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測圣意這種事,可不是一般人能隨隨便便做的,稍有不慎是要惹來滅頂之災的。
楊若晴對拓跋嫻和駱鐵匠道:“甭管皇上咋想的,我只要確定棠伢子現在一切都安好,回信里面我也著重叮囑他注意安危,至于其他的國家大事,咱還是少說為妙,變數太多。”
拓跋嫻點點頭,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對面的駱鐵匠。
有些事,不知道反而是一種保護,尤其是像駱大哥他們這樣老實的莊戶人,還是盡量不要把他們攪和進這渾水,以后還是少說為妙。
至于駱鐵匠,心里也在想著,天高皇帝遠,我一個莊戶人管不了那么多,我只聽到我家棠伢子是安全的,就放心了。
至于其他什么皇上得不得民心,咋樣挽回民心啥的,跟我一概無關。
棠伢子不在家,身為一家之主,我這個做大伯的就要頂起來,照看好這一家子的婦人孩子。
至于楊若晴,她其實想法更簡單。
不管是哪個皇帝失了民心,又或是哪個皇帝又得了民心,其實跟她都沒啥關系。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誰做皇帝都一樣,這些普通百姓還是照樣耕種,商人還是照樣經商,學子們還是照樣念書求取功名。
只是,現在陪同在齊皇身邊的人是她男人,出了差池,難辭其咎,這就有些郁悶了。
哎,所以,愛屋及烏,但愿被棠伢子保護著的齊皇此趟河蘭州之行能大獲全勝吧,也好讓棠伢子早日歸家,跟家人團聚一番。
此時的楊若晴還不知道,在她跟拓跋嫻和駱鐵匠結束談論之后的半月內,河蘭州那邊隨即發生了一件大事。
齊皇之前在朝堂下了罪己詔,朝堂上出現了諸多呼聲,其中呼聲最大的就是立大皇子齊星明為太子……
而在河蘭州的齊皇堂弟肅王又趁機揭竿而起,在信陽稱王。
于黃河中挖到獨眼石人,石人身上刻著的字,隱指當今齊皇失德,失民心。
齊皇為表決心,御駕親征河蘭州。
到了災區之后,看到路邊餓遍野,不僅哀慟失聲。
當今皇帝竟然吞吃蝗蟲,以此來跟那些在災荒中損命的黎明百姓謝罪。
齊皇吞吃的那只蝗蟲,是最信任的心腹大獎駱風棠駱將軍親手獻上的。
齊皇吃下蝗蟲不到一時三刻,便昏迷不醒,隨行的太醫把脈,說齊皇是中了毒。
頓時,諸多的矛頭指向駱風棠,駱風棠一時深陷囹圄,兇險異常……
當然,這是后話。
此時,楊若晴因為剛剛得到了駱風棠的家書,又托付鏢頭給駱風棠也送去了回信,心里多了一些踏實,也很滿足。
打理起家務來,也有著使不完的力氣。
“娘,大伯,今個是重陽節,我去準備菜,夜里我跟我娘家,還有嘎公家那邊都打過招呼了,”
“今夜咱做東,把三家都請到一塊兒來聚一聚,好好過個節……”楊若晴道。
拓跋嫻自然無異議,駱鐵匠興奮的道:“那敢情好,我去魚塘那邊轉一圈,等會家來的時候順便撈兩條魚來添菜。”
從已故的嘎婆孫老太查出患了不治之癥開始,孫家,楊華忠家,乃至楊若晴這邊,大家都好久好久不能展露歡顏了。
現在,嘎婆去世已經快兩個月了,悲痛和思念一直都在。但人卻不能一直活在悲痛里,總要拔出來,向前看。
所以今夜,楊若晴打算好好的整一頓飯菜,讓三家人在一起痛痛快快的吃頓飯,開開心心的過節。
即使是災荒時期,但楊若晴依舊能置辦出紅燒肘子,糖醋排骨,香脆雞鎖骨。
野山菌滑溜雞腿肉,這個野山菌味道極好,是翠兒娘送的,從深山老林里采出來的野山菌,當真是純天然無污染,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
放兩把到雞腿里面,用砂鍋放在小爐子上煲湯,再擱兩把紅薯粉絲在里面,這滋味,老好了,能把人肚子里的饞蟲一只不落的給勾出來。
重陽節,肯定是要喝菊花酒,吃菊花糕的。
楊若晴把菊花搗碎了,跟麥子粉和糯米粉在一塊兒揉,加入去除苦澀的糖,然后調入蜂蜜。
在小鍋里刷上油,放入貼餅的磨具。
駱鐵匠是打鐵的,得空的時候,照著楊若晴畫的圖紙打造了好幾套貼餅和蒸饅頭包子的模具。
有為了迎合過年過節的花鳥蟲魚的造型的,還有駱寶寶喜歡的小動物以及水果系列的。
這菊花餅,楊若晴今夜做的就是水果形狀。
除了貼的菊花餅,楊若晴還蒸了‘南瓜包’。
所謂的南瓜包其實也是用菊花和糯米粉做的,做出來的顏色,還有形狀很像南瓜。
當然了,蔬菜小炒是必備的,駱鐵匠送來的是十來條肥肥大大的黃伢魚。
黃伢魚是這一帶的土話叫法,學名叫啥楊若晴還真沒去查過。
不過這種魚口感真的很好,魚脖子兩邊有兩根尖銳的往外凸起的大刺,脊背的地方有一條長長的魚刺。
除此外幾乎是沒有其他多余的刺兒。
魚肉細膩,滑嫩,楊若晴撿了幾塊白白嫩嫩的豆腐,跟黃伢魚一塊兒燒了兩只小火鍋。
三家人齊聚一堂,男人和婦人都不分桌,也不用把兩張八仙桌拼湊起來。
楊若晴直接取出一只圓形的大轉盤,安在八仙桌上面,再往上面鋪上干凈素雅的桌布。
一碗碗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滿滿當當擺了一大桌。
大家圍著圓桌周圍落座,輕輕轉動轉盤,什么菜都能吃到,方便,隨意。
翠兒也過來了,跟小花小朵一塊兒給長輩們擺碗筷,給裝飯,倒酒,給小孩子們夾菜……
家宴團聚,好不熱鬧,就連老孫頭的臉上都露出了久違的一絲笑容。
酒足飯飽,楊若晴帶著幾個妹妹們把飯菜撤下去,桌上重新換上了干凈的桌布,擺上了各色瓜果點心和茶水。
楊華忠連襟兩個陪著岳父大人老孫頭說話,孫氏和大孫氏幾個在哪磕著瓜子聊著天。
楊若晴看到嘎公今晚情緒好了一些,心里大慰,收拾碗筷都更帶勁兒了。
“晴兒姐,我來幫你收拾碗筷。”翠兒走了過來,接過楊若晴手里的碗筷。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錦繡農女種田忙》,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