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咸魚會翻身  184 入住南吉市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是咸魚會翻身 | 木吾和木同   作者:木吾和木同  書名:我是咸魚會翻身  更新時間:2019-11-26
 
第二天下午,方正便和王建設被司機送往南吉市。

他們先辦理完入住,晚上的時候,王建設帶領方正出去吃飯,而請大家吃飯的人竟然是《城市周報》的全省負責人總編輯余白洋。

《城市周報》在全省的七個地市開設了分社,任命了各個分社長以及總編輯,但是,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頭,那就是余白洋。

余白洋為魯眾報業集團在編人員,享受行政編制,統管全省的《城市周報》。

另外,余白洋上面還有一個分管的副總,但是基本不過問《城市周報》的運營情況。

唯一一次過問,就是方正背黑鍋那件事。

當然,還有一次,是方正洗脫罪名時。

像余白洋那個級別,方正每年最多見過兩次,基本都是余白洋到濰州市視察、指導工作的時候,才有機會見一面。

這次見面,不但有余白洋,還有全省其他地市的負責人以及副手。

余白洋做東,所以,他到酒店的時間較早。

一見到王建設,他沒有多跟王建設說幾句話,而是直接奔著方正去了。

他有些激動,說方正救活了一份報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鼓舞。

他本來想著趕到濰州市親自參加當地的年度總結會議,但是新舊交接期間,事情特別多,他才沒有走開。

他不斷表揚方正的能力,說方正為全省《城市周報》做了一個表率,這次讓方正在年會上做工作分享,就是他的主意。

他要給報業集團領導和下面的人傳達一個信號,新改制的《城市周報》是有足夠實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活下來的,而且活得很健康。

方正不知道余白洋為什么如此激動,但是又不覺得余白洋是裝出來的。

直到王建設告訴他原因之后,他才明白。

原來,幾年前,余白洋是通過考試考到魯眾報業集團的,他曾經做過一個專題,是關于紙媒在網絡時代如何改革的專題。

那個專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讓報業集團高層領導非常重視。

但是,更多人則持懷疑態度,認為專題只是紙上談兵,認為余白洋只是為了博高層領導歡心。

帶著各種質疑,余白洋特意向報業集團高層領導申請進行紙媒改革試驗。

于是,《城市周報》應運而生。

這份報紙是余白洋的試驗品,也是他的孩子,傾注了他所有的心血。

如果這份報紙能在全省取得成功,那么質疑他的聲音就會不攻自破,他也自然會為自己立的專題正名。

如果失敗,他失去的不僅僅是一份報紙,還會失去傾注了幾百個日夜得出的紙媒改革之路。

所以,他只要聽到某個分社的報紙發行量在當地得到了提升,他就會特別高興。

這樣才能證明他的思路是正確的。

“內容為王,渠道為先”這句話,他多次提過,所以,他對報紙的發行渠道非常關心。

雖然各分社的發行工作也在逐步推進,但是離他的要求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直到濰州市分社的發行數據報給他時,他才看到希望和曙光。

他剛開始不太相信,便立刻打電話給報業集團印刷廠進了核實,結果,是真的。

他本以為驚喜就此打住,卻萬萬沒有料到年底的征訂工作又給他帶來了更大的驚喜。

報紙零售工作想提升,還是比較容易的。

但是征訂工作卻并非那么簡單,因為牽扯到的不確定因素太多。

尤其是,征訂工作是先把錢收回來,后期才會把報紙送給客戶。

這種先收錢的模式,向來不好做。

結果,濰州市分社卻輕輕松完成了。

所以,余白洋非常想知道到底是誰那么一枝獨秀,竟然一次次的給他帶來驚喜,也讓他在年會上可以揚眉吐氣,并且回擊了那些質疑的聲音。

王建設故意說是他自己干出來的,余白洋直接不信。

要是說王建設完成了一單幾百萬的業務,余白洋會信,但是說他能將發行工作做的那么優秀,余白洋怎么都不信。

所以,王建設便把方正這個名字告訴了余白洋,并且把方正之前寫的發行工作總結和規劃報告發給了余白洋。

余白洋看完那份報告后,便確定非方正無疑了。

方正的那份報告里面,很多觀點和理論與余白洋不謀而合。

只是,余白洋作為一份報紙的老大,總不能親自跑出去拓展網點、開拓渠道吧?

沒想到,在濰州市出了一位可以踐行他觀點的人物。

正因為此,余白洋見了方正才會有些激動,其中還有一絲不易察覺到感激。

這也是方正在吃完飯之后,才從王建設那里聽說的。

吃飯的時候,他是不知道的,所以,他覺得余白洋有些奇怪。

隨著人員慢慢到齊,余白洋讓大家紛紛入座,十五六個人坐了一大桌子。

余白洋安排座次非常有深意,他沒有按照業績、級別來排位,除了南吉市分社社長之外,其他人都是按照年齡大小來安排的。

如此一來,誰也不會覺得被冷落。

方正是這些人員當中年齡最小的,便挨著副陪坐,也就是南吉市《城市周報》分社社長杜明泉。

由于人員眾多,除了各地負責人都認識外,那些副手基本都沒見過,所以開場都做了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也是按照年齡大小來的。

方正年齡最小,是最后一個做介紹的。

所有人都沒對方正有多少關注,總覺得這是王建設身邊的一個辦公室小跟班。

當方正說出自己的名字時,頓時引起了一陣議論。

“你就是方正?這……這么年輕?”

“我還納悶呢,以為建設沒有帶你來。”

“這眼力勁,直接白瞎了!我跟建設點名道姓要見的人,就坐在我正對面,我卻沒當回事。唉,活該我那邊的發行工作沒做起來!”

“真是年輕有為啊!太出乎意料之外了。老王,你為什么不早點介紹?”

“聽說濰州市的發行量從一萬八千份做到了九萬多份,而且只用了半年,你小子開掛了嗎?”

“來來來,你們這些年輕人,看看,都好好看看,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小楊,這回你要是從方正那里學不到真辦事,回去我就把你開了!”

各個分社的社長亂成了一鍋粥,紛紛表揚、夸贊方正。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