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由檢不愿看到的。
所以,借助歐洲現有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然后根據大明的實際情況,對其中不符合國情的部分加以改變,依靠優良的體制不斷培育出大批優秀人才,這才能使華夏文明勇立潮頭之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現成的橋可走,不必摸著石頭過河。
東印度公司在歐洲各強國招募去往大明淘金的人才,也是提高大明知名度的絕佳機會,此舉可以讓越來越多的歐洲知識分子知道,大明是個強大、富庶、尊重人才的國度,去大明工作,可以獲得他們夢寐以求的物質和精神所需。
這也是大明內閣在制訂招攬人才計劃時的預先布局。
千金市馬骨。
這個巨大的廣告效應導致了越來越多歐洲各類人才對前往大明趨之若鶩,數年之后,歐洲各國政府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之后,不得不采取措施嚴格限制人才流失狀況的持續惡化,而各國政府的相應舉動最終引發大明帝國的強烈不滿,一場因爭奪人才而引發的巨大危機已經悄然萌芽。
而現在,為了吸引更多人才,打響大明朝廷善待人才的名氣,戶部特地拿出了兩萬金幣。
這可以算世界歷史上第一次以國家名義,在全球大規模招收人才的行動,此舉在歐洲各國引起的反應直接影響了往后數百年的世界格局和走勢,也是大明邁向世界巔峰極其重要的一步。
之前荷蘭以及東印度公司方面,雖然也時常從歐洲聚攬一批各種各樣的人才送到大明,但總體規模上屬于小打小鬧,甚至有些偷偷摸摸的意思。
自從明荷海軍聯軍大勝另一海上強國英國、大明陸軍先后兩次完敗西班牙軍隊之后,大明帝國的強大已經被歐洲強國所認知和接受,荷蘭和東印度公司也跟著腰桿子停了起來,所以才有了接下來的公開招募事宜。
看清了形勢的東印度公司借機在歐洲各國開設辦事處,公開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和影響力,在各國市場大肆傾銷大明各種商品,并從中獲取了巨額利潤,這種行為引發各國貴族政要的強烈嫉妒,也為后來歐洲各國聯合起來攻擊荷蘭埋下了禍根。
公開引進人才的計劃已經實行了四年多,之所以大明首座師范大學還未正式創建,并不是引進的人才數量過少的原因,而是因為語言和教材的問題。
四年中,已經有大約一千名教育體系里的各級人才來到大明生活,期間有數十人因水土不服或者其他突發性重疾不幸離世,但絕大多數人還是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并且對現有的生活非常滿足。
但這里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這些教師型人才來自各個國度,比如法國、英國、普魯士、葡萄牙等,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使用母語,并且日常所用的教材也是有著不小的差異,想要集思廣益,突破語言和教材的差異,編出一套漢理化教材來,其中的難度和艱辛可想而知。
在這個時候,當年遭受眾多非議的那批派往歐洲各國留學的四百名少年無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這四百人中,有不少人精通兩種以上的各國語言,正是在他們的努力下,在方以智和鄭芝鳳的組織協調下,經過四年多各方的艱苦努力,一套成熟的漢字教材終于幾近完成。
等到崇禎二十四年八月,隨著北京師范大學的成立,這批教材將會被用在第一批師范學院的學習上,而這四百名已經長大成人的少年,也將成為北京師范大學首批大學生。
他們的學期定為三年。
三年學成畢業后,他們將會被分派到大明各地,成為大明創辦近代學堂后的首批教師。
朱由檢已經明確規定,這批新型教師將享受正七品官員待遇,以后隨著教齡的增長,他們的待遇也會相應提高。
享受官員待遇意味著,除了正常的月薪外,他們也會有各種獎金,并且在幾十年后領取到退休金,也就是說,他們單靠俸祿也可以確保一家人衣食無憂了。
等到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后,教師們將會執行職級薪資,按照職稱領取對等的俸祿。
初創階段,為了鼓勵和刺激更多人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官員身份還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須是師范大學畢業的從業者才可以。
現在的學堂先生只能領取俸祿,但不會有官身,不過,為了酬功,這批現任教師也會在三年后,與新教師一樣領取退休金,他們的退休年齡會由各地官府根據個人實際情況而定。
這批先生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大部分人的年紀都超過五旬,不管出于何種目的,他們也是為大明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絕不能虧待他們。
除了那四百名基礎扎實的留學人員外,師范大學還將從社會公開招錄學生,鑒于目前的教育體系還處在草創階段,生源十分稀缺,所以,朱由檢已經建議招生時要不拘一格,盡量從平民和工匠階層獲取生源,招生條件要適當放寬,比如,識字達到一千五百字者皆可入校學習就讀。
沒辦法,現代教育制度的建立需要漫長的過程,很多事只能臨時湊合,規范化、制度化要在大明識字率提高到至少五成時才能健全。
師范生入學后的待遇也是相當之好。
食宿全免,被褥免費發放,著裝也是按照單衣冬衣每年各發放一身,衣帽鞋襪也一樣;每月每人還有一枚銀幣的補貼,用于購置其他物品。
在教育體系的建立做好了相應規劃和配置后,接下來就是完善醫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