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正國天都標準時間,3月16日下午4點55分。
月球,怒海月背基地。
位于月背怒海一處平穩區的月球基地,最初建立于二十七年前的航天黃金時代,那時,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進行航天競賽,爭先恐后地發射火箭和衛星,唯恐在未來被他人率先掌握先機,落后于時代。
但即便是科技已經發達到足夠將人送往火星,在月面建設常駐研究人員的基地,所需要的資源和技術還是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在某一屆正國年終大會上,中央委員會在得知航空總局計劃所需的經費數量后,便直接一口回絕了該申請。
可是,于月球建立基地的好處又極其顯而易見——無論是眾所周知的氦三,亦或是在低重力情況下建設的下一代宇航裝置,都值得一個國家為此付出。
所以使用智能機器人,通過長達十年以上的緩慢工程,代替人類,在月球上建設基地,便成為了那個時代中正國對月球開發計劃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二十七年過去,如今的月球上除卻月面上的眾多各國研究站外,哪怕是月背也有著大量簡易的基地設施,而因為月背各類外星飛船的存在,月背基地大多都位于飛船遺骸群周邊,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也能在保證,駐扎人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前往研究地點。
如今,達成了‘收服連禱會’‘覆滅降靈會’‘抹殺新黎明結社’三大成就,完成‘三大神秘組織滿貫’,拿到地球Online白金獎杯的蘇晝蘇教授。
正在怒海基地中,興致勃勃地養殖水藻。
怒海基地,是一個呈現倒置碟形的金屬建筑,有超過二十只各類型的智能機器在其中運作,對該基地進行擴張和維修作業。該基地由眾多智能機器拆解登月梭和自身零件構成,起初并不具備內部生態循環,只能作為月背探索器械充能和自我修復的場所。
不過,在數年前,提前為靈氣復蘇做好準備的正國官,連續發射多枚火箭,其中裝載的各類資源,令智能機械大大增加了怒海基地的完成度,所以當蘇晝等人入駐之時,怒海基地已經是一個可以供應五人左右團隊定居三十日左右的中型基地,只是因為食物原因,這個時間基本就是極限。
但這個問題,如今也即將被解決。
能看見,在乳白色的大棚中,某青年以水助,控制棚內眾多獨立水柜內的水流,檢測水質,確定其中的水藻是否在正常成長,而極其厚實的棚膜具備自動過濾強光射線的功能,與外界環境隔絕的同時,也能保證棚內氣溫。
雖然話鋒一轉,直接就從航天展望變成農業相關,但想必這轉折對正國人來說已經非常熟悉,習以為常。
至于為何養殖水藻,答案也很簡單,因為為了日后持續不斷地對外星飛船遺骸進行研究和破解,怒海基地的擴大化,保證其生態循環這兩點,是絕對有必要的——智能機器和其他航天員雖然一樣可以辦到這一點,但是速度實在是太慢,有蘇晝這個可以隨意在月球行走的超凡者出力,完全可以提前數年時間完成準備工作。
雖然說比起水藻,蘇晝更想要種土豆,但說起效率和生存能力,在這溫差極大,沒有任何大氣保護和有著大量宇宙射線的月球,果然還是海藻更勝一籌,固然藻類營養劑一點也不好吃,但起碼能供應人體營養所需。
“還行,至少基礎打得不錯。”
環視一圈已經長滿墨綠色水藻的水柜,對于自己的勞動成果,蘇晝很是滿意:“等到農業部相關的那些超凡者來月球后,就可以更進一步的擴展月球生態圈了——當初和周不易談了半天,結果是我比他先上月球,想來也是頗為唏噓。”
歸根結底,蘇晝并非是專業的植物系修行者,更不是德魯伊,能快速催化農作物成長,讓他在月球建設一個養殖大棚沒問題,讓他真的去養水藻種土豆,還是不太專業。
距離斬殺不知名軟泥怪這件事,已經過去三天,正國的第二波登月火箭也即將到來。
而蘇晝在這三天內,除卻養水藻之外,也收集了不少外星飛船的外殼樣本,以及拍攝和用靈力感應的內部器材結構圖,準備將其帶回地球。
而在這三天內,他們也重新回到核爆現場,確定了那名為‘修格軍工復合體’的外星勢力飛船,的確已經完全沉默,沒有任何重新發出靈力信標的趨勢。
那時,蘇晝嘖嘖兩聲:“當初的仙神,在其他外星人眼中,恐怕也是宇宙中的洪水猛獸吧。”
“的確。”白驚濤頗為認可的點了點頭,他環視著充斥整個視野的外星飛船遺跡,不禁頗為感慨:“你瞧瞧,單單就這么一片,就又上百艘飛船遺骸……當初到底有多少文明的探索艦,在咱們這里丟失了訊號。”
“也難怪他們把咱們這里視作禁區,換我想,我也覺得太可怕了。”
白驚濤感慨,而顧耀羅則是擔憂:“但是,也未必所有外星人都會害怕——也不知道他們什么時候會過來……而我們可沒有當初仙神那么強大!”
“放寬點心吧。”而蘇晝卻是并不怎么憂慮:“靈氣復蘇是全宇宙范疇的,我們因為靈氣復蘇動蕩了一段時間,外星人也不會例外,指不定現在還正發愁,哪來的時間找惡名在外的我們麻煩?”
但是話畢,蘇晝又話鋒一轉,他聳了聳肩:“不過,你的擔憂,卻也不無道理,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要盡快從外星飛船中,獲取可以讓人類進入太空的知識。”
除卻完成這些本來就在預定內的任務外,作為靈氣復蘇后的第一波登月者,蘇晝也確定了,如今的月球也完成了‘靈化’,月球上的月壤具備奇特的靈氣耐受性,可以同時容納多種不同,甚至互相沖突類型的靈氣,是一種相當不錯的煉器材料。
而仍在和核爆現場徘徊的些許不定形者,在這段時間內,也被蘇晝取回進行解析。
至于不定形者的本質,也正如蘇晝所想——這是一種極其精密,異常特殊的納米級仿生機器,它在靈氣的催動下,可以適應絕大部分星球的環境,也可以創造模擬出各類生存環境,是一種生命力極其頑強,近乎于不死的人工生命。
雖然蘇晝很清楚,倘若能將制造不定形者的技術解析,那么地球一方,無論是生物科技,微型機械技術還是外星殖民技術,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定形者中蘊含的技術秘密倘若被正國一方完全解讀,那么進入太空時代簡直指日可待。
2017年,正國天都標準時間,3月16日,晚9點10分。
第二批登月人員已進入近月軌道,仍然位于指揮艙內的孟津與對方協調,隔空交流了相應的交接工作。
而蘇晝等人也帶著一系列的戰利品與研究素材,回到登月梭,準備前往近月軌道,與孟津對接,回到地球。
任務圓滿完成,非常完美,蘇教授!
來自航空總局的通訊中,宇圣興奮的聲音非常明顯,也由不得他不興奮——無論是探索外星飛船的任務,還是破譯外星技術取得的進步,都是他的相關領域,而倘若正國將發展中心向太空方面挪移,那么他這一系也將會得到最大的資源傾斜。
“也算是為未來探索新世界積累經驗。”
對此,蘇晝本人卻頗為平靜,他正在思索一些其他的事情:“對了,回地球后,我想要見偃圣,亦或是生圣一面,能幫我預約一下嗎。”
毫無問題。
本就是同一派系,對于宇圣來說,這不過是舉手之勞。當然,他并沒有問‘為什么蘇晝要見這兩位’,只是繼續道:回到地球后,很可能會有一系列的新聞發布會,為大眾解釋有關于外星飛船和外星人相關事宜,委員會研究后認為,相應時間由蘇教授你自己把握,想要召開發布會前,提前幾小時通知即可。
“我知道了。”
本來,這種新聞發布會是越早越好,倘若是其他宇航員的話,恐怕在隔離期都要隔空出席,但蘇晝的待遇自然不一樣,先不談作為高階超凡者,蘇晝并沒有隔離期的問題,他的自由程度,其他人也很難想象。
回歸地球的過程,平平無奇,在正國航天總局全程直播的過程中,蘇晝和其他三位航天員乘坐歸航的飛行器,朝著地球方向飛馳而去。
而就在蘇晝于月球上養海藻,建基地,撿外星飛船垃圾,解刨外星軟泥怪的時候。
地球上,有關于外星飛船的討論,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大話題。
雖然說,眾多游戲中,人類對于外星人,會因為思潮的不同而展現出不同的態度,但是在現實中,哪有什么全球統一的思潮,每個人的看法其實大多都不太一樣,有恐慌的,也有期待的,有好奇的,也有抗拒的。
而在正國航天總局的官方留言板下,相關貼目就超過三萬,各類評論更是數不勝數。
“眾所周知,正國航天總局主持直播的月背登月行動視頻里,的的確確出現了大量外星飛船的遺骸,很明顯,早就在我們明面上的歷史記載之前,它們就已經存在于那里……現在我們都知道,很可能是過去的仙神擊墜了這些外星來客,但是它們察覺我們太陽系已經多久了?”
這個問題,在相關討論區的第二個熱門貼中就有所分析,一位名為‘賽博假面騎士會不會使用電子腰帶’的網友,便極其尖銳的指出,:“不談月面上那些過于明顯的戰斗痕跡,單單從飛船遺骸周邊巖土堆積的情況來看,它們最短也在月背呆了起碼十萬年以上!”
除卻這個結論外,這位網友還列出了大量高清視頻截圖以及分析論證的過程,令人信服程度之高,令人不禁懷疑他是否是官方的托。
不管怎么說,十萬年以上的時間,的確太過長久,也大大增加了地球已經被外星人發現的可能性,這頓時便讓不少人驚恐起來。
“你們說它們會不會已經在路上了啊?要死要死要死,現在挖地下避難所還來得及嗎?!”
“謝邀,人在太陽系,剛下飛船,圈內人太多,匿了。”
“圈內人(指飛船遺骸)。”
“我還是有點懷疑真實性,兩年前才靈氣復蘇,后面又證明仙神和妖怪,甚至是異世界的存在,現在又出現外星人,這個世界原來這么熱鬧嗎?我怎么之前沒發現?”
“肯定是真的,倘若是假的,外國早就質疑了,現在全世界官方都在沉默,甚至是暗中默認推動力,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消滅人類暴政!世界屬于三亻”
“樓上的,你怎么了樓上的!”
當然,除卻這些對外星人本身議論紛紛的網友們外,還有一些心臟比較大,相較于在屏幕彼端,鍵盤之上,討論地球未來大事,更喜歡糾纏一些細節的網友們,開始對月球上某位蘇姓人士留下的戰斗痕跡,展開了事無巨細的分析。
首先,便是那明顯被一刀兩半的外星飛船遺骸,它如今已經成為蘇晝粉絲群盛傳的梗圖,甚至直接成為了一系列PS的原材料。
“吾等兄弟結義,禍福同擔,若有違背,便如此船!”
“我裂開JPG”
“我合上JPG”
“蘇海王:你的硬度,尚不如一船。”
至于為何蘇晝會在月球上和未知的敵人戰斗,如今更是在全世界各地出現了至少十幾個不同版本的猜測,其中比較知名的有月球人版,飛船中沉眠的外星人版,飛船自動防衛設施版,巨型外星怪獸版等等。
也幸虧是蘇晝明顯打贏了這一場戰斗,最后還放了一個核彈,不然的話,現在地球上的謠言和恐慌恐怕要數以幾十倍增加。
對于如此浩浩蕩蕩的輿論熱潮,全世界官方所作的,除卻在科普節目中大致講解一下相關的情況,不痛不癢的安撫幾句外,其實也并無多好的辦法。
因為,它們也不清楚,外星人的具體技術水平,以及地球應該怎么面對這個熱鬧的宇宙——是熱情,還是冷漠?民眾的想法的確是容易引導的,但是想要將已經定型了的思潮扭轉過來,卻是一件難事。
不等到真的遇到一批活的外星人,誰也沒辦法確定自己對待它們的真實心態,可真的到了那時再去確認應對步驟,也實在是太晚了一點。
所以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月球宇航員們的歸來,以及他們攜帶的‘第一手外形資料’。
2017年,3月19日。
在萬眾期待的目光中,從月球歸來的返回艙帶著長長的赤色軌跡突破大氣層,最終降落在西太平洋的海面上,而早已在周圍等候多時的回收船成功將其回收。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后,四位宇航員全部安然無恙,沒有任何意外發生,這一次登月行動,最后宣告圓滿成功。
而等待蘇晝的,便是全世界的目光,以及地球人對于地外生命存在的好奇,這么一股浩浩蕩蕩的巨大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