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恪是何栗之前任宰相,力主和議。他曾斷定:“金人秋高馬肥必再來”,請宋欽宗離開京城,駕幸長安,但被李綱所阻。當金軍即將兵臨城下之時,他又密言宋欽宗說:“唐自天寶而后,屢失而復興者,以天子在外,可以號召四方也。今宜舉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連據秦、雍,領天下親征,以圖興復。”
宋欽宗一開始接受了唐恪的建議。然而,時任開封尹的何栗忽然入見,引用蘇軾所論,說:“周之失計,未有如東遷之甚者。”宋欽宗幡然而改,以足頓地道:“今當以死守社稷!”于是,唐恪的建議被廢而不用,何栗被提拔為門下侍郞。
唐恪原本在杭州任職,是李邦彥推薦他來京參與朝政的。有不少中央官員很看不起他,例如馮澥就曾埋怨宋欽宗道:“且陛下取曹司為宰相事,將奈何?”
京城臣民普遍認為,唐恪昏懦無能,“臨事喪機”,議和誤國,所以都很痛恨他。
三月一日,宗翰、宗望安排王汭去會見張邦昌。王汭多次出使宋朝,與張邦昌比較熟。王汭勸張邦昌接受現實,順從民意,榮登帝位。張邦昌不相信京城百官會推戴自己當皇帝。王汭于是把兩份有京城百官集體簽名的推戴狀,出示給他。
張邦昌將前后兩份推戴狀仔細看完,大為震驚道:“趙氏無罪,遽蒙廢滅?邦昌所不敢聞。必欲立邦昌,請繼以死!”
王汭見張邦昌態度明確,意志堅定,只好回去向宗翰、宗望如實匯報。
宗翰、宗望商量了一會兒,令王汭將張邦昌帶過來。王汭于是又回去,向張邦昌傳令。張邦昌說道:“原與肅王、曹駙馬奉使,每元帥召即三人俱行,不可獨往。”
王汭也不做解釋,“強之以行”。
張邦昌來到元帥軍寨后,宗翰、宗望又各自勸說了一番,說他聲望很高,京城百官都一致推戴他當皇帝。但張邦昌始終不為所動,堅決不接受,“如是者半日”。
宗翰、宗望明白,強迫張邦昌接受帝位肯定不可行。于是,他們運用詭計,對張邦昌說道:“大金皇帝有詔令,立宋之太子,以公為相,善為輔佐,母使敗盟,請公入城。”
張邦昌信以為真,表示這可以接受。元帥府于是派人入城,通知京城百官:軍中欲遣張邦昌入城,擔任宰相,百官要以禮迎接。
用怎樣的禮儀來迎接宰相呢?御史臺趕緊查閱資料,檢準故例,終于找到了有關記載。宰相入城,百官應于城門迎接。御史臺于是趕緊下達通知:“文武百官于未時前,悉詣南薰門,迓少宰張邦昌。”
從三月一日下午一點多鐘開始,文武百官陸續來到南熏門集合,迎接張邦昌。聞訊趕來觀看熱鬧的士庶百姓,成千萬,熙熙攘攘。范瓊、任長源等統制官,各自領兵,分列在道路兩旁。從州橋往南,一直到南熏門下,沿途“森布如織”。
三點多鐘,張邦昌騎馬走入城門,身后是大隊金軍鐵騎護送。但金軍并沒入城,他們騎馬站在城門外,待張邦昌入城后,他們當即返回。
張邦昌頭戴紗帽,身穿涼衫,“以扇障面”,騎馬前行。迎接宰相的儀仗隊,在前邊開道,他們邊走邊大聲呵斥路邊人群,整個pp下載地址xbzs場面真如同迎接凱旋而歸的宰相一般。
張邦昌一路不停,徑直來到尚書省方下馬。王時雍率文武百官禮拜于尚書省階下,張邦昌答拜。隨后,張邦昌入居尚書令辦公廳。
王時雍早已安排人,將尚書令辦公廳以及西府,全都打掃干凈,“以待之”。因為昨日,吳幵、莫儔就已來通知王時雍道:“邦昌來日先入城,以觀人情。元帥令我們來告知城內人,萬一有疏虞,即一城盡為血池,更不他擇矣。”
張邦昌一頭扎進尚書令辦公廳后,就開始裝病,臥床不起,廢絕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