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黼向宋徽宗推薦蔡攸擔任燕京一把手,但蔡攸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肩負不起這幅重擔,他也不想長期在外,于是便竭力推辭。他給宋徽宗上奏章說自己身體不好,時常嘔血,無法完成這一重任。
宋徽宗令蔡攸推薦燕京守臣,蔡攸便舉薦王安中,說王安中是河北人,了解熟悉北方之事,可讓他宣撫河北燕山。
王安中是進士出身,很有文才,年輕時,“曾師從蘇軾、晁說之”。他以彈劾蔡京而聞名,說蔡京“欺君僭上、蠹國害民”,與王黼、梁師成關系不錯,自宣和三年,開始擔任尚書左丞。
宋徽宗對王安中出任燕京宣撫使很重視。王安中臨行前,宋徽宗在崇政殿召見他,并拿出深藏于內府之中的金、玉之器,以及瓶、爐、硯、幾之類的寶貝,讓王安中帶至燕京,“鋪陳于州寢,以滉大夷狄”。王安中所受禮遇之隆,一時殊絕。
王黼對王安中也寄予很大的希望,他特意為王安中設宴送行,并贈詩相祝,而且還悄悄向王安中許諾:“等你期滿歸來,我可幫你登上宰相之位。”
王安中等人來到雄州時,大宋與金人談判尚未有結果。童貫與王安中等人對金人的不斷索求很氣憤,而對朝廷的軟弱退讓又很不滿。同時,對于金人動不動就以巡邊進行軍事威脅,也感到很惶恐。
王安中說道:“夷虜之人自古便如此貪婪,又何況我軍去年被遼軍所擊敗,若不是涿、易二州已被我攻占,恐怕納款也很難將燕京收回來。”
四月十四日,童貫派遣統制官姚平仲和康隨前去燕京,與金人辦理交割地界事宜。姚平仲來到燕京后,金人忽然向他提出,要依照原來約定,將松亭關、榆關以外的民戶都劃歸金國所有。這樣一來,常勝軍郭藥師等八千余人,原來都是遼東人,都應該遣返回去。不然,燕京就不能交割。姚平仲見狀,只好回雄州向宣撫司匯報。
童貫對于金人的這個無理要求,非常氣憤。童貫說道:“常勝軍與郭藥師早就歸降我朝,都已按功授官,這怎能遣返呢?”
點檢文字李宗振這時向童貫提出一個建議:“是不是可以用燕人來代替常勝軍呢?如果可行,那么不僅常勝軍仍然是我之軍隊,而且,又可得到燕民的田產,交給常勝軍經營自可供養,不用國家調撥錢糧,此一舉而兩得之也。”
童貫等人聽后,覺得這個建議不錯,遂立即寫成奏章,申奏朝廷。
童貫或許不知道,這個“授田”政策的實施就是大宋失去燕地民心的開始。
宋徽宗接到童貫奏報后,立即召集王黼等大臣緊急會商,最后同意宣撫司提出的用燕人代替常勝軍的辦法。
此時,趙良嗣等人還停留在雄州。童貫讓盧益陪伴楊璞去往京師,派趙良嗣再赴燕京與金人交涉。
金人同意宣撫司提出的辦法。接著,很快便統計出,燕京所轄州縣之境內家產一百五十貫以上的人家,有三萬余戶,金人要將這些人戶全都遷往金國去,史書記載說“合境不勝殘擾”。唯獨涿、易二州之民安居樂業,沒受到侵擾,因為這二州一直在常勝軍的控制之下,早已歸從大宋。
燕京城里的富戶們,聽說金人要將他們遷往金國,都很不情愿。因為金國地處關外,屬于窮鄉僻壤,而且路途又艱難遙遠。
于是,有人就去拜見完顏宗翰道:“燕山地區本來就不是大宋疆土,這里是大遼地盤。大宋想奪取燕京,可是他們沒有這個本事。現在,燕京被你們占領了,你們怎能將燕京交給大宋呢?燕山地區盛產桑麻果實,而且地形復雜,自古便是兵家必奪之地,豈可給與他人?再說,金國現在軍力強盛,天下誰不畏服?誰敢與你們作對?”
完顏宗翰覺得此話有道理,于是,向金太祖建議將燕京留下,與大宋以涿州、易州為界。金太祖再次很堅定地說:“我與大宋海上信誓已定,不可失也。待我死后,悉由汝輩。”
于是,金人開始組織富戶們撤出燕京地區。他們要將燕京城里的職官、民戶、技術、嬪嬙、倡優、黃冠、瞿曇、金帛、子女等,全都席卷而去,目標就是“寸金寸土裒取殆盡”。
燕京內外,一片怨聲載道。金人就發出通告解釋說:“將你們東遷,并非我們之本意,是宋朝提出的建議,他們想留下常勝軍,而且要利用你們的田宅來供養常勝軍。”
聽了這個解釋,那些失去家業和故園的燕京人,對宋朝莫不心生怨恨。這次事件金軍幾乎將燕京地區的社會中堅盡數拔走,留給北宋的只是一座座難民聚集的空城,所有的社會秩序都被打亂了。
這日,童貫派姚平仲、康隨、王環以及趙良嗣等,再次前往燕京辦理交割。同時,令李嗣本率領河東兵五萬為前軍,種師中、楊可世統領陜西諸道兵為中路,向燕京推進。又令郭藥師率常勝軍自新城進入固安、安次,勒兵博山。
趙良嗣、姚平仲等人來到燕京,要求拜見金太祖。金太祖身體欠佳,安排完顏宗翰出面接見他們。完顏宗翰說道:“以前不是約好了,四月十一日交割嗎?為什么遲延到今天才來辦理?”
姚平仲是將軍,性格豪邁俊爽,他回答道:“今大事都已確定,我們并沒遲延,之所以延后五日,乃是本國敦禮。如果提前到來,那叫做僣越。這有什么好問的?如果元帥找茬,妄生事端,豈不是要敗壞兩朝歡盟?自古敗盟者,都沒有好下場。又何況我朝皇帝寬仁大度,對于貴朝所有要求,全部都答應,沒有一點違背,希望元帥慎莫生事。”
當日,李嗣本已兵至盧溝河,種師中與楊可世已在料石岡扎營結寨,而金軍仍然駐扎在燕京。楊可世對中軍諸將說:“今日,正是我輩戰死沙場,報效國家的好日子!”于是,命諸將“治鞍、發刃、彀弓,以待鏖戰”。同時,楊可世還不斷督促李嗣本率軍渡河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