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循話剛一出口,黃權、龐統都站了起來,兩人異口同聲的說“不可”
劉循疑惑的看著兩人,對龐統問道:“士元你剛剛不是說察舉制用人的標準,有諸多弊端嗎為何要阻止我”
“主公這件事可不能草率處置,牽一發動全身,益州現在急需穩定,尤其是在主公即將對漢中用兵的這個時候,更不能倉促行事。一旦廢除,很多人都會反對,場面難以收拾。”
“嗯。”劉循往下壓了壓心中的火氣。
龐統接著說:“雖然暫時不能廢除,但董和所做的,主公大可鼎力支持,因為董和查處的這些人,很明顯都被抓到了把柄,是鐵證如山,即便有些人有所不滿,若是主公站出來,他們也無可奈何。”
劉循發現自己考慮問題,太過直接,欠缺周全,雖然察舉制讓他非常不滿,卻不能直接進行廢除,因為這里面牽扯到很多人的利益,拔出蘿卜帶出泥,弄不好就會出大亂子。
想了想,劉循點點頭,“那就先從那些有問題的官吏身上下手”
劉循喚過王文,馬上讓他草擬一份布告,以自己的名義下發各地郡縣,凡是有問題的官員,絕不姑息縱容,一經查出,一律從嚴處置
見劉循雷厲風行,龐統頻頻點頭。
其實他自己本身就對察舉制深惡痛絕,那些名門子弟大多是尸位素餐的無能之輩,仗著家世顯赫,可以毫不費力的進入仕途,由這些人治理地方,后果可想而知。
這些“官二代”“富二代”有能力的只是極少部分,大多數人都是混吃混喝、欺壓良善、敲骨吸髓的貪官污吏,久而久之,百姓必然怨聲載道,民怨沸騰。
雖然劉循沒有馬上從根本上杜絕隱患,可他的作風值得龐統肯定,相信用不了多久,益州的官場必然能夠整肅一新,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得到劉循的支持,董和行事更加沒有后顧之憂,董和專門成立了“稽查人員”,類似漢末的督郵,讓他們訪查各地,嚴厲調查各級官吏的問題,不管是行事的、欺壓百姓的、還是能力不足以勝任的等等,一經查出,一律嚴辦。
除了察舉制,黃權還提出應該改變征稅的方式。
這也是個關系到政治民生的大問題。
曹操在北方實行的是“戶調制”,按戶征稅,而益州卻依然還延續著靈帝時推行的“口錢算賦制”,也就是按照人口征稅。
黃權憂心忡忡的說:“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為了免征賦稅,許多百姓隱匿戶口,明明家里有五口人,報上來卻是四口或者三口,在官府巡查的時候,許多人會藏進深山叢林中,躲避官府的稽查。”
劉循表情非常嚴肅,“怎么會這樣察舉制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又出現一個口錢算賦制。”
黃權解釋道:“主公原因很簡單,當年朝廷推行的制度,不僅我們這里全部繼承延續,其他漢室宗親的轄地也是如此。”
龐統打趣道:“不這樣好像就不是漢室宗親了,昔日荊州劉表、幽州劉虞、還有現在的皇叔劉備,東漢的制度也都得到了他們原封不動的繼承和延續。”
“劉備也這樣”劉循疑惑的問。
龐統點點頭,“確實如此,察舉制、口錢算賦制、定率田祖制凡是靈帝在位時推行的制度,一點都沒有改變。”
劉循哭笑不得,不滿的說:“難道只有推行祖上傳下來的舊制度,才算是漢室宗親嗎就不能革故鼎新、銳意創新嗎就拿曹操的用人制度,唯才是舉不知比察制度強上多少倍,即便是個瞎子也能看的出來。”
察舉制,簡而言之,祖上做官,家世顯赫,那后代子弟一定可以當官
如果按照察舉制,像郭嘉這樣的超一流頂尖謀士,甚至連入仕的資格都沒有。
“改改馬上改別看曹操是我們的敵人,可只要是對的,對我們有益的,我們為什么不能效仿,要想超過敵人,打敗對手,就必須向人家學習,把有用的東西拿過來為我所用,這不丟人,反而沿襲舊制、固步自封,這樣只會讓對手跟我們的距離越拉越大。”
后世洋務運動時期,年輕的有志之士提出一個明確的口號,叫“師夷長技以制夷”
劉循非常認同,學習別人先進的科技和理論,讓自己盡快強大起來,然后打敗對手。
不學習,就永遠不會進步。
劉循斬釘截鐵的說:“我們也要馬上采取戶調制,按戶征稅,自即日起,布告各地。另外每家每戶每多生一胎,不論男女,由官府獎懲米糧十石,生兩個獎勵三十石,生三個獎懲五十石,凡是超過三個的,獎勵一頭牛”
“啊”
不僅黃權愣住了,龐統也嚇了一跳,單單推行戶調制也就算了,劉循的想法大大出乎龐統的意料。
黃權擔心的說:“主公如果這樣的話,那官府的負擔必然會驟然加劇,如果百姓普遍多生多育,我們能負擔得起嗎”
劉循笑了,“難道增加一口人還抵不上十石糧食嗎如今天下未定,正是用人之際。我們不僅僅需要大量能治政理民的人才,人口也不可忽視。比如墾荒、勞役、兵役、這不都需要人嗎人們常盼著家業興旺,人丁興旺,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州郡,一個國家,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的目光要放長遠一些,不要在乎那些糧食和耕牛,這些東西早晚我們會成倍的得到收益”
黃權和龐統兩人對視了一眼,對劉循的眼光和魄力著實感到驚訝和欽佩。
這樣的事情擱在劉璋的身上,別說做,恐怕連想他都不敢想
劉循目視窗外,一臉感慨的說:“恐怕這仗一二十年能打完就不錯了,今后拿下漢中、奪取關中、逐鹿中原,用人的地方多得是啊”
龐統贊同的說:“是啊,能夠在二十年之內平定天下,已經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