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林玉潔的話,李思佩哼了聲,但心里的委屈慢慢消失不見蹤影了,她對自家娘一開始是有氣的,可慢慢的她懂得自家娘都是為了自己好,可性子放在那,她也改不了,而且她也怕娘還在生自己的氣,沒原諒她,她就退縮了,當然最怕的是自己妾侍的身份會讓娘一次次的傷心難過,她就不敢聯系了。
“我這不是怕您傷心,哪敢給您傷口上撒鹽。”李思佩低聲說道。
“哼,所以就不聯系了。”林玉潔氣憤道,“沒良心的丫頭,還好清湛一直跟我們聯系,讓我們能知道你們的消息,不然看我不揍你。”
李思佩驚訝的抬頭,先是看了林玉潔,然后轉頭看了眼花清湛,眼中的淚花又涌出了,“阿湛,你……你怎么都沒跟我說,我都不知道。”
花清湛見李思佩這般感動,心里疼惜著,摸了摸李思佩的發頂溫柔道,“我這不是怕你難過嘛,明明有娘家人卻不能來往。”
李思佩淚眼婆娑,投入花清湛的懷里放聲大哭,“阿湛,我以后能同娘家人來往了。”
李思佩這算是喜極而泣了,李茂成和林玉潔一家子聽了自家閨女的話,也都抹了眼淚。
“小妹,這是大喜事,還是雙喜臨門,可不興還哭鼻子的。”李思才動容道。
李思佩哭了會兒,情緒逐漸穩定下來了,堅定的點頭,“嗯,大哥,我知道。”
“好了,你們婦人一同去說話,我們好好招待清湛,早飯可用過了?今日家里做了灌湯蝦包,很鮮美的。”李茂成親切問自己新上任的女婿。
“娘,你看爹爹,他這有女婿萬事足的樣子,我覺得自己就是多余的。”李思佩“嫉妒”道。
“理他們做什么,娘那有更好的東西。”林玉潔挽著李思佩高高興興的回自己的院落了,倆兒媳有眼色的沒跟著去,這么多年,母女倆得有多少話要說,更何況她們兩個在,讓她們怎么說心里話,倆妯娌笑著一同回了自己的房間。
“早飯吃了什么?廚房里溫著燕窩呢,娘讓人給你盛一碗來。”林玉潔笑著說道。
“娘,我剛剛就是開個玩笑,我吃的飽飽的出的門。”李思佩難得孩子氣道,“婆母待我很好,燕窩那些就從沒短了我的。”
“那就好,那就好。”林玉潔高興道。
林玉潔認真問道,“是因為你有了身子,所以才把你扶正的嗎?”
其實問出這話林玉潔自己都沒什么底氣,畢竟花清湛是已經有嫡長子的人,英國公府并不需要自家閨女傳宗接代,按理是不可能因為這個就把人扶正的,更何況,如果呂府知道了,更加不可能松口。
“不是。”李思佩搖了搖頭,然后把事情的起因經過說了一遍。
林玉潔聽了很是感慨,“沒想到你跟你小姑子竟然還有這樣的緣分。”
“現在英國公府的中饋你婆母接手過來了嗎?”林玉潔問道。
“嗯。”李思佩點頭道。
“那你以后是要撐起英國公府的,得跟在你婆母身后好好學學,我們李家是小門小戶,還是商戶,娘也沒什么能幫到你的。”林玉潔嘆了口氣,摸了摸李思佩的發頂,“當長房的長媳也是辛苦的。”
“娘,我不怕,我會努力學的,現在婆母處理事情都會遣人去叫我一起旁聽,從最基礎的開始教起。”李思佩笑著說道。
林玉潔緩了神情,“你婆母是個好的,以后好好孝順。”
“嗯,我會的。”
“你小姑子也是個難得的,還跟你這般好,以后她是要嫁人的,她出嫁后需要娘家撐腰的,你也得做好了。”林玉潔說道,“就像我們李家,雖然沒什么能力,但也會盡全力給你撐腰的。”
李思佩紅了眼睛,認真點頭。
“以前沒機會給你,現在終于能給了,你的嫁妝娘早早就開始準備起來的,這些年一直都有添置,雖然沒有十里紅妝,但也能讓你衣食無憂,腰桿子硬朗了。”林玉潔溫和笑道,“家里雖然沒什么權勢,但錢財還是豐厚的,你的那份少不了的。”
李思佩點了點頭,“謝謝娘,其實之前回京前,婆母的嫁妝里,原本給阿湛的那一小部分,也給了我,應該是阿湛跟婆母提了,反正是要給我們夫妻的,就提早給了,現在女兒手里也有些呢。”
林玉潔臉上的神情越發柔和了,“清湛真的是個好的,娘現在知道當初你那般堅持的原因了,我的女兒眼睛是雪亮的,給自己找了個那般好的夫婿,還有那般好的婆家。”
李思佩不好意思的低了頭,“其實當初也是有些被沖昏了頭腦的,畢竟那時對阿湛還沒有這般了解,但女兒一心投進去了,女兒很愛阿湛,所以才那般執著。”
“好,清湛這些年來的付出娘都是看在眼里的,那樣家世的人家能像清湛這般的實在太少太少,也是你公婆會教養孩子,做了好的榜樣。”林玉潔真摯道。
林玉潔和李思佩母女倆一如當初的親近,親母女哪有隔夜仇,這廂在正廳里的李茂成和花清湛等人就平淡了些,畢竟男子也不是那種會說感人話的。
李茂成對花清湛本就一直很滿意,現在自己也算是正名了,妥妥的老丈人了,但相處還是一如既往的熟稔。
花清湛和李思佩去的時候只有兩輛馬車,一輛夫妻倆坐,另一輛是下人的,可從李宅出發回英國公府后,那馬車身后跟了長長的隊伍,有馬匹拉著箱子的,也有下人挑著擔的,箱子和擔子上都貼了大紅色喜字的。
林玉潔這份給閨女的嫁妝真的存了許久了,每日都讓下人去庫房擦洗箱子,確保嶄新,紅木的箱子在太陽下熠熠生輝,一如自家閨女以后璀璨的人生般。
李思佩從李宅回來,帶回了六十八擔嫁妝,這事也就半個時辰的功夫,整個英國公府就沒有不知道的人,甚至在街上看到過的人也議論紛紛,幾日后,全京城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