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臺除了尚書令外,還會有負責某一方面事務的尚書仆射,以及六名專管某項事務的尚書,和配屬的尚書郎。
漢室朝廷里的尚書臺,并沒有尚書仆射……這個職務適合安置老臣。
公卿位置尚且填不滿,尚書仆射這種養老的加官,目前還用不,所以始終空缺。
兩名尚書仆射空置,六曹尚書其實只有三曹尚書,分別是蔣琬、李朝、鄧芝,蔣琬是選曹尚書,陳祗是選曹尚書郎。再其他的尚書郎屬于添頭,在帝國初期,這類尚書郎不算什么人物。
而陳公國革新、更易官制,尚書臺這種位卑權重的中樞要職正式得到認可,隸屬布政司。
有吏、禮、兵、戶、工、刑六廳,轉換到漢室朝廷,這六廳就是尚書臺的六曹尚書。
陳公國是王國級別,三司是正二品機構,主官即正二品,副官從二品;六廳主官是正三品左侍郎,副職從三品右侍郎,以及正四品侍郎。六廳設有二十四局,主官為正五品中郎,副官正六品員外郎。
官制沖突就此出現,陳公國奉行先秦禮法,日常以左為尊,即虛左以待典故的原由;左是陽,是吉事,平日以左為尊;而兵戈之事是兇事,是陰事,以右為尊。
而漢制,以右為尊。
從軍制來說,彼此是一樣的,右將軍地位是稍稍高于左將軍的;右臂握劍,左臂持盾。
現在關羽主政,必須對尚書臺進行調整,改制也要一步步改,尚書臺依舊是那個位卑權重的尚書臺,不可能給尚書兩千石的官秩。
關羽參考陳公國的官制革新,做了一個尚書臺改革表,以及人事變動計劃來找黃權。
南宮,尚書臺。
黃權細細審視這份尚書臺相關的人事任命,和部分名稱改變。
尚書臺會新增加尚書仆射一人,以關羽舊部議郎郭睦升任,作為黃權的副手,一同管理尚書臺。
同時六曹尚書全部滿員,更改名稱,吏部尚書蔣琬、禮部尚書許慈、兵部尚書鄧芝,戶部尚書李朝、工部尚書蒲元、刑部尚書龐宏。六部尚書的副職,稱之為右侍郎,以右為尊。
這一輪改制中,原來的選曹尚書郎陳祗……被關羽一腳踢出尚書臺,具體該如何任用,關羽也沒做處理。
典型的管殺不管埋,陳祗的仕途如何,關羽一點都不在意,將十分的不在意。
黃權細細研究,陳國的布政司有六廳二十四局,布政司的主官稱之為布政使,正二品;其下有從二品左布政使、右布政使。
目前陳國布政使空缺,這是給陸議留著的;左布政使蘇則,右布政使嚴鐘。
參照陳國新官制,尚書臺也應該在尚書令之外增加相應副職。
可是問題很明顯,陳國有頒布詔令的宣政司……這個宣政司才相當于大漢的尚書臺,或者說大漢的尚書臺加丞相府、大將軍府,等于陳國的宣政司、布政司。
大漢的尚書臺,既有宣政頒布詔令的職權,這個宣政頒布的職權從來都不完整,由丞相、大將軍承擔部分領導職務;也有不完整的布政、施政職能,這部分職能也被開府的三公、大將軍之類分擔、攝取。
所以兩相對比,尚書臺職能復雜,混合在一起,顯得非常權重。
后漢政變,第一時間都是控制尚書臺,從尚書臺發布詔令;其次才是奪取兵權,再然后相對體面結束政變。
而陳國細分職能,尚書臺職能被拆分為三部分,收納奏折、謄抄、傳奏的權力被轉移到通政寺;宣政頒布詔令的權力單獨組建為宣政司;剩下六曹職能發展為完整的布政司。
陳國三司,侍從司、宣政司、布政司;二臺,御史臺、蘭芳臺;六寺,奉常寺、大理寺、太仆寺、光祿寺、鴻臚寺、通政寺。陳制簡單來說就三衛二率,左衛、中衛、右衛;公主衛率、太子衛率。
黃權沉吟良久,對關羽微微頷首,原則是可以施行關羽的改制計劃:“大將軍,陳國新政引人耳目,只是陳乃小國,合乎陳國之制,卻不適應大漢國情。就尚書臺改制一事,本官以為可行。若是他事,不宜貿然改動,需循序漸進。”
關羽松一口氣,他不想跟黃權發生矛盾,笑說:“還以為公衡會推諉片刻。”
“大將軍說笑了,自陳公奏三司改制以來,尚書臺下同僚稍有空閑,就研究陳國官制,懷變革之心久矣。先帝亦有改制之意,恐牽連廣泛一發不可收拾,這才停留至今,使大將軍張口改制。”
黃權也不清楚自己說明白的底線能不能讓關羽記在心里,如果胸懷天下,此時更需他同舟共濟,真的不能擅啟矛盾。
敵人已經滲透到帝國內部,不是帝國沒有防范,這種事情是必然的。
不是帝國消化這些敵人,就是引發嘔吐、腹瀉等等消化毛病。
國家要壯大,怎可能不吃東西?
田信終究是關羽的女婿,陳公國改良的官制,宋公國也極有可能效仿、學習……就怕適應公國的官制,被關羽視為大漢頑疾的神藥,不聽勸阻貿然引進……這才是災難的源頭。
田氏的致良知學問也在迅速推廣,黃權不否認其優秀、先進;可大漢更需要的是穩定、和睦的執政氣氛,而非冒進、高效。
穩定第一,失去穩定,再高的高效,也是個笑話。
關羽也有看法,總覺得黃權與自己隔閡很深,彼此終究不是一路人。
哪怕終極目標一致,可走的道路又很大不同。
出于打壓,以及宣示自己在尚書臺的地位,關羽眼睜睜看著黃權在這份尚書臺改制、人員變動的公文簽字后,又以相對溫和的口吻詢問:“公衡,自孝先南遷以來,麥城、江都尹、南陽各地可有明顯的人戶流亡事跡?”
“確有其事。”
黃權不做掩飾,坦然承認:“百姓遷移、流亡,原因繁多。陳公南遷是一回事,新君登基也是因由,還有許多因由為外人不知,如麥城工坊牽走許多,許多雇工沒了生計,只好返回山谷。此形勢使然,若是通告各府明確數據,朝野議論不絕,自會把原因歸在陳公南遷一事,不利于陳公。”
輕咳兩聲,黃權依舊神態從容:“陳公只是小小因由,朝野輿論,只會單純歸罪于朝廷逼迫,使陳公負氣出走,百姓扶老攜幼,追隨陳公遠赴不毛之地。為免朝廷難堪,本官這才扣留此類奏疏。”
說著這些話,黃權臉卻沒什么笑容。
原來的御史中丞習禎本就是個隨和性子,不忍心嚴肅整頓江都的輿論環境;習禎染疫病亡后,新皇帝征拜徐庶為御史中丞,徐庶還沒理順御史臺,又是這個敏感的環境,徐庶又是個敏感的人,有些不方便整飭輿論環境。
另一個能合法整頓輿論的是司隸校尉,這個職務權力過重,就是把殺人的刀。
先帝時不曾任命,始終空置;現在新帝登基,也沒有任命新的司隸校尉。
如果有一個血腥獵犬一樣的司隸校尉,江都的輿論環境能迅速改良。
關羽似乎沒聽明白黃權的催促暗示,這場關系尚書臺改制的會面,就這樣結束了。
司隸校尉,這個職務就是殺人、誅心的。
找自己人擔任,有引發信任危機的可能性;找其他人擔任,有可能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