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當巨星  第541章 天花板

類別: 都市 | 娛樂明星 | 我不想當巨星 | 雙洞   作者:雙洞  書名:我不想當巨星  更新時間:2020-03-08
 
喜聞樂見!

春晚的各種獎項也出爐了。

一點懸念都木有!

徐乾的魔術獲得了曲藝及其他類節目一等獎。

這個獎項根本就沒人與他競爭,管你是誰,是什么人氣王,還是什么天王巨星?在春晚這個舞臺徐乾就是獨一無二的王者,管你是過江龍還是什么?都給我低調點!

小品《你好,李煥英》獲得了語言類節目一等獎。

并且徐乾還蟬聯觀眾最喜愛的春晚演員獎!

這三個獎常人得到一個都可以吹一輩子,更何況是連續獲得三個,而且還是在一屆春晚獲得三個。

這其中“春晚最喜愛的演員獎”含金量是最重的,因為它是從參加春晚所有的人中選出一個最具代表性,最受觀眾歡迎,最受春晚節目組認可,表演節目最精彩的人!

而徐乾顯然當之無愧。

若說去年還有人質疑徐乾是春晚王者的話,那么今年的春晚沒有誰敢在質疑了!

因為質疑的人臉都被徐乾給打腫了!

若徐乾還不能稱王,那還有誰有資格封王?

打nba三聯冠就可以建立一個王朝,那么徐乾也是三聯冠了,那么他為什么不可以建立一個王朝?

現在他就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許多觀眾紛紛評價:

“春晚分兩檔,徐乾一人一檔,其他人共分一檔,這還不能說明什么嗎?”

“我說句公道話,徐乾實至名歸!”

“尼瑪,徐乾一個人就把春晚最的獎項給包圓了,牛逼!非常非常牛逼!”

“徐乾一人獨得春晚三大獎項,就問一句還有誰?”

“王者得具備最強的統治力,而統治力這個東西徐乾顯然是不缺的,若徐乾不能稱之為王者,還有誰能?”

“現在說徐乾是春晚的王者,還有誰敢不服?,相信沒有人敢不服。”

“徐乾這是以一己之力鎮壓天下,所有人都比不過他,他就是最牛逼的那一個。”

“早在徐乾出現在春晚的那一刻,我就已經預料到現在這樣的局面了,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一刻,這么佩服一位藝人,徐乾就是這樣一個人,我相信在以后的遙遠歲月中,也找不到比他更加出類拔萃的人!”

“徐乾地球已經容不下你了,你去禍害別的星球吧。”

“徐乾以一己之力提高了春晚的上限!”

對于徐乾獲得這么多成就,眾多媒體自然也是不甘落后。

《徐乾蟬聯春晚最受歡迎藝人!》

《驚爆!徐乾創作小品《你好,李煥英》獲得春晚語言類節目一等獎。》

《徐乾稱王實至名歸!》

《徐乾成為最受歡迎春晚藝人!》

《徐乾再次引發魔術狂潮,促進魔術行業的積極發展!》

《徐乾成春晚最大贏家,再次收割超高人氣!》

《春晚打不破的神話只有一個,那就是徐乾!》

這一屆春晚成功了,徐乾再次用作品加深了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以及印象,他本人的作品數量再次增多。

傳奇可以謝幕,信仰可以終結,唯有作品才能隨著時代傳承下去。

擁有作品的人才能夠名留青史,其他的那些沒有作品的人終究會因為沒有內涵等原因而被時代拋棄!

徐乾現在也算是作品等身了,將來哪怕他老了,顏值不在了,他也不會被人們忘記,人們會記住他的神話,記住他存在的意義!

他不要做流星,只璀璨一時!

他要做太陽,永不墜落,永遠的散發光和熱!

小品奠基人之一的于老也評論了《你好李煥英》這個小品,他的許多觀點得到了大眾的認可!

“許多人都說語言類節目好像沒有以前好看了!”

“現在的語言類節目,確實不如以前的好看。”

“以前大家都說是缺了諷刺,可是今年許多小品和相聲都加了諷刺,卻也只收獲掌聲寥寥!”

“以前大家都說,是幾個非凡的喜劇演員離開了,然而說實在的,馮大師,黃大師等人以前都給出過精彩的演出。對比他們早年的表演功力,這些年似乎也沒見怎么退步。”

“如果說良心點,他們這些年似乎也沒有什么退步,依舊展現了高超的功力,那為什么他們沒有以前搞笑呢?”

難道大腕兒們都集體越演越回去了?怕也未必吧。

直到我今年看了《你好,李煥英》我才找到了原因!

記得有這樣一句臺詞:原來你是備胎呀!

這句臺詞本身并沒那么好笑……吧?

但為什么大家想起來就笑呢?甚至,看見題圖這個,就笑了呢?

近些年的語言類節目,并不缺漂亮的涮人詞,蔡大師年復一年更新不止的毒舌語錄;馮大師俏皮不止的流行語,都很妙,當時說出來,好玩,有趣。

但何以無法成為“原來你是備胎”這樣的句子?

換個比方。

馬三立先生的“逗你玩兒”這句話,本身有什么好笑呢?“撓撓”倆字,本身有什么好笑呢?

普通逗樂,是人身攻擊!

高一點的逗樂,是自嘲,耍萌耍賤,都算。

再高一點的,是以自嘲的方式嘲弄別人。

最后這個,是要設情節的。

那些本身不好笑的臺詞,所以在我們記憶里那么好笑,是因為處身于情境中。有前因后果。矛盾集中爆發!

這些話的好笑之處,依然是當時的情節,立人物,講故事,到一個矛盾點,反差來了,大家哈哈笑。

因此小品的本真是有人設,有沖突,有完整的劇情,而不是段子堆砌,碎片話的包袱!

不是那些人不搞笑了,而是他們現在講的東西根本就沒有劇情,完全不講邏輯,沒有起伏何來爆發,沒有醞釀何來高潮?

這段話引起了許多人的贊同!

馮大師道:“是呀,小品的本真還是講一個故事!”

黃大師:“我說這些年怎么覺得有些不對勁,原來我走了彎路!”

趙大師:“英雄出少年呀!”

網友評價。

“小品,是讓人笑的,好的小品是讓觀眾笑過以后能自己去放映出作品所隱含的問題,從而去思考,而不是鋼琴一起,語速語氣都變慢了,強迫人們去接受這里面的問題。”

“小品是好的小品,演員也是非常好的演員,有思想,現在的小品最后都不忘煽情一下,讓人哭笑不得,至少我是很反感這個煽情的橋段。

“這才是真正的好的小品。”

因為《你好,李煥英》,網絡上也在討論小品煽情的必要性。

“大部分現在的喜劇小品就是網上去抄段子,然后把段子弄幾個人去舞臺上表演出來就完事兒,創作成本無限趨近于零。主要成本就是在網上請水軍吹,蹭熱點吹,趁熱吹,再把熱度炒起來。來自于網民又回歸到網民,循環的過程中完成噶韭菜整套動作。”

“就這么個逗樂子玩兒的東西,也能被抄去上元宵晚會,我都覺得丟人。人貴有自知之明,覺得自己的生命等同于一臺復讀機,這是誰都受不了的事情,于是就必須要拔高一下下,不拔高一下下就會難受。”

于是就必須強行煽情一把,以告慰自己空虛寂寞冷的靈魂。”

“中國人太累了,連單純的娛樂活動都要找點所謂高深的意義出來,不然就不安心,總覺得自己浪費了時間,而別人在這段時間里不懈努力趕超自己。”

“這種焦慮從小學生就開始了,小學生去春游,回來寫春游的作文,如果你不寫在春游中學到了什么有意義的事,那得分肯定很難看。”

“因為沒本事讓觀眾從頭笑到尾,最后只能強行煽情,其實就是占據道德高點,讓你笑不出來,但是又礙于道德高度,沒辦法罵他們。”

“不煽情沒有人動啊,編劇又不會編,演員又不會演,只有煽下情,才可以勉強維持氣氛這樣子。觀眾個個都是人才,又會捧場,超喜歡在臺上的。”

“靠煽情撐場子的喜劇,死套流行語,“接地氣”,是庸才們能想到的最好辦法。然而功力不夠給什么素材都用不好。”

“煽情行嗎?當然可以,但是,你二十分鐘喜劇,十五分鐘煽情。或者笑點沒幾個,煽情太表面。有啥意思,感動自己,折磨觀眾。”

“因為現在對小品的審核要求也高啊。。。敏感詞要禁,敏感話題要禁,不能低俗,不能膚淺,要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能夠引導人積極向上的。”

著名作家北宮望則寫了這樣的評論。

“菜是原罪,歸根結底就是菜,就是沒能耐,包袱不好節奏不行。

一個喜劇作品,靠喜劇內容撐不住,只能靠往里放悲劇來綁架觀眾,真是諷刺。”

“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好笑了。”

“只能靠煽情道德綁架你,你不說好你就是沒良心,這我多感人啊!我多升華主題啊!我這作品多牛逼啊你怎么能不說好呢?”

“當然我不是反對煽情,煽情是可以的,如果真的一個喜劇作品又搞笑又煽情還能有點教育意義那是很棒的,不是非要純搞笑。我所批判的也不是帶煽情的,而是你因為笑料不夠去煽情的。那些人煽情不是為了煽情或者有什么深層含義去歌頌去批判什么,丫就是想不出好段子了。”

“你如果能把作品拍成《你好,李煥英》那樣,那你煽情我一點意見都沒有。”

“我再說一遍,煽情本身沒有錯!!!!你沒有控制好煽情和搞笑的比例,才是錯,用喜劇作品煽情,本身就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做不好就會貽笑大方,做不到就是垃圾,就算是官方要求,人家徐乾怎么就行?現在很多演員怎么就不行?”

“說白了還是那句,菜!”

這樣的討論還是有用處的,那就是煽情不是罪過,講不好故事才是罪過,小品和寫小說一樣,要講究起承轉合,你把故事講好,那效果是層層疊加的。

《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也被很多人贊賞,這應該是煽情小品的代表作。

“前面的包袱很好,后面的情感到位,吃雪糕那段我真是無比懷念

記得小時候一家人中午吃完飯心滿意足的吃雪糕,記得小時候大晚上想吃肉,爸媽出去買了醬豬蹄,一家人啃著豬蹄,滿嘴油還笑得那么開心,現在的生活不缺這東西不缺那東西,唯獨缺一點溫情。”

“雖然小品都會前半部分勉強搞笑,最后會升華一下主題,講一講道理,這種小品我也煩,我也不喜歡看,但朱麗這個小品不一樣,前半部分搞笑搞得行云流水,毫不生硬,后半部分升華也來的自然,最后哭都哭變形了,絕對的真情流露,不是那種做作的為了哭而哭,在乎形象的哭,擠不出眼淚的哭。而且我覺得她的穿越部分設計的非常好,尤其是鐘表嘀嗒嘀嗒的聲音那部分。”

“對于我們這種廠礦子弟來說,感觸可能更深一些,鏡頭切換的一剎那,眼睛就有些濕潤,這是我們小時候生活的地方,小品里種種過去的細節令人觸景生情。”

“每天下午五點都會想起的大喇叭,宿舍里走街串巷吆喝“豆腐腦,剛出鍋地豆腐腦!”成群結伴的剛下班的女工等等,很懷念過去的那些日子,對于年少的我們來講生活真的是無憂無慮,而那時熱熱鬧鬧、生機勃勃的場景對比著現在廠區的荒涼與落魄,也讓人不勝唏噓。”

“我看了兩遍,很感動。打動人心。子欲養而親不在,是最讓人痛苦,你的成功無法與父母分享,父親已經離開我三年了。母親還在辛苦的做家務。前一段,和媳婦一起給岳母買了個戒指。慶祝她的生日,看著評論,忽然會熱淚盈眶,我想應該去給母親買個戒指。”

“不懂什么藝術形式,也不懂節奏什么的,就是感覺動真情,真感動,現在很少有演員那么用心去表達東西了,大多一個段子或者一個網絡詞就高度概括了,用心的東西很難得。不是什么高大上,都是最簡單最樸實的語言和行動。”

“近幾年來看過最好的小品,沒有之一,獨一檔。”

許多人稱這部小品為春晚天花板,這是非常高的贊譽。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