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開元盛世  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奮斗在開元盛世 | 歪嘴椒   作者:歪嘴椒  書名:奮斗在開元盛世  更新時間:2021-04-06
 
如今的高明,可不是當初在金鑾殿上報信的少年了,年過弱冠,獲字“光卿”,進士及第,入仕三年,要是真提起來,也是國朝首屈一指的“親年才俊”了。

尤其原本狹長的雙眼,還老愛學者謝直微微瞇起來,再把臉這么一板,在威福自用的同時,由內而外地散發著一股生人勿進的氣息。

不過呢,高明每次回到平康坊,看著進奏院的這個牌匾,就是滿臉的嫌棄。

倒不是“進奏院”三個字沖了他的肺管子。

進奏院這種機構吧,相當于后世的“駐京辦”,只要是官封節度使、防御使、營田使這類專門使職,并且有資格開府建衙的“節帥、德帥”,都有資格在西京長安或者東都洛陽設立一個,其主要的作用是三個:

一來,各地的節度使、防御使,包括謝直這樣獨特的鹽鐵使,每年都要上報治下的具體情況,到了長安,得有地方落腳。

按照朝廷的規定,每一年的十月十五,各地節帥、德帥,都要齊聚京都,然后在東月初一,參加大朝會之后,具體向朝廷上報情況。

這個程序,還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冬集”。

不過呢,大唐幅員遼闊,設置節度使、防御使的地點,一般都是在邊疆,真要是每一年都跑上這么一趟,天天也不用干啥正事了,全剩下趕路了,所以呢,朝廷根據實際的情況,要求各地節度使、防御使四年一來就行,其他的時間,派來使節覲見匯報即可。

無論是節度使親至,還是委派使者,到了長安城,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完事情的,參加大朝會是一方面,匯報情況是另一方面,可別忘了,不是說你匯報完了就能直接回家了,還得等著朝廷那邊的審核結果呢,這一來二去的,稍微一耽誤,差不多就得過年見了

這么一算,從十月十五之前抵達長安,到年前年后,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就讓這幫節度使住客棧,也有點不像話啊

怎么辦

朝廷下令,允許節度使在長安城內置辦房產,以為落腳便宜。

二來,各路節帥、德帥,要向朝廷匯報什么緊急的消息,僅僅憑借公文,怕是講述不清,也需要在長安這邊設置一個專門的機構,有專人負責,好在上報消息的時候,方便將公文上不方便說的事情,給說清楚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進奏院名稱之中的“進奏”二字,就是從這個職能演化來的。

三來,向各路“節帥、德帥”傳遞朝廷的消息。

這些消息呢,包括朝廷的官方消息,以及進奏院一眾人等私下里,通過或正規或不正規的途徑,打聽出來的消息。

說是情報機構吧,不合適,畢竟朝廷和各路節帥、德帥,跟朝廷之間,并不是敵人,沒有那種劍拔弩張的態勢,至少在開元、天寶年間,是這樣的。

不過呢,進奏院,也確實承擔著為自家節帥、德帥打探消息的重責。

總之呢,進奏院就是聯系各路節帥、德帥和朝廷之間的紐帶,很是重要。

事實上,不僅僅淮南節度使在長安設置了進奏院,基本上每一個擁有使職的官員,都在長安城設置了進奏院,區別,只在規模大小而已。

前文提到的天子給安祿山的賜宅,嚴格來講,并不是李老三給安祿山的私宅,而是天子賜給幽州節度使的宅院,讓他當做幽州節度使在長安的進奏院的,只不過被安祿山這貨倒騰成自己的了。

要不然的話,天子下令滿朝文武前去恭賀,也沒有個理由啊,總不能說,我就喜歡安祿山這個胖子,今天他搬家,你們都是我的臣子,替我去熱鬧熱鬧這也不像個天子的說法啊

如果這是幽州節度使的進奏院,這話就好說多了,起碼進奏院也是個半官方的機構啊,滿朝文武去恭祝安祿山搬家,不像話,但是去祝賀幽州節度使進奏院落成,這個就沒毛病了吧

所以,進奏院這種機構雖然出現的時間不長,不過十幾二十年而已,但是也已經被朝野上下所接受。

高明就算是脾氣再大,也不能對“進奏院”本身有啥意見。

讓他真正不痛快的,是淮南節度使、天下鹽鐵使、海疆防御使進奏院,所選擇的位置。

平康坊!

這是個正經機構應該待的地方嗎!

你見過誰家正經半官方機構,開在紅燈區的!

事實上,當初自家師父謝三郎還僅僅是天下鹽鐵使的時候,準備在長安城設置進奏院,專門負責此事的謝二胖子,跑來長安城之后,都沒跟謝三郎商量,直接就把平康坊的南曲給盤下來了,等謝直知道消息的時候,“天下鹽鐵使進奏院”的牌匾都掛上了!

長安城,一片大嘩,所有人都拿“天下鹽鐵使”當做笑話看。

就這,謝二胖子還有理呢,進奏院那幾個只能,什么給節度使落腳,還是向朝廷進奏本章,只要是在長安城中,在哪不行在哪都耽誤不了事情,但是第三個職能,打探消息呢,自然距離消息集散地越近越好!

長安城中的消息集散地,在哪

自然是平康坊!

所以,把天下鹽鐵使的進奏院,安排在平康坊,一點毛病都沒有!

據說消息傳回揚州,謝三郎也是半晌無語,最終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認了,不代表就高興。

謝直高興不高興,高明不知道,反正他是不高興!

可是,謝二胖子畢竟是謝直的二哥,他高明見面了,必須也得以“二伯父”相稱,想讓他說點什么,還真是不方便。

怎么辦

高明也無奈,最多“潔身自好”而已!

事實上,高明于天寶六載來到長安應試,中進士、考制科,選官校書郎,調任監察御史,在長安城,足足生活了四五年的時間,進了平康坊之后,除了到進奏院居住之外,愣是一次花酒都沒喝過!

到了最后,謝二胖子甚至直言不諱地問他,你小子不會是有啥病吧

你說,高明能對這處進奏院有啥好看法

且不說高明暗自生氣,進奏院的門口,也有看門的,小智,謝家部曲的謝智的獨子,如今也長大成人,得了謝三郎的安排,到長安進奏院看門護院來了。

小智一見是高明,趕緊迎了上來。

“少爺回來了一路辛苦,二爺和舅爺正等著您呢”

少爺!

這就是高明如今在謝家的身份地位。

作為謝直的開山大弟子,作為曾經在金鑾殿上直面天子和政事堂相公的高明,高明就是謝家的第四代,除了生前不入排行、死后不入祠堂之外,他在謝家的待遇,跟謝方家老大謝文,謝直家老二謝斌,老三謝斐、謝正家老四謝斑,完全一樣,都是以“少爺”為稱呼,甚至謝家進學了的第四代子弟,直接稱呼高明為“大師兄”,

總之,一句話,高明不是謝家人,卻勝似謝家人。

高明下馬之后,沖著小智一笑,將戰馬的韁繩遞了過去,隨后就回了自己的院落,簡單洗漱,然后換了一身居家的便裝,來到了進奏院的中院二廳。

“見過二伯父,見過舅舅。”

二伯父,自然是謝正。

謝二胖子自從謝三郎當上天下鹽鐵使,有了開府建衙的權力之后,徹底放棄了入朝出仕的想法,直言不諱地告訴謝直,都是一家人,我不幫你誰幫你,你現在不是能開府建衙了嗎,我就直接進你的幕府,反正給你干活,你總虧待不了我,總比給朝廷干活好,還得天天防著這個小心那個的,太累。x

謝直也沒轍,不同意還真不行。

血親的二哥不說,關鍵是謝二胖子中了進士之后,一心悠游,根本沒有靠制科的打算,就算是二叔謝璞動了家法,人家也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他這種情況,按照朝廷的規定,必須要在中進士四年之后才有資格選官入仕,謝二胖子說這句話的時候,還有足足三年的時間呢,總不能就看著他這么把三年時間荒廢了了吧與其讓他滿世界喝酒,還真不如在鹽鐵使幕府之中給他找一個合適的位置。

謝直無奈之后,最后給了謝二胖子一個“天下鹽鐵使幕府推官”的職務,專門負責坐鎮長安進奏院,成為朝廷和天下鹽鐵使幕府之間的聯系紐帶。

你還真別說,謝二胖子干別的,還真顯現不出好了,但是在長安城打探消息、維護關系,還真干得有聲有色的,從開元二十四年建立進奏院以后,到今天,天寶十一載,仔細算算一十六年了,到真是一點紕漏都沒出。

到了最后,謝二胖子也徹底絕了入仕的想法,就這么別的了,成全他就是了,再說了,人家謝胖子雖然有點好逸惡勞,但是在坐鎮進奏院這方面,也干得不錯不是。

至于高明口中的“舅舅”,卻不是別人,正是杜甫。

這個稱呼,高明是跟著謝直的兩位小公子一起叫的。

沒錯,謝直的正妻,正是杜甫的表妹,河東裴家的那位裴美娘。

謝直開元二十三年離開了洛陽城后,與開元二十四年,由謝家老爺子謝順下令,二叔謝璞親自出面,請尚書省右丞嚴挺之出面做媒,想河東裴家提親,為謝三郎,求娶裴家嫡女裴美娘,裴家當場答應,走過六禮之后,與開元二十四年,正式完婚,仔細算來,兩人成婚也有十五六年的時間了,兩人完婚之后,琴瑟和諧,一共養育了兩名小公子,大的名叫謝斌,小的小謝斐,分別在謝家第四代之中,排名第二和第一句,在謝直迎娶了裴美娘之后,時隔半年,也將洛陽北市田記金銀鋪的田瑾姑娘納入房中,到了今天,也給謝三郎養育了一名聰明伶俐的小姑娘,名叫謝伊娘這么說起來,如今的謝三郎,也算是兒女雙全的人了。

說回杜甫,他既然是謝直正妻裴美娘的表哥,又和謝直是多年的好友,自然和謝家人非常親近,事實上,謝家下一輩里面,謝斌和謝斐直接就稱呼他為“舅舅”,叫起來,比叫河東裴家人還要親近,至于高明,自然也是如此稱呼他。

事實上,杜甫不單單在私人關系上,和謝家人近親,在公務關系上,也和謝家人親近,他也謝二胖子一樣,沒有入仕朝廷,反而加入了謝直領銜的“天下鹽鐵使幕府”,被“謝直謝使君”,任命為“天下鹽鐵使使府孔目官”,跟謝正一起,坐鎮長安進奏院。

說白了,人家杜甫,對于謝家人來說,乃是從里到外的“自己人”,親近關系,估計也就比高明這樣從小在謝家長大的“三郎首徒”差點,還有限。

“小明回來了

差事還順利吧

聽說你回程的時候,特意繞道去了趟揚州

怎么樣家里一切尚好

老太爺、老太太還好

你二爺爺還好

你師父還好”

高明聞言,趕緊正色回答。

“差事很順利,不過是南海的太守貪瀆而已,光卿此去,有我師父的名頭在,他們不敢出什么幺蛾子

家中一切尚好!

老太爺,老太太,年歲雖然大了,身體很是不錯,尤其揚州地屬淮南,比關中溫潤,也比老家汜水要好的多,又有二爺爺和我師父的盡心照料,一切安好

二爺爺,我師父都好!”

謝二胖子和高明所說的“老太爺和老太太”,正是謝順老爺子和薛氏老太太。

那是開元二十四年謝直大婚,以“身負皇命,不得擅離揚州”為由,一力攛掇老爺子和老太太南下揚州,謝老爺子也沒注意這是個“計謀”,就考慮這謝三郎大婚,他爹娘又都不在了,他和薛老太太這對祖父祖母要是也不在,實在有點不好看,就帶著薛老太太去了揚州。

結果,參加完婚禮,謝直可就不讓他們走了!

回老家!門也沒有啊!

咱也不說當時謝直如何說服地謝老爺子老兩口,反正謝老爺子和薛老太太,等于是被謝三郎半強迫地留在了揚州。

不但如此,在謝直有意的運作、謝老爺子的默認之下,汜水謝家,慢慢地向揚州進行整體搬遷。

到了開元二十六年之后,謝家在汜水縣,就留下了一處老宅,請謝直的舅舅,牛驛長代為照看,其他謝家人,除了謝直大哥在隴右,二哥在長安,剩下的,包括所有謝家部曲,全部齊聚揚州,就連謝直二叔謝璞,都沒跑了,直接也被謝直摁在了揚州城。

現在說謝家是汜水謝家,還不如說是揚州謝家,更貼合實際。

故此,謝正聽了高明回了一趟揚州城,自然要問問家中常備的情況。

如今聽了,一切安好,自然不用多言。

“既然如此,就入席吧”

高明領命,入席吃喝,他知道,這是謝正和杜甫特意給他張羅的接風宴,只不過長輩給晚輩接風,不必把話說得那么明白而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杜甫一樂。

“你這孩子,跟你師父學什么不好,非學他天天板著臉、瞇著眼挺好一孩子,看著跟老頭子一樣,你就不會笑一笑”x

防采集自動加載失敗,點擊模式,請安裝最新版瀏覽器!aoncickdividdiv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