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和盧象升就任時要不要帶著軍隊過去呢?
這個得好好考慮一下。
因為這會牽扯到幾方面的問題。
主要的問題就是糧草物資。
盧象升手下原有六千天雄軍、五千山東兵、六千川軍,考慮到連場大戰的戰損,一萬五千人上下應該還是有的。
這還不包括新降的劉國能部的五千人,裁汰老弱后三千人應該有。
祖寬和李重進也沒計算在內。
單是這一萬五千人,每月消耗的糧草物資就是個不小的數目。宣大邊鎮本來就不富裕,若是盧象升再帶著這么多人馬過去,那四海商行就得抽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供應他們,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到商行的正常周轉運行。現在雖然不缺銀子,但商行更重要的作用是讓南北貨物可以順暢的大規模流通,這樣會更加有力的促進制造業的發展,帶動更多相關產業的人員致富。33小說https://https://m.33xs
再說天雄軍離開大名府已經八年了,期間陣亡將士的遺骸雖然已經送回,傷殘者也回到家鄉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但活著的將士這么多年未曾見到家中的親人,思鄉之情怕是到了臨界點了。這八年里會有很多家庭發生了巨變,許多人的親人也已離開了人世,再不讓將士們回家安歇看看,實在是太不人道了。
盧象升和盧象同也得回家省親了,他們的老母親身體不好。盧象升曾經上本提到過,剿滅了流賊就要辭官回家,在母親身邊盡孝,雖然被朱由檢駁回,但現在總得讓這個大孝子衣錦還鄉吧?
也包括洪承疇,都要回家看看。
老洪事業心強,從沒提起過返鄉一事,但自己作為他的領導總得有人情味吧。
反正現在暫時沒事,起碼今年沒有大規模的戰事發生了。
川軍也回家看看吧,順便把餉銀和繳獲送回去,一同回返的還有陣亡將士的骨灰,缺胳膊斷腿的退役傷殘。
都回去吧。有了銀子,回家討個媳婦,或者幫自家兄弟也一起娶妻成親,給自家延續血脈,了了父母那份心愿。
后世自己在外地上大學時,最盼望的就是每年的兩個假期。一想到回到雖不富裕但卻滿是溫馨的家中,看到父母那逐漸老去的面龐上帶著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心中總是滿滿的迫不及待。
秦良玉的白桿兵也回去吧,朱由檢會安排人將白桿兵的餉銀送到石柱。
雖然白桿兵未再參與大的戰事,但其忠誠聽話的行為也值得這份餉銀。
山東兵也回去吧,這群老實孩子成軍后就參加了大戰,表現的非常優秀,也該回家歇息一下了。
黃得功就帶著山東兵在單縣屯田好了,邊屯田邊操訓,對于吃苦耐勞的山東兵來說,也算修生養息的一種方式。
還有陜北的官軍,遼東的騎兵,同樣也要回家,具體返營日期就由主將自行規定好了,相信他們為了博得軍心也不會把假期定的很短。
自己應該算史上最有人情味的君王了吧?
君子當成人之美。
這應該是史無前例的全軍放假了,而且還是帶薪休假,期間月餉照給。
恐怕所有接到旨意的官員將士們都會大吃一驚吧?這是多大的手筆和氣魄!
如此寬容大度、優待士卒的皇帝,怕是所有人聽都沒聽說過。此舉應該超過千古一帝的李二了吧?那么英明的一個皇帝,也沒敢如此大規模的給全軍放假。
士卒不是機器,是有思想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
長期的緊張情緒,嚴酷的軍紀,連續的轉戰數千里,惡戰時戰場上的血肉模糊、驚叫慘號,這些巨大的壓力下將士們居然沒有崩潰,這已經是令人不可思議之舉了,他們的身心也該得到充分的調養。回家就是最好的手段,所有的負面情緒,在回到家中,見到親人的面孔時就會消散殆盡。
自己要不要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
管他朝臣們如何非議,老子的軍隊,老子說了算。
只是委屈了曹文昭和曹變蛟這對叔侄了,他們遠在大西北,現下怕是正在與韃子奮勇作戰吧?
還有孫傳庭,他還暫時不能返家探親,雖然他功勞不次于洪、盧二人。
但他和洪承疇、盧象升不同。
兩人是卸了臨時差遣,暫時無事的情況下才得以返鄉探親。
而作為一省主官,沒有上諭是不能離開當地的。
隨后幾日,一隊隊快馬奔出京城,將朱由檢的諭旨傳往陜西、湖廣、四川等地。
對于即將到來的會試,朱由檢并不太重視。
雖然舉子們臨時抱佛腳,都在突擊惡補農政實務方面的內容,但紙上得來終覺淺,一切都要結合實踐才會知道效果如何。
這個效果和結果需要兩三年才會看出來,到時候誰是人才誰是庸才,通過其治下百姓的生活狀況就能一目了然。
將來每個州縣配備的御史以及錦衣,會將所見所聞一一匯總起來,吏部會根據這些情況匯總做出升黷的決定。
這是朱由檢在引導大明官場向務實型轉變邁出的重要一步,逐步改變地方官員重政治輕財經的理念。
知縣做的好不好,將來升遷與否,不再單純只看賦稅,而要看百姓的生活水平。看一年新增的田畝,看畝產量是否提高,看水利設施是否完備,看商品市場是否繁榮。
州縣主官要根據當地實際,鼓勵具有特色的各種手工業的繁榮和發展。
比如,某個縣有大量的林業資源,當地百姓有用樹木枝條編織各種器皿的傳統,那你這個知縣就該大力扶持這種地方特色產業,鼓勵農戶創辦擴建各種作坊,爭取使更多百姓除了糧食外有了其他收入。
朱由檢會讓四海商行參與其中。
四海票號要在這種州縣開展小額的放貸業務,利息要降到微利即可,其產品收購經銷則有四海商行負責。
票號對類似這種小微產業起到的主要是推動其發展的作用,而不是以盈利為目的。這點蠅頭小利對于四海商行這個龐然大物來說根本微不足道,但具體到貧困已久的百姓身上,一文錢十文錢也許就會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除了配備到縣的御史、錦衣以外,督察院與錦衣衛還會派遣專人暗訪巡視,以防各地有弊情發生。
經過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改變,幾年之后才能看出一個州縣主官的行政能力,所以這次會試的結果并不重要。
若是其中有表現突出的地方官,拔擢重用是肯定的,朝廷也會將其成功的經驗以行文的方式向全大明推廣,使其產生良好的示范效應。
而對于庸懶散官員的處置,朱由檢暫時還未想好。
在這個時代,能力突出、接地氣的官員太少了,大部分官員端上金飯碗之后便喪失了進取心。
只能升不能降的潛規則很難改變,牽扯的人太多,面積太廣,后世那么嚴格的制度都無法解決,何況現在。
能者上、庸者下,這個想法太過理想化,你不打破固有的體制,怎么做到?
雖然朱由檢已經給孫傳庭下令,在破而后立的陜西率先施行不拘身份、只看能力選拔官員的舉措,但目前并未收到孫傳庭關于這方面情況的具體奏報,看來他也不敢輕易更改既有的制度和規則。
你一個胥吏雜官再有能力,但你一沒中舉、二沒中試,憑什么就要做到地方主官?置我們這些寒窗苦讀的正牌舉人進士與何地?
朱由檢現在唯一想到的一點就是分權。
將科舉出身官員的權利分出去。
知縣下面不是有縣丞、主簿嗎?那就試著加強佐貳官的權利,仿效后世的分管制度。
知縣知州名義上依舊是一地主官,大事還是由主官說了算,但具體辦事的權利要分散。
其實這些舉措都屬于細枝末節,朱由檢最終的目的就是減少官府對地方生產活動的干預,最大限度的減輕官員胥吏對百姓商人的盤剝,尤其是各種巧立名目的收費行為。
如果按照比例來講,相對于大明一億左右的人口,大明官員并不多。
后世曾經有資料證明,大明從太祖到崇禎的兩百余年里,總共只有十幾萬官員,其中進士官有兩萬多人。
也就是說,明朝皇帝手下最多時手下一共有兩萬多官員,比起后世龐大的公務人員群體來說,根本微不足道。
這兩萬多官員數目,還是按世宗、神宗這樣在位時間長的帝王來算的。
但雖然官員不多,但州縣衙門中的胥吏衙役雜役卻是太多了。
這些人的薪資朝廷是不會發放的,那他們怎么養活自己和家人?
盤剝壓榨百姓就成了他們收入來源的最重要途徑。
他們采用什么手段盤剝朱由檢雖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是想方設法從百姓身上搜刮。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讓百姓把對他們的仇恨轉嫁到官府身上。
但地方官還真離不開他們。
地方官府每年收取各種賦稅需要大量的人手,離開這些人誰去做事?
如何去限制這群人呢?
首先就是要將他們列入吃餉之列,讓他們成為體制中的一員。
其次就是限制雜役的數量,減少各種臨時工。
再就是讓地方錦衣衛加強對他們的監督,以狠厲的手段清除他們中的害群之馬。
對付這些人不會引起任何一方的反對,只會獲得各方一致的好評。
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皇權下到州縣之后進行。目前錦衣衛還未大規模的往州縣派遣,等掃盲運動完成后就開始下派,幾萬人的龐大隊伍,人手足夠使用。
御史下派就有點麻煩,本身人手就少的可憐,每個州縣都派遣根本不現實。
這個也不難解決。
目前在京城準備參加會試的幾千名舉子不就是現成的候選御史嗎?
朱由檢前段時間提出的重建國子監,就是他改革大明官場的一個最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