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一樣的高教機

類別: 都市 | 商戰職場 |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 安溪柚   作者:安溪柚  書名: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更新時間:2020-07-28
 
也難怪在場之人會如此驚詫,實在是帷幕后面的那架飛機實在是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粗大的機鼻顯得極為厚重,給人一種踏實的穩重感;隨之向上便是高高的流行性氣泡座艙,視野開闊可操作性強。

駕駛艙兩側便是寬大的機翼,不同于傳統高級教練機那般的傳統梯形后略翼,眼前的飛機機翼略顯復雜,由駕駛艙下端開始是兩條極具力量美的邊條翼,由此延伸是一雙后掠三角翼,進而在中間處有個前略角,再次形成一對小巧的三角翼。

如此便形成了邊條翼加雙三角翼的別樣組合,配合著好似融為一體的機身,整架飛機從正面看上去就如同張開翅膀的大鵬鳥,似乎只要閃動翅膀就能翱翔天際。

當然如果僅于此,馬列舍夫斯基和默林茨這些專業人士或許會驚訝,但絕不會震驚,令他們無法控制情緒的是,飛機的機翼并非只是翼型考究,雙三角翼上配備的前后襟翼、副翼同樣令人驚嘆。

機翼兩側的前緣副翼尚且不論,機翼后部除了傳統的副翼外,還有一堆富勒式襟翼,配合上翹的擾流板,這一對機翼的先進性立刻便凸顯出來。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馬列舍夫斯基和默林茨等人可不僅僅是看這對漂亮的機翼如何的威武和霸氣,而是通過這一對機翼能夠直觀的感受到眼前這架殲教7Max的基本性能。

一個詞:優秀。

其他不論,邊條翼加雙三角翼的布局,令殲教7Max中低空的盤旋以及小半徑轉彎性能不亞于F—16A或米格—29A這類早期的第三代戰斗機,如果發動機給力的話,在爬升速度或中低數纏斗機動或許還要優于那些早期的三代機。

至于速度上就更沒的說,邊條翼加雙三角翼的布局在賦予殲教7Max優異的中低空性能外,在超音速方面同樣十分強悍,當然介于雙三角翼獨特的結構,有增大阻力的弊端,導致殲教7Max的最大飛行速度很難超過2馬赫。

最多也就是1.5馬赫左右,可問題是殲教7Max不過是一款高級教練機,1.5馬赫的最大速度已經秒殺一票早期高級教練機,更何況三代機的作戰遐想也不是以高空高速見長,因此1.5馬赫的速度不但足夠,甚至在某些弱小國家中完全可以當做主力作戰飛機使用。

而這僅僅是這對機翼賦予殲教7Max優異性能的一部分。

除了邊條翼加雙三角翼的布局外,機翼上的襟翼、副翼、擾流板等等結構在增強殲教7Max機動性的同時,還賦予該機一個無與倫比的能力,那便是出色的短距起降能力。

要知道無論是富勒式襟翼還是機翼擾流板都是大型客機上的機構,起作用便是起飛時增加升力,降落時縮短降落距離。

起飛重量數百噸的大家伙靠著這套機構都能輕松控制住起降,一架不到十噸的教練機自然是立竿見影,配合著機腹下方那粗壯的前三段起落架,殲教7Max超強的簡易野戰機場短距性能可謂呼之欲出。

這對一款飛機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說明該飛機的適應性極強,皮實,耐用,抗造,試問這樣的飛機誰不喜歡?

當然光有這些并不足以說明該機的優秀,要是沒有機翼下方的雙側矩形進氣口,尾部的高大垂尾和兩側的全動水平尾翼配合,只能說這款飛機一般般,可把這些東西加上去就如同畫龍點睛一般,令整架飛機都散發著一代名機的光彩。

除此之外,令馬列舍夫斯基沉默,默林茨嘆息的是,殲教7Max看著個頭不大,卻預留了非常大的改進冗余。

其他的不說,但就正前方那巨大的機鼻整流罩,直徑遠大于泰國裝備的F—5戰斗機,幾乎與法國裝備的幻影2000戰斗機的機鼻直徑差不多。

這說明殲教7Max可以裝功率更大的火控雷達或其他先進航電設備,從而令殲教7Max具備更為先進的教學或作戰能力。

類似的地方還有很多,馬列舍夫斯基和默林茨等在場的專業人士粗粗一看,便發現有四、五處之多,如此林林種種加在一起,馬列舍夫斯基和默林茨除非是外星人到訪地球,否則想不被震撼都難。

“偉大的列寧,我一手帶出來的中國同志如今的航空技術已經這么先進了?”

看著聚光燈下展翅欲飛的殲教7Max,馬列舍夫斯基呆愣良久,方才低聲感嘆了一句,是的,馬列舍夫斯基覺得眼前的殲教7Max技術水平之高,甚至超過了他們從蘇聯時代便開始研制的雅克—130。

其他的不說,此次參與泰國教練機招標,他們雅科夫列夫設計局帶來的只有設計圖、技術說明,一架木制的全比例模型,以及年初雅克—130試飛時的錄像資料片。

而騰飛集團不但將初教6pro交給泰國王儲在天上盡情撒歡,眼前作為新機展示的殲教7Max也不是全尺寸模型,而是一架能夠隨時飛上天的量產真機。

一個是虛無縹緲的概念,另一個是實打實的真家伙,孰高孰低,孰強孰弱即刻高下立判。

是雅科夫列夫設計局不想拍一架真機過來嗎?當然想,問題是雅科夫列夫設計局口袋比臉都干凈,年初試飛的原型機首飛不久便無力承擔后續的試飛費用,加之后續缺乏保養,已經如廢鐵一樣不能用了。

所以雅科夫列夫就算想派就沒得派,當然就算是真派過來一架雅克—130就真的能壓過殲教7Max?

或許沒見過殲教7Max之前,馬列舍夫斯基還有些信心,可當他見到殲教7Max之后,心里便狐疑的打起鼓來。

正所謂見微知著,雖然面前只是一款高級教練機,但馬列舍夫斯基卻能從中窺見一絲騰飛集團在航空器設計與生產方面的技術底蘊。

不說別的,將大型客機上復雜的富勒式襟翼和機翼擾流板整合到高級教練機的機翼上,光這份想象力與設計能力便是世所罕見。

更何況設計完后還要制造出來,要知道如此復雜的機翼結構,可是對材料、工藝、控制、經驗有著近乎變態的要求,除此之外還要盡量的壓縮成本,畢竟教練機性價比要是不高的話,各個國家何必還用它去培訓飛行員,直接開作戰飛機算了。

這樣的平衡對任何一個飛機廠商來說都是極難辦到的,而騰飛集團似乎在復雜的高新技術與低廉成本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因為殲教7Max前面的標識牌上赫然寫著單價:998萬美元。

如此種種,說明騰飛集團已經在某些方面超越了雅科夫列夫設計局,而這才是馬列舍夫斯基無比震撼的原因所在。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