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騎砍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三國騎砍 | 中更   作者:中更  書名:三國騎砍  更新時間:2020-02-17
 
橘林館,劉備、關羽夜宿于此。

一場關系未來長遠的談話也將在此展開,是大漢軍制最終定型的框架問題。

未來軍制、兵權劃分是握在田信手里的,現在握在劉備、關羽手里。

軍制決定著今后執政的主次,究竟是大將軍比丞相高,還是丞相比大將軍高。

東漢光武帝以后爆發的各種政變原因就在于沒有一個穩定、名正言順的丞相府來管理國家。

所以外戚、宦官圍繞著皇帝不斷爭權,士族又在其中兩頭受氣……不管外戚、宦官誰贏,總有一部分士族會被清洗掉。

長久以來,士族對這種格局自然不滿,出現抗爭情緒也就可以理解了。

這種抗爭情緒引發第一次、第二次黨錮事件,也將士族的抗爭情緒引爆,不愿意再忍受這種格局,力圖改革,割掉外戚、宦官的命。

軍制的番號沒什么好討論的,大概會有十一支常備軍,禁軍、衛軍、五軍,以及邊軍性質的四方府兵。

如果還要多加兩個常備軍,可能就是兩支近海水師艦隊,維持十三支常備軍。

也不在各軍的詳細編制,戰爭平息后,除了府兵外,余下各軍肯定要縮編,效仿北軍五校營作為架子師,只保持三分之一編制。

換言之,如前軍四十二營兵,可能戰后會縮編到十四個營,每個營又縮編到三分之一,實際只有五個營四千余人。

作為補充,則是郡尉征發的郡兵、衛士,輪番在禁軍、衛軍、五軍之中服役;遇到動員時,往框架里填充郡國兵。

軍制、動員體制向漢初靠攏……這都是大家都有底線的事情。

唯一拿不準,最敏感,可能爆發政變的關鍵點在于這十一支軍隊的分配方式。

三恪家族自帶北府、前軍、右軍;劉備手里現在握著中軍、后軍、衛軍、西府,馬超手里握著左軍。

還需要建立三支,即南府、東府和禁軍。

禁軍是劉備返回成都就要著手組建的,禁軍體系也是現成的,即北軍五校營,虎賁、羽林左監、右監這八個營部隊。

京都何等重要,衛軍只負責外圍戍守,京城以內甚至城門都不能跟衛軍發生交接,要設立城門校尉專管。

而禁軍又是駐扎協防為主,各宮有宮令、宮門有司馬、門侯,都城區域內的各都亭又有亭長維持治安。

禁軍、衛軍各有側重,并不參與都城的治安、崗哨工作。

禁軍組建是劉備的自留地,那么南府、東府組建,就需要一起商議。

等這十一支常備徹底建立后,怎么維持內部的軍權平衡,也需要制定一個底線。

這并非劉備、關羽的空想,而是有例可循的……三家分晉的晉,晉國內部六卿輪流執權,六卿的根基就是六軍。

以此為鑒,優化漢軍內部的兵權均衡。

所謂均衡,就是要避免一家獨大……也就是要避免田信一家獨大。

以田信的功勛、威望都能遵守這個底線,那后來的三恪家族繼承人,也只能遵從。

今后軍權注定牢牢把控在軍功貴族手里,這是建立三恪家族時就已經注定的事情。

除非發生一起各種巧合撞在一起的土木堡之敗,否則三恪家族及大小軍功侯家族一代代前赴后繼,足以牢牢掌控兵權。

這也意味著大將軍、大司馬、太尉這三個公位會落在軍功貴族手里。

相對應的,丞相的位置就不好爭取。

但未來的事情誰又能說準?

諸葛亮之后,沒有田信的認可,誰能坐穩相位?

到時候不管誰做丞相,跟田信本人做丞相沒區別。

所以沒必要限制軍功貴族出將入相的發展道路,只要維持好軍權平衡,那許多問題出現后,各方都可以坐下來討論解決,而不是用武力、蠻橫姿態解決問題。

那么,自己今后掌握多少軍隊才能有安全感?今后別的大將軍掌握多少軍隊,才能想為害,又無法成功?

長屋內油燈昏黃,關羽在一側不做反應,如同一個誓言公證人。

劉備也不著急,任由田信思索這個問題。

桌面上擺著十一個兵棋,象征今后的兵權。

世上最難的就是信任,如果能把這份信賴傳承下去,對四個家族的好處實在是太多。

唯有實力相近,又有共同目標,才能維持合作,保持信任。

所以十一支軍隊,今后自己主政時,任何一家最多時只能掌控三支,包括天子宗室。

禁軍、衛軍還有都城治安力量,是皇帝、劉家的。

三恪家族各自保底一支軍隊,四個家族拿走五支,還剩六支。

中軍應該放在都城,作為歷任大將軍的直管軍隊,握著中軍,大將軍也能維持威信。

如果劉家、宗室中有賢才,可以做大將軍或四方將軍,那劉家將達到理論上的上限,可以掌握三支軍隊。

四支府兵,只要打下關中,這些番號會落到三恪家族手里,所以今后三恪家族掌握的根本嫡系軍隊,將是府兵。

但四府兵中有一支是殘廢狀態,即南府兵,這是將要為解決南中問題而設立的府兵。

初代人選都選好了,就是前軍副將夏侯蘭。

夏侯蘭、馬超這些人打完廣州、豫章,恰好也是自己練好蠻兵的時候,夏侯蘭將會率領嫡系及這支蠻兵前往巴郡待命。

這支軍隊的番號可能是平南府,或安南府,或者鎮南府。

等南府永鎮滇黔后,這支軍隊只會成為地方駐軍,對朝政影響力最小。

自己的北府兵也會一分為二,愿意跟自己去關中的則前往陳倉一帶屯軍,并跟魏延換番號,更易西府。

北府今后可能會駐屯在雁門、云中等地,是屬于張家的力量。

東府自然是關家的,今后會鎮在吳越之地。

府兵在四邊,廣州、交州還缺一個南洋伏波軍;東海、朝鮮一帶還缺一個北洋橫海軍。

這六支軍隊是定死的,禁軍、衛軍、中軍也是限定的,只有前后左右四軍是自由可以流動的,各家可以競爭這四軍。

所以理論上劉家最多掌握禁軍、衛軍,以及五方軍中的任何一支;三恪家族則是府兵一支,四方軍一支,大將軍專屬的中軍一支,也是三支。

考慮這個問題時,趙公馬超幾乎沒有存在感。

天下英才太多了,等天下統一,四個家族合力才能守住兵權;就馬家現在青黃不接的狀態,馬超的左軍很難順利傳承到兒子手里。

何況四方軍是流動的,馬岱、馬承可以當前將軍、后將軍,唯獨不能再當左將軍。

田信醞釀語言,莊重回答:“陛下,臣以為軍不過三為宜。”

至于設立北洋橫海軍,南洋伏波軍這種小事兒,沒必要跟劉備細說。

重視陸軍,對海軍只停留在水兵、河道運輸層次的劉備、關羽自然不清楚橫海軍、伏波軍可以創造多大的海外利潤。

伏波將軍趙累,注定了這支軍隊會偏向關家;自己想辦法弄個橫海軍就好。

請:m.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