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說道:“某也支持主家,某的家鄉在西北靠近夏國,某一家是因為戰亂才遠離家鄉來到泉州,后來被主家雇傭的,某受夠了朝廷軍隊的無能,雖然西軍戰力很強,但他們既不能解決夏國的問題,也不能讓西北的百姓安居樂業。”
張翼示意道:“某也支持主家,主家會讓更多的人識字,在主家這里我們這些落魄儒生還有事做還能賺錢養家,回到大宋我們能干啥?而且某斷定主家一定想好了改革科舉的方案。”眾人聽張翼如此說都點了點頭。
劉易繼續問道:“那么諸位認為主家會成為一個明君嘛?諸位都應該明白在主家手下讀書人將不再享有特權,而且也不會再有士農工商之分,大家地位都是一樣的,就算是官員的子女,以后也不再有蒙蔭這種特權了,每個人都需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去奮斗。”
王升答道:“就應該這樣做,每個人都憑本事而不是出身,本朝為什么會出現冗官,就是因為官員蒙蔭子女這種事讓朝廷多出了一大批無用的官,為了養這些多出來的官消耗了朝廷大量的稅賦。”
張翼說道:“是的,我們教書育人就是要為國家提供有用的人才,蒙蔭這種事只會讓人們感到不公平,這會產生國家內部矛盾,對國家的穩定發展不利,而且某也相信主家會成為明君,主家沒有在書中要求所有人都忠君就說明主家知道家天下的缺陷,主家想打造一個萬古長存的漢人盛世。”
秦瑞杰點頭道:“是的,秦某也相信主家會成為一個明君,士農工商本就不應該有分別,每個人都是對國家有用的人,沒有農民種的糧食我們吃什么?沒有商人的買賣我們如何能買到想要的東西?沒有工匠們制造的工具我們如何能這般便捷的生活?沒有士兵們在外浴血奮戰我們如何能在家中享受平靜的生活?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尊重。”
劉易說道:“看來諸位對主家都很有信心啊。”
李英點頭道:“是的,某對主家有信心,別看主家現在只有一座小島跟幾萬人口,但是主家的未來是不可限量的,主家很務實,跟當今官家還有官家的寵臣蔡太師關系都很好,而且主家并未舉起反旗,這樣起碼在主家豎起反旗之前主家都不會出任何事,某看主家未來幾年都沒有豎起反旗的打算,這樣可以使主家暗中積累很多的資本,為將來的起事做好準備,除了這些大宋朝廷自身也有很多問題,某的這本政治經濟學上說要想當好官還要對國家周邊的態勢了如指掌,朝廷因為花石綱政策現在東南一隅就是個大火坑,只需要一個火星一點就會燃起沖天大火,而東南一隅可是朝廷的稅賦重地,宋朝一旦陷入內亂西北的夏國跟北部的大遼一定會有所動作,即便最后都壓下去了,大宋也會元氣大傷,無論是內亂還是外敵入侵都會產生大量的流民,主家一定不會放過這等機會來增加島上的人口,此消彼長之間主家的實力就會大增,現在的主家就像是一個茁壯成長的嬰孩兒,而大宋朝廷就是一個體弱多病的老頭,等嬰孩兒長大后就是一腳踢翻老頭再造漢唐盛世的時候。”
趙熙若有所思道:“是的,而且主家很重視軍備跟士卒的訓練,無論是某的物理還是馮郎君的化學持續研究下去都會制造出強力的武器,這些都不是朝廷的武器所能比的。”
劉易滿意的點頭道:“既然諸位對主家如此有信心,那我們就要好好干了,既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我們的家人,更是為了我們的大漢民族,讓我們與主家一起來重振我們漢人的雄風。”
眾人齊聲喊道:“好。”
眾儒生統一了思想之后,便開始為了振興漢族而努力的奮斗,這不同于以前的被動干活,這是儒生們自發的努力工作,當人的主觀能動性被調動起來后,人所能展現出來的力量是無窮的。
隨后的一段時間,李昕的悠閑時刻結束了,眾儒生凡是有不懂的學問都會來找李昕詢問,這讓李昕忙碌了好一陣。
不過幾日后李昕還是抽出時間,把眾工坊的管事與儒生的帶頭人叫到了一起,今日李昕要辦一件大事,那就是統一度量衡,大宋的度量衡李昕用著確實別扭,李昕打算把度量衡直接改成前世的樣子,那樣也方便。
李昕跟眾人說道:“諸位,某今日叫你們來是要跟你們說一件事,那就是要對我們的現有的計量單位做出一些改進,某覺得我們現在用的大宋的計量單位并不是很方便。”
船廠管事劉老漢先問道:“那不知主家打算怎么改?”
李昕說道:“以后取消石這個重量單位,改用噸來代替,另外增加公斤、千克、克三個重量單位,原先一石等于五十九千二百克,現在一噸等于一千千克,原先一斤等于六百四十克,現在一斤等于五百克,一公斤等于兩斤,一斤等于十兩,一兩等于五十克;長度單位增加公里、米、厘米、毫米四個單位,取消丈這個長度單位,原先一尺等于三百一十四毫米,現在一厘米等于十毫米,一米等于一百厘米等于三尺,一尺還是等于十寸,一公里等于一千米,一里地等于五百米,你們就先按這個改吧,其他的暫時先不變。”
眾人抱拳道:“是,主家。”
李昕繼續說道:“還有,打今起,所有工坊對特定儒生開放,至于名單一會兒等某跟劉易商討完了,自會讓劉易給你們送去,好了,除了劉易諸位管事可先回去了。”
眾人抱拳道:“是,主家。”
工坊的管事們都走后,李昕說道:“劉易,聽說你們前幾日互相商談的不錯。”
劉易答道:“是的,眾學子自打得到主家交予的學問之后,都感嘆腦子不夠用了,亦覺得在主家這里看到了復興我漢人的希望,故大家都在奮發圖強努力吸收這些困難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