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一些像郭京這樣掌握一點術數之類的人,見郭京如此耀武耀威,便都開始仿效起來。有一個還俗僧,名叫傅政臨,人們稱呼他傅先生,他向朝廷獻策,說有辦法制敵,也想招募勝兵,朝廷同意。還有一些商賈伎術之人,如賣藥的劉朱杰等,也皆聲稱懂得軍事,有退敵之策,希望能拉起隊伍。朝廷皆同意,讓他們各自招兵買馬。
于是,京城里便掀起一股招兵熱潮。這些隊伍名稱各異,有的稱為六丁力士,有的稱為北斗神兵,有的稱為天官大將。
這些雜七雜八的隊伍,都是仿效郭京所為,只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無論是招募者還是應募者,都是為了沽名釣譽。不久事實就將證明,他們既無斗志,也無戰斗力。
打仗還是要依靠正規軍,烏合之眾肯定不行,宋欽宗與他的大臣們應該懂得這個簡單道理。可是,城內正規軍名義上有七萬人,其實可用者只有三萬左右衛士,要想守住京城,兵力顯然遠遠不夠用。而城外距離京城最近的正規軍,應該是四道總管統領的軍隊。然而,宋欽宗的勤王手札早已傳達給四道總管,可勤王兵至今仍杳無音訊。這讓宋欽宗心如火燎。
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傳來一個好消息。何栗興沖沖地奏報說,南道總管張叔夜率一萬三千人馬前來勤王,經浴血奮戰,他們現已屯駐于玉津園。
宋欽宗一聽十分高興,決定親往南熏門檢閱勤王軍。玉津園就位于南熏門外,是一座皇家園林。
當初,種師道主持樞密院工作時,得知太原、真定相繼失陷,便預感到大事不妙,金人很可能再次南下過河,圍攻京城。他傳檄令張叔夜與錢蓋,各統兵赴京護衛。張叔夜當時匯集了京西南路、荊湖北路之兵共十五萬八千之多,打算開赴京師。可是,種師道去世后,唐恪與耿南仲一心想與金人議和,不想與金人進行軍事對抗,以無糧養兵和不給金人出兵借口為由,建議取消種師道已下達的命令。于是,宋欽宗下詔,令張叔夜和錢蓋停止進兵,已經集結的軍隊,“散兵分屯”。
前不久,張叔夜突然接到宋欽宗手札,說金兵已到京郊,令他趕緊率兵勤王。張叔夜急忙召集人馬,可是倉卒之間,僅集結了一萬三千人。張叔夜讓大兒子張伯奮率領前軍,二兒子張仲熊率領后軍,他自己親率中軍,立即向京城進發。
張叔夜當時駐扎在鄧州,當他行進到潁昌府時,恰好遇到西道總管王襄領兵往南逃遁。張叔夜去見王襄,王襄問:“公欲何往耶?”
張叔夜回答道:“金人已到郊甸,主上坐席不安,欲以兵勤王。”
王襄說道:“賊兵甚盛,不可往也。”
張叔夜不以為然,他勸王襄領兵與自己一同赴京,王襄不聽。
張叔夜于是領兵從潁昌府出發,繼續向京城前進。行進到尉氏縣時,遇到了金軍游騎,當即與之展開戰斗,殲敵數百。此時,金軍主力尚未到達京城,在郊外活動的游騎都是東路金軍的先頭部隊。一路上,張叔夜率領勤王軍與金人作戰大大小小共有十八次之多,終于在十一月二十八日抵達京城南門外。
受命赴陜西組織援兵的吳革,也隨張叔夜一起回到城下。他是十一月二十三日出城的,途中不斷遇到金軍游騎。沿途百姓告訴他,西路金軍正從西往東疾速而來,去往陜西的路,全都被金軍控制。吳革于是打算回京,偶然得知張叔夜率領勤王兵,正從潁昌府入援京師,他于是前去會合。張叔夜讓他擔任統制官,隨軍戮力作戰。
這天傍晚,宋欽宗登臨南薰門,親自檢閱勤王軍。只見勤王軍軍容嚴整,軍紀肅然,宋欽宗大喜。
當天晚上,宋欽宗在睿思殿親切接見張叔夜。張叔夜建議道:“敵鋒甚銳,希望陛下能像當年唐明皇之避安祿山那樣,暫時去往襄陽,然后再想辦法去往雍州。”宋欽宗聽后,默然不答。
應該說,當時勸宋欽宗暫離東京的大臣都是頭腦清醒者,如種師道、唐恪、孫覿等。張叔夜的頭腦也很清醒,一見面就向宋欽宗提出這個建議。那么宋欽宗為什么默然不答?因為以何栗為代表的主戰派大臣強烈反對遷都。
當初,金兵第一次南下時,宰相白時中李邦彥都主張離京避敵,宋欽宗也真想出城,并做好了準備。但臨行前,硬是被主戰的李綱給阻擋住了。而現在,主戰派手中握有兵權,他們若是反對遷都,宋欽宗能走得了嗎?
另一方面,宋欽宗還懷有一種僥幸和幻想心理。他所僥幸的是,京城能夠像上次那樣巋然不動,金人打不進城;他所幻想的是,耿南仲與聶昌去金軍和談成功,金人在得到黃河北岸的廣袤土地后,立即停止進軍,班師回國。或者不久之后,勤王大軍將從四面八方云集而來,與金軍形成對峙。
宋欽宗意想不到,正是這種僥幸與幻想,將自己與大宋引入絕境。
近幾日,不斷有小股金兵游騎在城外四處活動,但并沒展開攻城。很顯然他們是在等待大部隊到來。城內宋軍將領也看出了這一點。京畿提刑秦元提出,集結三萬保甲兵,自己率領他們出城屯守,可自當一面。禮部侍郎譚世勣也建議,應該派遣秦元率兵出城,分別建立四座營寨,守御國門,使兵勢互相連接,讓敵人不敢逼城。
宋欽宗向大臣征求意見,孫傅表示贊成,但守奭使劉韐反對。劉鞈認為,保甲兵不能出城,應補充到四壁守城部隊中去,秦元的建議遂不被采納。
保甲兵,其實就是一些臨時組織起來的民兵,沒經過訓練,也沒有戰斗經驗,膽小怯懦,實在沒有什么戰斗力。曾有五千多保甲兵在昭陽門外吃飯,忽然有六七個金人騎兵快馬馳騁而來,這數千保甲兵竟嚇得丟棄武器而逃跑。金人對宋軍的戰斗力很了解,他們無所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