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國  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

類別:  | 原生幻想 | 城姬三國 | 紳士東   作者:紳士東  書名:城姬三國  更新時間:2020-04-16
 
“輪船”的名字由來,本來就是指“有輪的船”、“輪驅動的船”。

歷史上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有明輪船存在,因為其有輪的特征,也被稱為“車船”。

唐代的時候開始有在船身兩側有兩個、或更多輪子的車船只出現,宋代時甚至有三層高、可納上千人的樓船,也采用明輪驅動,元末明初陳友諒的水軍,也是使用車船進行水戰。

9世紀初,歐洲最早出現的、有實際意義的蒸汽船,也正是以明輪為驅動組件。

后來改進出了“螺旋槳”,以數片漿葉構成的螺旋狀推進器,因為相比于明輪,更加穩定、不會在顛簸中出水面,并且更加不易損壞,成本也更低的優勢,取代了明輪的地位。

不過因為習慣原因,后世依舊將蒸汽船稱為“輪船”。

當然,現在楚國輪船,既不是蒸汽船、也不是真氣船,而是……人力船!

和宋明時的車船差不多,主要靠腳蹬,論改進之處的話,就是楚國的轆轤、滾輪、杠桿等等技術,設計獨到、工藝精良。

另外就是多了獸籠和真氣供能的輸入口沒有大型真氣機的儲藏設備,不過船上的戰將,可以實時向其中輸入真氣。

至于“獸籠”則是類似于大型倉鼠輪的構造,牛馬驢等牲畜,可以在其中行走或跑動供能。

無法作為主動力,實驗性質居多,但也聊勝于無。

畢竟人力也好、畜力也好,效率雖然比搖槳要高不少,但說到底都需要供能的“生物”也在船上,對效率的提高也就很有限要多一頭牛的力氣,也就要真的承擔一頭牛以及其飼料的重量。

只有將儲存有大量真氣的真氣機作為動力,才算是效率本質上的提升!

不過這類江船,楚國也都制造了一些,畢竟工匠的工藝,也需要打磨,算是作為真氣船的“前置工藝”。

實在要使用纖夫河段,也盡量鋪就軌道,以及與軌道契合在一起的“軌道自行車”,而軌道自行車可以用于拉纖,也就是可以懸掛繩索、拉動船只。

尤其是需要纖夫小腿、甚至腰以下都需要水中浸泡著勞作的河段,盡量修建輔橋來鋪就軌道。

不僅提高拉纖效率、節約了那部分和水較勁兒的人力,而且也是為了改善纖夫的工作環境。

本質上還是靠人力,聊勝于無。

另外黃月英還設計了一種“水利拉纖”結構,可以在近岸處搭建水車,并且水車的動力,通過齒輪、鏈條的傳動,將被用于在特殊軌道上行駛的“助力車”上,在騎行時更加省力。

算是進一步減少了纖夫的負擔……

只是因為需要大塊平整的土地,而有這種水岸的地帶,多半水勢也不會太急,自然纖夫的作用也就比較小,所以……也只能說聊勝于無。

種種“聊勝于無”累加起來,在沒有“真氣機”這本質性革新技術應用的情況下,三峽的運輸效率也提升了近一倍。

雖說真氣機一出現,數倍的提升完全可以覆蓋這些“花里胡哨”的創新,但白圖還是予以支持。

一來是鼓勵創新,二來……也是為工匠們,累積技術經驗!

同樣在武當縣,哪怕現在沒有大型真氣機,現場也制作了人力版吊車、挖掘機等等工具。

只等“泛真氣計劃”到了收割的時候,楚國的生產力將有突飛猛進的進步因為機關學上的科技點,早就已經點好。

而且此時來說,三峽的輔助運輸工程,更重要的是……不明覺厲!

看著岸上在蹬踩奇怪的兩輪車的“纖夫”,看著沒有帆的船只,看著一架架水車,秦宓陷入了“不明覺厲”之中。

因為只是路過看到幾眼,“保護”他的楚軍,可不會給他停靠仔細觀察的機會,更不會回答多余的問題,所以在秦宓心里……哪怕告訴他運輸效率提升了十倍,他怕也是會信的!

雖然這些工程能起到多大的效果,秦宓并不知道,但是秦宓作為合格的官員,至少能夠估算出這些工程的成本。

沿岸的那一座座墊高的輔橋、看起來做工就很復雜的車船,還有一座座巨大的水車……

如果讓他來督造修建、制造的話,怕都是不小的工程,而這些僅僅是為了令運輸更便利,那么……起到的效果,肯定遠超其建設成本才對!

因此按照秦宓的推測,提升幅度至少也應該有五七八倍,甚至因此而更添心中的焦慮楚國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會輕易停戰嗎?真的只是為了張魯的漢寧侯?

而且運力提升數倍的話,后勤補給壓力也小了很多吧?說不定……之所以沒有增兵,只是為了讓益州放松警惕,實際上楚國的極限,遠遠不止兩萬人!

其實會有這種誤解也不奇怪,因為秦宓參考的,是益州的建造能力,以及益州的人力成本。

因為材料、技術的問題,益州的建造能力遠低于楚國,所以在秦宓心里,將這些建造高看了一眼,實際上對楚國來說,建造沒有那么困難。

而益州既沒有工坊、相對戰亂又少一些,人力成本低到吃土的價尤其是官府征發勞工,那就真是吃土的價,連飯錢都不夠!

故而秦宓不會理解,對于楚國來說,節約纖夫的人力、勞工的人力,有多么重要。

現在楚國的人力可“貴”得很,真是惡劣地段的纖夫,一個月的工錢能抵得上百畝地一年的收成!

不是白圖特地多花錢,而是工坊興起之后,人力自然而然的寶貴了起來畢竟整個楚國才一千二百多萬人口,耕作效率提升、并且工坊技術跟上之后,城鎮化的速度快的飛起。

雖然變革過快,代表著各方面的麻煩增加,但是由此也有許多白圖之前沒想到的、附加的好處出現……

比如荊揚世家豪族藏匿的那部分人口,基本都已經被普查了出來。

畢竟在鄉下種地的話,朝廷不容易查、一定程度上也不愿意翻臉式的查,不過進了工坊,那就必須有楚國戶籍!

一來是再怎么“壕”的世家豪族,也扛不住在人力價值飛漲的時候,依舊藏著大量匿戶來低效率的耕作、為仆、苦力,二來很多匿戶和世家豪族也是掛靠的關系。

只是之前相比于天高皇帝遠的朝廷,更相信鄉中的豪族而已,在人力飛漲的同時,他們也自然而然的、愿意主動脫離世家豪族,站回到楚民的位置。

與此同時,逐漸將工坊作為重要收入的世家豪族,亦或者說是“工坊主”這一新興群體,十分熱衷于引渡流民……

“捕奴”行為被楚國大力按著,禁奴本來就是楚國的立國根本之一,這方面無法變通,不過……楚國可是歡迎各地百姓移居的!

反而是中原等地的朝廷,要捂著禁止百姓流通這和生產力極大發展之后,人口已經滿溢后的情況截然不同。

楚國,只要遵守楚律,什么人都要!

哪怕是白圖以貿易作為籌碼,也只能要求魏國、漢室,放開對科舉人才的移居限制,而無法直接威脅對方,解除所有移居限制,放任百姓南渡,否則對方絕對分分鐘翻臉。

如此一來,普通中原百姓,無力自行移居,然而……世家豪族們卻有自己的渠道!

白圖也是最近才發現,為什么“各地流民”涌入的數量居然越來越多,完全沒有減緩捕風衛深入調查發現,是有部分荊揚士族,與中原、關中,甚至是北方、遼東的大族對接,穩定的將一部分人口交易了過來……

有些是外地大族的匿戶、仆人,也有些是想要遷來楚國,不過缺少門路的普通百姓!

這些人力被遷來楚國的代價、或者說那些士族的收益,一般都是與國內對接的世家大族,簽訂十年契。

并且為了“吸納流民”,各地的官署也有流民補貼、并且納入官員考察范圍,因此能“弄”來流民,地方官署也會支持表彰,因此這算是官民合力……

這些世家豪族的確是有自己的智慧,反正之前白圖都沒有想到這一點。

對此白圖并沒有制止,只是重點監察“流民安置”的執行規范,落實按戶分田與對遷入后已經是楚民的百姓的保護。

尤其防范“隔離”行為,無論怎么來到楚國,既然已經是楚民,就享有楚民的待遇,合法的十年契有效,只是絕不允許企圖“隔離圈養”的行為。

再怎么大踏步前進,距離福利社會還遠著呢,楚國的優勢并不是福利,而是勞動的機會、以及更高的勞動價值,任何勞動力都是楚國所缺少的。

只要的確是符合《楚律》的十年契,并且沒有強迫奴役、限制自由,這些人是怎么來的,白圖不在乎要頭疼也是人口流逝的諸侯頭疼!

哪怕如此,楚國在人力方面,也一直是“嗷嗷待哺”,自然對于楚國來說,建造這些輔助設施設備,來減半人力消耗,就是十分劃算的。

當然,人力更貴的弊端,就是楚國朝廷的工程,成本也劇增。

白圖并沒有特地多給征用的纖夫、以及其他民夫工錢,只是否決了部分官員,提議削減官方征用時的人力報價的建議。

而秦宓現在還完全理解不了這種行為……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