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年于很多人而言就是平凡的一年,但是于大唐而言其實并不平凡。
最大的變化可能就是兵制方面的,從中央到地方上的軍制都做出了一些改變,很好的加強了皇帝對于軍權的統治。
而這些確實也就只有李世民可以完成,只有他才對大唐軍隊有這么強的統治力和威望,讓這樣的改制得以順利的推行下去,而不用擔心被下面的眾多將領陰奉陽違。
李世民對對府兵制進行了調整,設立十二衛和太子東宮六率為府兵的中央管理機關。
大唐中央官署因在南衙辦公,故稱南衙或南司,十二衛屬南衙,由宰相負責,所以又稱為南衙禁軍。
而元從、羽林等禁軍起初沒有專門機構,多由皇帝通過宦官或武官親領。宦官居禁苑內,與南衙相對,故稱北衙。
禁軍常屯駐北門,所以稱為北衙禁軍,主要負責皇宮宿衛。
具體到地方上,府兵也是分別有同屬。
在武德初,設置軍府,由驃騎、車騎兩將軍府統領。武德六年,改驃騎為統軍,車騎為別將。
到貞觀十年,又改統軍為折沖都尉,別將為果毅都尉。軍府改稱折沖府。全國共設六百三十四府,關內有二百六十一府,分統于中央各衛。
皇帝通過兵部掌握了十二衛與六率所統府兵的發兵權,從而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這對維護封建中央集權國家的安全與穩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南北衙的建立也標志著封建軍事管理制度的成熟與完善。也同樣表明了李世民對于大唐軍權的徹底掌控。
不過同樣也是在這一年吐谷渾發生了內亂,起因是吐谷渾甘豆可汗(即慕容順)過去曾長期在唐朝做人質,吐谷渾人不服他統帥,最后立汗半年竟被部下殺死。甘豆可汗的兒子諾曷缽繼立。諾曷缽年幼,大臣爭權,國內大亂。
貞觀九年底,李世民下詔命兵部尚書侯君集帶兵前去聲援,先派使勸解,有不奉詔的,可以見機行事。
一直到貞觀十年三月,諾曷缽請求唐朝頒賜歷法,奉唐朝年號,并派子弟入侍。李世民這才封諾曷缽為河源郡王、烏地也拔勤豆可汗。
而李祐和李世民做的交易,就和這吐谷渾有著莫大的關系。
十二月的時候李世民葬長孫后于昭陵,謚文德。太宗自制表序,立在墓旁。
李世民的悲傷或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于很多人而言,壓抑的氛圍至此總算可以告一段落了,比如說李祐就是這么想的。
所以選了個大概李世民心情能稍好點的日子,李祐獻上了他早就試驗成功的酒精,還有快成為后世普通人常識的縫合傷口的技術。
靠著這套組合技術的強大效果,成功的從李世民那里換來了他心儀已久的下屬,正是后來在吐谷渾一戰成名天下知,帶著百多人就把吐谷渾內亂給平定了的超級猛將——席君買。
一個如流星一般在歷史上璀璨耀眼,卻很快就變得沉寂的一閃而過的名字。
不過那是貞觀十五年的事了,眼下還沒有發生,所以于李世民而言,席君買還是個籍籍無名的小小果毅都尉,也就是原來的別將而已,一個只能統領百多人的小角色。
雖然有點奇怪李祐為什么會知道這個名字,也沒接到過李祐曾經和這些人有過接觸的消息,不過李世民還是依諾將席君買和他麾下的部分精銳騎兵調撥到了李祐的麾下。
嗯,和前幾次一樣,李世民壓根沒想好能賞賜給李祐些什么,就干脆的任憑他自己發揮了,倒是要看看他能多不著調。
沒想到這次李祐的要求總算要了一個王子該要的東西,或許他也終于開始有了野心,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了?
可李祐隨后的要求又打破了李世民的這種說不出是欣慰還是果然還是如此的不屑,因為李祐竟然主動的提出想要去自己的封地上之官。
這顯然是表明了他無意參與對太子之位的爭奪上,如果有心奪位的話,千方百計的留在長安城這個權力中樞才是正理啊。
要不然就算李承乾他們全都沒戲了,他一個都不在皇帝身邊的皇子也不會有機會的,本就不待見他的李世民難不成還會專門想起他嗎?
不能說是自我放逐,可這種淡出權力漩渦的做派,也著實有點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也讓李世民生出了一種更加復雜難明的情緒。
原來這貨是真的對權力尤其是對皇位沒什么念想的嗎?還是說單純是比較有自知之明而已?
無論是什么原因,這李祐都確實是皇家之中少有的異類了。
而對這樣的請求,李世民怎么想都沒有拒絕的理由,自然是很痛快的就準許了。
畢竟李祐如今年紀也不小了,也到了該成家立業的年歲,之官本來也是應有之義。
如果他找個理由拖著不想去,沖著陰妃的面子李世民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誰讓他那幾個親兒子,尤其是李泰這個寶貝疙瘩早就該之官了,他都沒讓去,到了李祐這里也不好偏心的太明顯。
不過既然他有自己不得寵的自覺,對李世民來說倒也難得輕松,甚至心理對李祐的這種自覺還有點欣賞。
這家伙總算有一件事能夠辦的不那么出格了。
得到李世民的準許以后,李祐就回去積極的做起了準備。
這樣的重大決定,李祐自然是早就和陰妃商議過。
陰妃雖然十分不舍自己的寶貝兒子,以后很可能一年半載的都不一定能見到一次了,可對于兒子的做法陰妃還是表示了支持。
她之前的刻意放縱為的是什么?還不就是為了讓兒子能夠遠離皇位,遠離那動輒就要害掉無數人身家性命的權利爭斗。
如今兒子的做法正是表明了他的態度,也算是她這些年的心思沒有白費,還是很欣慰的。
因為離別進入了倒計時階段,李祐這段時間肯定要多朝陰妃這里跑兩趟。
這個皇宮里,甚至可以說這個大唐世界,李祐唯一有所牽絆的大概也就是陰妃這個母親了。
盡管李祐并不像原身那樣對陰妃有著純粹來自血緣的認可,但是李祐確實感受到了這位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愛。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李祐很難不顧慮這位的感受。
所謂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離別在即,李祐自然也要對陰妃有所回報。
不只是多見她幾面,李祐也對陰妃做了些安排,比如說一個得自系統的中級平安符。
有低級霉運符的效果在前,中級平安符的效果自然也就可以想象了,只是實際用起來效果之好還是有些出乎李祐的意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