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前線急報之后,郭繼恩便命軍隊星夜開拔,于兩日后抵達滹沱河南岸的燕州軍軍營。這兩日向祖才、楊運鵬都嚴守營壘不出,并州軍則分兵一半防備這路燕州援軍,另一半兵馬依然輪番攻打常山府城。他們甚至已經造出了投石機,向城頭上轟擊石塊。然后士兵繼續向城門發起沖擊,周恒見門洞之內已經聚集了不少敵軍,便再次吩咐打開城門,并州士卒們歡呼著沖了進來,卻掉進了早已挖好的大坑之中,死傷無數。
盧知守雖然惱怒,卻也并不焦急:“常山要緊之地,那郭繼恩既已料知咱們會來攻打,定然派遣得力大將來守此城。只要咱們打退援軍,則常山城破,遲早之事也。”
并州軍行軍長史劉武民點頭贊同道:“斥候來報燕州軍第三撥萬余人馬已經趕至滹沱河南岸軍營。想必敵之精銳已經畢集于此。若戰事久拖不決,則魏王必定乘虛而入。是以下官料想,郭繼恩引兵來戰,只在這兩日!”
“不論是盧家,還是咱們,都迫切希望此戰能夠速決。”燕州軍大營之內,郭繼恩召集眾將,聚攏在輿圖前面分析道,“誰也不希望戰事拖延日久,以致朝廷介入。所以咱們明日出營搦戰,并州軍一定會應戰。勝負,只在明日。”
向祖才憂慮道:“晉陽兵頗耐苦戰,咱們明日未必一定能贏。”段西龍也道:“統領帶來了三個師總計不過三萬兵馬,并州軍多出咱們一倍,明日若是決戰,咱們甚是艱難。”
“周恒在常山城內,定有布置,咱們馬上遣人趁夜入城傳訊,告訴他咱們與敵決戰。教他相機行事。”郭繼恩盯著輿圖,用手在帛圖上比劃著,“喬定忠?”
“卑職在!”
“中軍甲師甲旅,連夜隨我渡河,咱們到滹沱河北面去!”朱斌榮、向祖才、王慶來聞言,俱都大驚失色:“統領萬萬不可!”郭繼恩忙抬手示意諸將稍安勿躁:“明日勝負在此一舉,我必得親自領兵前去,方有成算。都不要勸了,王慶來,你領著親衛營隨我一道出發。”
臨出發之前,郭繼恩又往醫護營去看望傷兵,向祖才對他感慨道:“楊點檢所率之中軍乙師,醫護官兒極多,每團每營皆有十余名,是以救治十分迅速。往后其他各師,亦得照此多收些醫護官來。有些士卒,哪怕早救治一刻,都能搶回一條命,或者重傷變成輕傷,往后重回哨伍,或是返鄉耕田,亦可無妨。”
“這些醫護官嗎,有的是從士卒之中選任的,有的是從外面搶來的。”郭繼恩笑了笑,“不過向點檢說得對,往后這醫護營,每師每旅都得設置。”
“藥品,還有藥品也得備足,不能短缺。”醫護官手臂上都纏著一塊紅布,當下便有一名面相俊秀的年輕醫護官起身道,“止血、清熱之藥,還須得多備。”
郭繼恩瞧了一眼醫護官的臂章:“竟然是瞿賢智瞿醫正?嗯,這些東西你都寫下來,交給楊點檢和朱師監即可。”
他們走出了醫護營,瞧見身形瘦高的朱斌榮正在和士卒們一起擺弄拒馬槍。“這個也是個閑不下來的實誠漢子。”向祖才搖頭道。
郭繼恩連夜遣段克峰快馬入常山城,將明日出營搦戰之事告知周恒:“制將軍言道,周點檢必有應對之策,明日兩軍決戰之時,便由周點檢相機行事。”
周恒打量段克峰,心下暗贊,于是點頭道:“好,多謝這位協尉官趕來報信,我已有計較,便請趕回軍營,告知統領,明日只管出營邀戰!”
段克峰心下也覺得納罕,這周恒瞧著亦不過二十一二歲年紀,面對如此艱險局勢,竟然鎮定如斯,難怪統領這般器重。周恒見他偷瞧自己,便問道:“可是統領還有什么囑咐?”
段克峰忙抱拳道:“沒有了,小的這就趕回軍營去也。”
段克峰離去之后,周恒立即命令斥候營副營管施懷義由一哨騎兵護衛,連夜趕往常山城西南面的封龍山,賀廷玉領著后軍乙師乙旅的官兵從土門關撤下來之后,便躲入了這片山中,如今近三千兵馬都聚集在山中一處叫做蒼巖山的村寨里。
施懷義等人趕到此處,已經是午夜子時。身形瘦小的賀廷玉看過周恒寫來的書信之后兩眼精光四射,他將書信燒掉:“咱們這就叫同袍們都起來,連夜趕路。”
他想了想又問施懷義:“你是與我一道趕過去,還是返回常山?”施懷義笑道:“卑職自從宣化之時便一直是營管的副將,周點檢叫我來傳訊,自然是教我跟隨著你。”
自從燕州援軍趕到,盧知守便命令軍隊在土門關東面十里處扎營,可同時應對援軍和常山城池兩處。四月廿七日一大早,便有軍士急忙往中軍大帳來報,說是燕州軍兵馬已經出了營壘,往西面趕了過來。
盧知守已經四十八歲,一張狹長的臉上滿是困惑之色:“這么快出來搦戰了?”
跟著報訊軍士一塊進來的劉武民忙道:“燕州軍雖然兵少,戰力卻不可小覷。郭繼恩料想已親至大營,是以傾巢而出,希求一戰勝之也。”
盧知守連忙穿衣披甲:“如此最好!所謂滅此朝食,將燕州軍主力一舉擊潰,則常山輕易可破。然后大軍北進燕都,大事可速定也。”
劉武民提醒道:“前日一戰,足見燕州軍十分悍勇,咱們萬不可輕視,當多集兵馬,務求一戰成功。”
“長史所言極是。咱們當盡遣主力,以求萬全之功。”盧知守已經裝束停當,見盧知進也已經趕來,便問道:“常山守軍也已出城與援軍合兵一處了么?”
盧知進搖頭道:“城內全無動靜。”
“這倒有些奇了!”盧知守沉吟道,“這個叫周恒的守將,倒是持重果決之人,一心只以常山為要。他既不出城,咱們便分兵城外列陣看守即可。”
于是兩兄弟合議之下,由盧知進領兵一萬四千,于常山城西北面列陣以待。若常山守軍出城參戰,則立即予以攔截。盧知守則自率四萬余精銳立即出營,趕往東北面與燕州軍主力決一死戰。
并州軍急忙出營,列隊整齊,然后向東北方向進軍。很快就瞧見燕州軍主力已經在一個叫做大河村的村莊南面列陣待敵。近三萬兵馬列成左中右三陣,中軍陣后大纛迎風飄舞,幾個將官模樣的人騎馬立在大纛之下。而敵陣的背后,便是自西北向東蜿蜒流去的滹沱河。
常山北面,是大片的平原,除了農田、樹林和村莊,連一座小山包也無。盧知守只得由劉武民陪同著踏上一處小土坡,手搭涼棚,盡力向東北面張望,“這個是真正的背水一戰哪。”他神情凝重說道。
劉武民覺得這話有些不妥,當年韓信背水一戰,可不就是在這常山么!可是他沒敢吭聲。
旭日已經東升,氣溫漸高,并州軍驍將彭天虎焦躁打馬至盧知守前面道:“主公為何還不下令!我軍人數遠勝于敵,當一鼓作氣,將其殄滅之也!”
“好,”盧知守大聲喝道,“曉諭各部,擂鼓進兵!”
對面戰陣,楊運鵬自左軍陣前,打馬向中軍右軍陣前飛奔,他一路囑咐各隊監營監:“你們大多是跟隨統領多年的老卒,如今身為軍紀官兒,務必沖鋒在前,以為同伴表率!都給我記牢了!”
這些隊監營監紛紛應道:“楊點檢只管放心!我等必定奮勇向前,決不后退。”
楊運鵬策馬回到本陣,轉頭望去,但見對面一大片土黃色軍袍的并州兵,大聲喊著號子,踏步列隊,已經逼近。
中軍陣前,巡檢魏仁廣已經按捺不住,大聲喝道:“放箭!”于是各隊監令旗揮舞,弓弩手們兩翼展開,以木弩羽箭率先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