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躍川的舉動張中華和王和平都沒有注意,當然就算注意到估計也不會放在心上,因為這個時候災區的事壓倒一切。
所以王和平引著張中華等人一邊往方艙醫院里面走,一面介紹著:“這里是麻醉室,這里是重癥監護病房,這里是X光室,還有那邊是手術準備室以及手術室……”
王和平一間接一間的介紹,很快張中華等人心里就有了個大致的概念,整個方艙醫院一共十九個艙室。
核心部位為手術方艙、X射線方艙、特護方艙、技術保障方艙以及綜合電力方艙,其中大部分為拓展型方艙,展開后操作空間會增加一倍。
方艙與方艙之間有專用的連接方艙相連,每種的管線在生產制造時便已經鋪設完畢,連接時只需要搬動稍許的固定組件即刻。
如此一旦組裝完畢,正常醫院具備的條件,方艙醫院一樣不缺。
而帶動整個方艙醫院運轉核心便是綜合電力方艙內設置的兩臺D—20燃氣渦輪動力裝置,單臺功率126千瓦,配合技術保障方艙,可以為方艙醫院提供電力、冷水、熱水、氧氣、負壓、正壓、空氣循環,制冷、制熱等一系列醫院所需的后勤技術保障。
再加上航空級的板材材料以及從飛機增壓艙衍生出來的冷熱循環系統,空氣凈化系統,整套方艙醫院幾乎就是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一個增壓艙技術的大合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當初運6要做增壓艙時,通過德國的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從歐美撈了不少相關技術,尤其是英國宇航公司,從材料到配套設備給的是又多又全,就差把他們的噴射流31型小型政務機的生產線都砸過來了。
問題是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也就是參考和借鑒部分技術,之后走得是一條更加高端的復合蜂窩夾層材料的增壓艙的路子,英國噴射流31的技術雖然也有參考,但大部分被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當做了技術儲備。
技術可以儲備起來,可隨著技術運來一堆的噴射流31小型公務機的材料和設備就讓莊建業等人很頭疼了。
如果這些東西規整規整能用到其他機型的生產或者改造上也行,關鍵是英國佬不是知道是故意的還是心太大,給的東西多少都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
也就是說,英國人給你的這些技術都沒錯,但是你想用他給你的設備和材料生產飛機,八成會出問題。
不止是英國人的噴射流31,其他通過行動者公司弄過來的其他歐美航空制造企業的設備和材料都差不多。
雖說這些東西已經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幫著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補齊了運6最后的一塊短板,但就這么對在倉庫里吃灰還是有些浪費。
既然不能上天,那么放在地上搞個廢物利用,有沒有出路呢?
于是莊建業便想到了方艙醫院,行動者公司弄過來的材料和設備放在飛機飛上天,可能會因為天上空氣動力學的復雜環境無法飛行。
可放在地面固定環境應該就沒那么多問題,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可能還是極大的助力。
航空板材輕便,結實,恒濕,保暖;航空管線韌性高,強度大;航空設備小巧精致,效率奇高。
當然了,光具備這些方艙醫院還是搞不起來,因為想驅動這些東西,一般的柴油發電設備還差點兒火候,畢竟柴油機組體積大不說,單位功率還低,再說了就算能用,跟這些歐美的東西也不匹配,畢竟人家配套的燃起渦輪動力,不是內燃機。
這要是放在其他企業,那就得抓瞎,燃氣渦輪動力一條就堵的死死的,然后就得老老實實把這些東西重新塞倉庫里吃灰。
可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那是一般企業嗎,別人頭疼的問題,到他們這里根本就沒難度,要是匹配柴油機組,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可能還要費點兒力氣,然而燃氣渦輪動力,手上已經有三個型號了。
于是一番匹配,最終確定更加輕便且實用的兩臺D—20燃氣渦輪動力機組,作為方艙醫院的核心動力來源。
再配上這些年旗下醫療部門開發生產的呼吸機、X光機、B超、無影燈、手術臺等醫療設備,航空制造總公司的方艙醫院做起來真的不要太簡單。
所以在運6原型機還沒有完成組裝前,第一代的八方艙,方艙醫院就已經成功下線。
有了產品就要賣出去,不然干嘛費勁巴拉的生產,莊建業自始至終就是這么樸實,什么評獎呀,什么申請成果啦,莊建業都覺得沒有小錢錢來的實在,當然了,申請專利除外。
正因為如此,莊建業立即聯系衛生部門的領導洪小松,說了方艙醫院的事兒,引起對方的興趣,很快便跟部隊后勤部門的首長一同來航空制造總公司進行了實地考察。
弄得莊建業連運6的首次靜力測試都沒趕上。
好在方艙醫院得到部隊后勤首長的肯定,之后以兩百四十萬的價格采購了一套方艙醫院,裝備給中原腹地的J軍區后勤部。
這次大興安嶺火災,J軍區后勤部的方艙醫院也在第一時間被總部調到救災一線,部署在西段,作為該地區野戰醫院的核心,就近收治重癥患者。
而東段則由航空制造總公司最新生產的方艙醫院承擔。
是的,相比與方艙醫院的30張床位,方艙醫院增加到了80張,不但如此,醫療保障的范圍也從外科和內科擴大到五官科、牙科、婦科,形成了一套更加完備的醫護救治體系。
張中華本以為能有個稍微好點兒的手術環境就謝天謝地了,沒想到方艙醫院給了他這么大的驚喜,拋開規模不談,整體的硬件設施,不亞于一座縣城醫院。
這對繼續救治的災區傷員來說不亞于是最大的福音,于是在看完方艙醫院各處設施設備后,張中華也不廢話,立即吩咐身邊的醫護人員立即將車站臨時醫療安置點的重癥患者轉移到方艙醫院來。
而他本人更不含糊,在接管整個方艙醫院的同時,開始召集助手,準備連夜對重癥傷員進行手術治療。
任躍川前前后后親歷了整個過程,不但親眼見證了方艙醫院內部令人嘆為觀止的配置,同時也從王和平哪里得知了其中許多在國內來說都屬于首創的技術與創新。
整個人當時就激動的不能自己,剛剛出了方艙醫院,提這筆就在自己的采訪本上寫上一個大大的標題:奇跡,災區一線五個小時建立一座縣城醫院。
然后刷刷的在筆記本上龍飛鳳舞,不到半個小時就將一篇八百字的通訊寫完,并連夜發往京城的總編輯部。
第二天,某主要媒體的頭版全文刊登了任躍川的通訊,消息一出,舉世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