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官之陳  第十二章:帝王的操作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漢官之陳 | 聰蔥沖   作者:聰蔥沖  書名:漢官之陳  更新時間:2020-06-20
 
未央宮前殿。

劉恒對于最近所上的奏疏有些頭疼,特別是晁錯的奏疏。

三年前,也就是漢文帝前元十一年,匈奴如往常一樣來漢朝打秋風,進犯隴西,但是卻在隴西軍民的齊心協力下所擊退。劉恒得到戰報后大喜,大肆表揚了隴西軍民。

晁錯就在這個時期向劉恒上書了言兵事疏,大概就是總結了之前對戰匈奴的大小戰役所得到的經驗,講述了對戰匈奴的一個策略以及思想。

在的到劉恒的大肆表揚后他又上書了守邊勸農疏以及募民實塞疏,這兩部的大概意思就是采用移民實邊的辦法來代替輪番戍邊。同時又上書了論貴粟疏,建議以全國百姓向邊關輸送糧食,然后換取一定的爵位或用來贖罪,這叫納粟授爵。

晁錯的這幾篇文章都很受劉恒的喜愛,但他最近所提出的奏疏讓劉恒有些難辦。

晁錯最近上書劉恒,讓劉恒削藩,以此來穩固自己的地位,雖然劉恒也對削藩抱著很強烈的欲望,這些諸侯王就像一根刺扎在劉恒的心里。

但是劉恒很清楚現在還有一個更大的隱患,那就是北方的匈奴。

劉恒看著下面的群臣說道:“眾愛卿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晁錯一聽,立馬就從隊伍中又走了出來。

陳安今日也侍奉在劉恒一旁,他看著晁錯出來就知道晁錯又要來上奏削藩了。

前幾日在宣室殿時,晁錯已經來了不止一次了,但劉恒礙于北方的匈奴一直未采納,但晁錯還是鍥而不舍。

晁錯看了看劉恒,開口說道:“陛下微臣……”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聲音將晁錯的話打斷了。

“報,北地郡朝那八百里加急!”

一名傳令兵飛快奔入殿中。

“啟稟陛下,朝那八百里加急!”

“念!”劉恒一聽急忙說道。

“匈奴老上單于率大軍八萬進犯朝那,請陛下速速派兵增援!”傳令兵快速說道。

“什么,匈奴人又打來了?”

朝中大人都開始討論起來。

劉恒聽著大臣談論有些為難,剛準備開口就又聽見急報!

“報,北地郡蕭關八百里加急!”

“念!”

“匈奴右賢王攣鞮祿率大軍六萬進犯蕭關!”

陳安在心中快速的計算了下,想到:看來這次就是老上單于發動的最大的那次戰爭了。

突然,又有急報傳來!

“報,北地郡都尉孫卯大人于蕭關與匈奴右賢王坐下大將烏干達大軍激戰,連同一萬五千守軍一起戰死,孫大人以身殉國!”

“什么!”

“孫愛卿殉國了!”劉恒不可思議的說道。

還沒等劉恒緩過神來,又有急報傳來!

“報,甘泉守將來報,發現匈奴騎兵蹤跡!”

“什么,甘泉!”

“那不是說離我們長安很近了!”

這下朝中大臣亂作一團。

劉恒聽著接連而來的不好消息,加上朝中的一些大臣人人自危,胸中升起一股煩悶之氣。

劉恒突然站起來大喊到:“不要吵了!都給朕閉嘴!”

劉恒的這一生叫喊還是很有用的,瞬間就震懾到了群臣,群臣漸漸安靜下來。

劉恒見群臣安靜下來后,吐了一口煩悶之氣說到啊:“吵吵吵,就知道吵,就不能提出一點實際性的意見嗎?”

那些剛才吵鬧的群臣沒有說話,但周亞夫卻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微臣認為為今之計,唯有盡快召集軍隊,北上將匈奴盡快擊退。”

劉恒見終于有人出來說了個對策,對比之前才消了點氣;思考了會兒說道:“中尉周谷、中郎將張武聽旨!”

將領行列那邊走出的兩人說道:“末將在!”

“現朕命你二人為長安守衛,領車千乘,騎兵十萬拱衛長安!”

“末將領旨!”二人領命后退回隊伍之中。

“昌侯盧卿聽旨!”

“臣在!”

“朕現封你為上郡將軍,領兵三萬進占上郡!”

“臣領旨!”

“絳侯周亞夫聽旨!”

“末將在!”

“朕封你為北地將郡,領兵四萬,驅逐匈奴!”

“末將領旨!”

……

劉恒一共封了昌侯盧卿、絳侯周亞夫、隆慮侯周灶、東陽侯張相如及成侯董赤五人為各地將軍,一共領兵約二十五萬北擊匈奴。

劉恒封完各位將軍后,深吸一口氣,說道:“匈奴老上單于欺人太甚!所以朕決定要御駕親征!”

劉恒此話一出,如同晴天霹靂一般震在眾人腦海之中。

丞相張蒼出列立即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啊!”

晁錯見此情景也連忙說道:“陛下龍體為貴,萬萬不可啊!”

“是啊,陛下,以社稷為重啊!”

文臣紛紛拜倒說道。

這時,一個內侍悄然從側門溜了出去。

……

未央宮椒房殿。

此時椒房殿中只有兩位女人坐著,其余都是侍女、內侍。

坐在中間的那位年紀頗大,臉上還有一條淡淡的傷痕,但那溫和的氣質然眾人心生平靜。這位就是當今太后薄姬。

坐在薄旁邊的女人雖然看著已經中年,但是其仍然貌美如花,著一身大紅長袍。這就是當今的皇后竇氏。

今日薄太后想著有幾日沒見見劉恒了,于是來到這椒房殿等著。

竇皇后看著薄姬開口了:“母后不用著急,陛下莫約還一會就下朝了。”

薄姬則回答道:“是啊,我不急,就是想著好幾日沒有見著恒兒了,特地來看看。”

竇皇后則笑道:“陛下知道后一定很會很開心的!”

突然,外面有一內侍快步走了進來。

竇皇后看見后笑道:“我說什么來著,估計是陛下要來了!”

薄姬也笑著。

但當內侍走近后跪下說道:“參見太后娘娘、參見皇后娘娘,方才宮外來報說匈奴大軍大舉南下,陛下很是生氣,這會正說要御駕親征呢!”

薄姬聽見后當即站了起來說道:“你說什么!”

竇皇后也連忙起來扶著薄姬,看著內侍說道:“你確定嗎?”

那名內侍說道:“方才奴婢過來的時候是聽著陛下這么說的。”

薄姬聽后,開始向外走去,說道:“隨老身過去!”

“諾!”

……

未央宮前殿。

現在的場景是眾位大臣均跪倒在地,懇求劉恒收回成命,不要御駕親征,不然眾位大臣就不起來。

劉恒見此場景,有些惱怒的說道:“你們這是干嘛,你們是要逼宮嗎!”

張蒼這時身為文武百官之首,所以就回答道:“陛下,微臣們不敢啊,但是為了我大漢江山社稷著想,陛下您萬萬不可御駕親征啊!”

劉恒則直接從龍椅上走下來,走到張蒼面前,指著張蒼的鼻子說道:“匈奴老上單于都打到我家門口來了,我做皇帝的要是沒有什么表示,還不被天下人笑掉大牙,那我還怎么統御各路諸侯,怎么統御我大漢江山!”

陳安站在龍椅一旁,聽著劉恒的話,心里感到十分震驚:不對啊,我記得史書上是說漢文帝只是假意說御駕親征,只是為了面子,實則是想讓大家勸他,他再放棄,這樣才不會失面子啊!

陳安再看看現在的情形,劉恒說的每一句話都深入人心,讓人無法反駁啊!

不一會兒,出現的人就讓陳安明白過來了。

就在張蒼還想說什么的時候,外面傳來了聲音。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駕到!”

劉恒聽見后快步走到門前,文武百官也轉過身來。

薄姬和竇皇后就從門口走了進來。

劉恒連忙上去扶著薄姬說道:“母后今天怎么來到前殿了啊!”

薄姬則說道:“我要是再不來,你就要將這大漢江山,社稷丟到一邊去了!”

這時文武百官也拜見道:“參見太后娘娘,參見皇后娘娘!”

薄姬和竇皇后說道:“免禮!”然后薄姬也走到張蒼面前說道:“張蒼,你這丞相怎么當的,陛下要御駕親征你就不會阻止嗎?”

張蒼則無奈的說道:“太后娘娘這就冤枉老臣了,老臣和眾位大臣都在竭力的勸阻陛下啊!”

劉恒則有些尷尬的說道:“這些不該張愛卿的事,是朕想御駕親征。”

薄姬聽后說道:“陛下啊,你現在肩上挑的是整個大漢江山啊,即使你真的想去,那老身這個做娘的話你都不聽了嗎?”薄姬的語氣越來越激動。

旁白的竇皇后見劉恒和薄姬有些爭執不下唉,于是出來說道:“母后別著急,稍安勿躁。”

然后又對劉恒說道:“陛下,百善孝為先,母后年紀大了,而且您身為陛下,也當為整個江山社稷著想啊,不要為了一時意氣之爭而葬送整個江山啊!”

劉恒聽后停下像是思索了一番,隨即嘆著氣說道:“好吧,朕就聽太后和皇后以及各位大臣的一言,就不去御駕親征了!”

下面的大臣聽到后,都喜出望外,對著劉恒說道:“陛下英明!”

此情此景讓仍然站在龍椅一旁的陳安目瞪口呆:這就結束了?說好的御駕親征呢?還有太后和皇后是怎么知道的?

陳安感到很不解。

但當他看了看竇皇后身后的內侍,想了想,再看看自己后面:唔?剛才的內侍怎么跑到皇后身邊去了?

這下陳安才明白過來,原來群臣都被劉恒一家給耍了,陳安不得不佩服,這下劉恒是又得名聲,又得了一個孝子的名頭,可謂是一箭雙雕!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