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官之陳  第九十六章:新勢力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漢官之陳 | 聰蔥沖   作者:聰蔥沖  書名:漢官之陳  更新時間:2019-09-12
 
未央宮。

清涼殿。

“嗚嗚嗚!”

抽泣聲四起,殿中彌漫著哀傷的氣氛。

申屠嘉起身站于劉恒榻前。

攤開遺詔。

詔曰“朕聞之自天地萬物生長以來,沒有可以做到不死的。死亡乃是天地之間的規律,萬物的自然現象,眾人不要悲傷……朕死后由太子劉啟恪承帝位。”

劉武走在回府的路上,腦海中回響著劉恒當時和他說的話。

“武兒,朕知道,是你母后讓你來的,但你也要知道藩王不奉詔不得入京;這次就算了,讓朕這個做父親的為你抗了吧,你在長安的府邸中,有一道朕派人送過去的的密旨,將來若是因此事而追究于你,你自可拿出;但朕希望以后你能恪守本分,不要忘了你是劉氏子孫,同時你也要忘了啟兒是你大哥,啟兒這些年才是過的最苦的,朕沒有做到作為一個父親的職責……”

六月十五。

劉啟還未即位就頒布了第一條有關下葬劉恒的命令。

封中尉周亞夫為車騎將軍,屬國悍為將屯將軍,郎中令張武為復土將軍,發動縣卒一萬六千人,內史卒一萬五千人將劉恒葬于霸陵。

六月二十。

劉啟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為太皇太后,皇后竇氏為皇太后。年號改為前元元年。

宣室殿。

劉啟坐于殿中,看著自己所處的位置,一切都那么的不真實。

劉啟的思緒飄向了遠方。

原來還在代國的時候,自己母親上面還有個王后,自己上面除去劉嫖這個親生姐姐外還有四個哥哥,怎么都不可能是自己,但那時自己和劉武的關系卻特別好。

后來劉恒當了皇帝,四個哥哥也都死了,劉啟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

在大臣的壓力父皇封了自己為太子,這時薄姬就站出來讓自己娶了一個不喜歡的太子妃,自己還不能拒絕,因為她也姓薄。

即使這樣自己的位置還是不穩固,自己當初砸死吳太子劉賢的時候就想過自己要不就不干了,反正自己是個沒人疼愛的。

劉恒喜歡小兒子梁懷王劉揖,甚至于把賈誼派給了他作老師,不過好在他墜馬死了;竇漪房喜歡的又是梁王劉武。

但是自己被保下來了,當劉啟被保下來后他就堅定了自己要當皇帝的目標。

因為他看見即使自己砸死了劉賢,就劉恒一句話,就可以讓自己免于責罰,這就是皇帝的權力。

而現在的位置中除了一些不能動的之外,自己要將一些權力拿到手。

果然人是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得啊!

九月。

劉啟將太中大夫晁錯調任內史,謁者仆射陳安任五官中郎將,騎郎將竇嬰任太中大夫,門郎將郅都任左中郎將,車郎將衛綰任右中郎將……

十月。

宣室殿。

所有大臣皆在場,今日劉啟將大家召集起來是要為劉恒定廟號。

申屠嘉在大臣們的注視下站起身來。

取出早已商量好的帛書。

“陛下,臣等諫言這世上功勞沒有能大過高皇帝的,而德行沒有能大過孝文皇帝的。所以高皇帝陵廟為帝者太祖之廟,應立孝文皇帝陵廟為帝者太宗之廟;命各路諸侯各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廟;再昭告天下。”

劉啟坐于主位上,輕啟嘴唇“可!”

廟號太宗,縱觀西漢王朝只有四位皇帝得了廟號。

學府。

寧成坐于陳安對面。

陳安喝了口茶水說道“今年你就十六了,本來可以參加科舉,但因先帝的緣故今年沒有舉行,照理明年會正常舉行;你是想直接讓我舉薦為官或是通過科舉為官?”

寧成思索片刻“我想證明自己。”

看著寧成堅毅的表情,陳安笑了笑“那可以,明年你去參加吧。”

吳國會稽郡。

“太宗?哼,他劉恒也配?”劉濞嗤笑道。

應高聞言說道“大王,現在劉啟初登皇帝位,他手下的人勢必會與原來的老臣產生沖突,要不我們趁勢而起?”

劉濞聽見后則起身開始踱步,思考著應高這話的可行性。

“大王,臣認為此事尚不可行,我等少了一個名頭。”說話這人叫田祿伯,位列吳國大將軍。

聽見田祿伯這句,殿內陷入了沉寂,眾人都清楚,沒有這個由頭就相當于造反那,雖然就是準備造反;但也要做好表面工作,至少粉飾一下自己的高大。

不過很快應高就又開口道。

“大王,之前聽聞劉啟身邊的老師晁錯曾向劉恒上過奏疏,削藩,劉恒未肯,但劉啟就不一定了。”

劉濞聞言沉吟了一會兒“你是說劉啟會同意?”

“不錯,劉恒在位多年,天下相對太平,而且他與薄姬都是信奉的黃老,他們喜歡安定;但如今劉啟初登帝位,年輕氣盛,晁錯又是他老師,所以他極有可能贊同晁錯的建議。”

劉濞在腦中將應高的話及田祿伯交織在一起思考。

“大王你的封地乃是高皇帝所定,他劉啟又有什么資格來削藩?”

確實這么多年都等下來了,再等幾年又何妨?

正月初四。

很快就迎來了新的一年,而這新的一年陳安等人都擁有了不同的身份。

陳府也迎來了一位客人。

書房內。

陳安與竇嬰相對而坐。

“表兄今日前來是為了晁錯一事吧?”

“不錯,幾月前我曾與你說過,現如今陛下登基,我們的立場也需要劃明了。”

竇嬰此時的模樣在陳安看來就是一副要決出生死的樣子。

陳安笑了笑“表兄,要是我說這次我站晁錯這邊呢?”

竇嬰愣了下“唔?你什么意思。”

“我在想,晁錯身為陛下的老師,陛下肯定是更加信任于他;再者現在我們這邊的勢力太大了。”

竇嬰沉思了一會兒就明白了。

確實如此,以前劉啟沒有登位,大家都要統一戰線。現在劉啟登位后,開始大肆提拔自己親信,但親信之間也是有派別的。

晁錯一直以來不擇手段的拍劉恒和劉啟的馬屁得罪了許多大臣,但就憑這一點,劉啟就必須要拉攏晁錯。

因為另一方,以申屠嘉為首,通過陳安為紐帶連同了郎中令、廷尉、中尉、衛尉,三公九卿在不設太尉的情況下占了四席,加上一個不弱于九卿的中尉。

郎中令掌管劉啟身邊近臣侍衛,衛尉掌管南軍也就是禁衛,中尉再管著北軍以及整個長安的治安,相當于此時整個長安城的軍隊都掌握在了這邊。

現在晁錯那邊只有他和剛調任太仆的董赤,宗正劉禮也算半個,奉常昌閭也算半個,因為這倆的職權沒有戰斗力,只是頂著九卿的名頭。

竇嬰又沉思了許久,開口問道“那你準備怎么做?”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