個鏡頭,卻是在南國紅色的鄉村土路上:

一輛拖拉機在各種墨綠的熱帶植物中時隱時現地行駛著。趁它上坡減速之際,梁思凡從后面裹著一團黃色袈裟和一個簡單的小包跳了下來。

司機發現后,回頭兇惡地罵了一句:“你找死啊?!”

在別人興奮不安的吵鬧中,美霞姑娘始終一聲不響。直到大大咧咧的列車員一邊說“老子過去也是知青”,一邊給他們一人弄來一大碗面時,她才在熱氣騰騰中說了一聲“謝謝!”

當王建東看到小美霞說“謝謝”這兩個字時的模樣和口氣,不由得再一次轉頭看向胡曉輝。

電視劇中小美霞神態,與王建東記憶中的小花實在有太多地方太相像了。

胡曉輝瞪王建東:“看我做啥,好好看電視的啊?”

王建東心里震驚。

他心里想,可能,也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小美霞,胡曉輝才更加喜歡上這部電視劇的吧?

以至于后來再次看這部劇的重播的時候,看到這里,他就每每感嘆:如果這位司機能預知思凡今后的命運,不知他會不會為自己的刻薄不好意思?

不過,這部電視劇的結局是遺憾的,似乎在現實里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結果……

曾經做過的事,愛過的人,留下的孩子,隨著時間在那些上海父母的心里已經隱藏的很深,有的甚至開始丟棄遺忘,認為那是阻擋……

只是孩子是無辜的,童真的眼睛里應該有著歡樂,但在他們眼里更多的是失望。

后來有很多次,王建東和胡曉輝還因此而有過多次熱烈的討論,電視劇里那些被遺棄的孩子,究竟是誰的錯?

推薦下,咪咪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iiread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王建東的看法,知青返鄉,孩子遭遺棄,不能簡單的說是誰的錯。

他覺得,不能簡單地說當年知青該不該在農村戀愛生子,也不能簡單地說為何一定要妻離子散堅持回城,經過那段歷史的人都會明白這是怎么回事。這畢竟是一筆實在難以講清和還清的“歷史情債”。

而這時候,電視機里,甜甜的童聲還在唱著:

“美麗的bn,留不住我的爸爸

上海那么大,有沒有我的家?

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

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爸爸呀媽媽呀,能不能告訴我,

這到底是為什么,爸爸呀媽媽呀,

能不能告訴我,這到底是為什么?”

李春波寫的這首的主題歌,葉辛親自改了一個字。“上海那么大,竟沒有我的家……”,他把“竟”改成了“有”。事實上,上海這座城市以它寬廣溫暖的胸懷,接收了數十萬知青子女的歸來。

看到這里,胡曉輝邊看邊哭,已經再一次哭紅了眼睛。

看向王建東。笑了笑,她站起身,也不管王建東愿不愿意,直接撲倒在了他厚實的懷抱里。

胡曉輝兩手懷抱著王建東的脖子,盯著著王建東的眼睛,聲音哽咽著問:“上海那么大,何處是我們的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