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石航天的團隊在三天后到達了昌西衛星發射中心,根據葉子恒的安排,他們也分散到了各個環節,認真學習經驗。
這些都是航天器發射前,地面準備工作的技術人員。
總裝、測試、轉運……不得不說,這一點一滴的經驗,都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也是用一次次發射積累下來的,成功的,失敗的。
在那個年代,經費緊張,為了降低損失,那真是每一個環節都經過一遍又一遍的模擬。在紙面上找不出問題之后,又有一大堆實際工作過程中事先沒有預想到的情況。
如今,這些經驗幾乎任由燧石航天去汲取營養。
這就是顧松的身份、燧石航天已經和華國航天系統建立起的長期合作關系帶來的好處了。
當然,顧松也不是白要這些。
他交的一部分學費,是源源不斷的訂單,是一個個合作研究課題的研發經費撥付,也包括他“共享出來”的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在航天領域的應用。
低配版。
畢竟完全體,其實在他腦子里。
氣氛是其樂融融的。
顧松其實也沒有閑著,他也在根據現在的總裝測試流程,進行著未來燧石島運轉體系的優化。
從無人制造工廠里,生產出來的零件和構件,最終也需要到總裝測試車間,由一部分人工參與完成最后環節。
既有在總裝測試車間里完成組裝再轉運的,也有通過綜合發射塔架里原地組裝原地發射的。
這里面有一些技術,連現在的華國官方都沒能完善。
在過去這三年里,燧石島的建設還很初級,燧石航天的發射任務都是委托進行的,因此顧松也還沒有專門花時間去完善這些環節。
但燧石島也快要進入火力全開的狀態了。
這就是顧松必須花這么多時間,呆在這里的原因。
雙方的合作進行了這么多次,一切對接都很順暢。雖然明知道燧石航天的衛星,會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甚至藏著一些秘密,但昌西衛星發射中心這邊的人畢竟只負責發射,又不負責衛星設計。
他們根據燧石航天提供的參數完成了測試,就完成了總裝,火箭轉運到發射塔架,開始加注燃料。
這次發射不同以往,就連顧松也非常緊張。
畢竟那顆6.5噸的衛星里,藏著一個微型聚變發生器。
在黑科技百科全書里,這樣的玩意不是最高級的,但是最適宜現在計劃的。
但他也是顧松現在鼓搗出來,對現實最有沖擊力的東西了。
而顧松緊張的,除了它能不能順利被發射升空,還包括它將來抵達月背之后,能不能成功點燃。
現在,先緊張第一步吧。
火箭發射并不是百分百成功,以前的發射,顧松可以云淡風輕,是因為要送上天的東西還沒這么關鍵。
站在發射大廳里,顧松凝重的神情落在葉子恒眼中,就印證了自己之前的猜測。
連續的發射失敗,讓顧松心里憋著一股氣。
事不過三,要是這次發射還不能完全成功,真不知道他后面會怎么調整自己的航天計劃。
昌西衛星發射中心的團隊也很緊張。
接近最大載荷,這次的火箭發射對各個環節的容錯要求就更高了。
一丁點的失誤都不能有。
不會有更多的燃料去調整姿態和軌道。
位于火箭最頂端的載荷質量那么大,重心移高,對火箭姿態的要求就需要更精確。
那么火箭的初始姿態、每一個發動機點火的時間、噴發產生的推力大小和角度,都不能出錯。
昌西衛星發射中心的領導陪同在發射指揮大廳,也默默期望一切順利。
隨著發射窗口時間的到來,火箭發動機也終于準時點火。
這個構件只是送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成功與否很快就會見分曉。
火箭發動機噴發的尾焰非常壯觀,火力全開的的火箭向高空爬升的時候,有一種奇異的力量美感。
顧松的雙眼閃動著光芒,心里卻想起了何安志正在研制的燭龍2號火箭。
設計運力強悍無匹,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32.5噸,同步軌道68.8噸,月球軌道55噸!
當它起飛的時候,會有多壯觀?
這是突破人類運載火箭運力記錄的最大家伙,超過當年登月計劃的土星五號!
在顧松的遐思當中,發射指揮中心里的聲聲匯報也讓眾人的神經放松下來。
這一次發射,終歸還是完美的完成了。
葉子恒長舒一口氣,已經趕過來的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張立偉感慨地說道:“現在,有點希望快點看到這顆巨型衛星完成了。顧總,我們都等著看燧石航天的太空對接秀啊!”
“我們都抓緊吧,我也希望早一天可以看到。”
顧松和祝賀的人一個個地握著手。
張立偉不是亂說,既然第一個構件發射升空了,至少說明在地面試驗階段,燧石航天認為自己的太空對接技術已經是過關了的。
這還真的會創造華國航天的一個新篇章。
如果燧石航天成功了,估計下一次,就是他們向燧石航天去請教經驗了。
這一次發射雖然事先進行了登記,但當nasa偵測到發射的時候,才發現被發射升空的,是如此一個龐然大物。
當它在太空當中完全展開之后,體積真的很嚇人。
nasa也無法準確估計它的質量,只能粗略地判斷出來,這恐怕是華國發射的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顆衛星。
一時之間,無數位于地表的測控設備都對準了這顆衛星的軌道。
而在天基,已經被發射升空的一些特殊衛星,只能臨時動用寶貴的動力,調整著姿態,希望能在彼此軌道的最近點,能夠觀察這顆衛星。
他們擔心這顆巨大衛星的用途。
與此同時,自然各種疑惑也被送到了華國的航天局。
結果才被告知,這是燧石航天的衛星。涉及到燧石航天的商業機密,無可奉告。
隨后nasa就提出了一些異議。
這次發射,并沒有提前向國際電聯登記。如果照此來判斷,難道這是一顆防務領域的敏感衛星?
如果是燧石航天這種民營公司發射的商用衛星,應該提前登記、公開部分參數和用途的。
在當前的國際框架下,軌道資源和無線電頻段資源是受到監管的。
要說要求,這也屬于現在框架下正當的要求。
燧石航天也沒有準備現在挑戰這個體系,隨后就由風小龍在燕京舉辦了發布會。
一顆即將在同步軌道進行兩次對接、由三個組件構成、總重量達到16.9噸、然后奔赴月球的探測衛星。
燧石航天繼兩次失敗的探月發射之后,重新調整過的逐月計劃。
包括馬斯克在內,所有航天圈的人腦子里都只有一個想法。
燧石航天這是瘋了吧?
這恐怕是最不計成本的發射方式了。
三次gto軌道發射,太空對接。16.9噸,除卻登月計劃,這恐怕是發射往月球的最大航天器了。
顧松瘋了嗎?
這不是比單獨發射一個兩三噸重的探月衛星,技術難道要高得多嗎?
哪怕現在這第一個“組件”成功進入了同步軌道,但兩次太空對接都要完美實現,然后還要在同步軌道點火改變軌道,進入月球軌道。
這挑戰的什么高難度?
失敗了兩次,也不至于被刺激成這樣吧?
國外媒體就此采訪馬斯克,馬斯克只能感慨地調侃:“真羨慕那個有錢的家伙。如果我有了一家將近20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我也想挑戰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