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勸道:“你能這么想就好,跟在劉帥手下戰功是不會少的,雖然沒了財權跟人事勸,但是我們自身的賞賜是不會少的,而且以后軍隊的糧草跟軍餉都不用我們操心了,咱們的王爺可是個大財主,原本某帶兵來得時候這里已經有一萬五千兵馬了,而且王爺手下還有一支五千人的精銳騎兵,那全都是上好的戰馬啊,看得某直流口水。”
韓世忠來了興趣道:“這支騎兵統領是誰啊?”
張俊答道:“也是劉帥的老部下,咱西軍的老人翟進。”
韓世忠又問道:“那你現在啥職位?”
張俊說道:“訓練新兵唄,王爺又招募了兩萬新兵,等訓練完成后有一萬讓某統領,說起這訓練新兵啊,在王爺手下練新兵是真不容易,王爺的軍紀是真嚴,每天除了訓練還得學識字。”
韓世忠驚訝道:“還得學識字?”
張俊嘆氣道:“可不是咋的,王爺手下士兵都得學識字,不光能認,還要能讀會寫,不要求能寫出文人那種文縐縐的文章,但是寫的起碼讓人能看懂,你說咱們的手下以前都是五大三粗的軍漢,哪會干這種事,就某帶來的那五千老兵,沒少因為這事被罰。”筆趣閣TVhttps://m.biqugetv/https:///筆趣閣TVm.biqugetv
韓世忠感嘆道:“這王爺真不簡單啊,還肯為士兵下這種本錢。”
張俊說道:“可不是,王爺是真肯為軍隊下本錢,在王爺手下當兵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還能識字,所以別看王爺只招了兩萬新兵,那想當兵的多的是,就某那五千老兵,現在很多心都向著王爺了,好了,不跟你說了,某得去訓練士兵了,你快去劉帥那報道吧。”
韓世忠忐忑的走進了大帳,劉法看見韓世忠進來道:“你就是黃天蕩大敗金軍的韓世忠?”
韓世忠抱拳道:“正是末將,末將韓世忠參見劉帥。”
劉法說道:“看來你都知道了。”
韓世忠答道:“是的,張俊已經告知了末將一切,末將愿為王爺效勞。”
劉法點頭道:“很好,黃天蕩之戰雖然虎頭蛇尾,但是王爺還是很看重你的,新招募的兩萬新兵里,一萬是給張俊的,剩下一萬就是給你準備的,你手下那幾百親兵本帥就不收回了,但是從今天開始所有人都要嚴格遵守軍紀,如有違反軍法可不講情面。”
韓世忠神情凜然道:“是,劉帥,末將得令。”
隨后劉法命人打開一大幅地圖道:“本帥也不跟你藏著掖著,這就是王爺心中未來的帝國疆域,而我們現在只控制了這一小塊,你應該明白這是什么意思。”
韓世忠兩眼放光跪拜道:“末將明白,末將愿為王爺的宏圖大志效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法命人把地圖收起來道:“這事你要記得保密,這幅圖目前只有幾個人知道,連很多文官都不曾看過這張圖,能讓你看可見王爺對你的重視,你帶人回去休息休息準備熟悉新的軍紀跟交給你的一萬新兵,很快王爺就會給你下新的軍令了。”
韓世忠抱拳道:“末將尊令。”
韓世忠走后,李昕從帳后走了出來,劉法說道:“恭喜王爺,又得一員猛將。”
李昕擺擺手道:“劉帥才是本王的福將,若沒有劉帥,想壓制住西軍這些驕兵悍將可不容易。”
劉法抱拳道:“王爺過獎了。”
李昕說道:“劉帥,你也要準備準備,過一段時間劉帥就該去西北從張浚手里接過整個西軍的控制權了,到時候西北本王就交給劉帥了,本王不求劉帥能主動進攻金軍,畢竟劉帥到了西北第一步要先整頓軍隊,但是也不能讓金軍再前進一步。”
劉法躊躇滿志道:“王爺放心,臣一定替王爺守好西北,不讓金軍再往前一步。”
李昕估計富平之戰快要開打了,富平一敗李昕就有理由撤銷張浚的大權,把他調回來了。
話說孟太后經江西一難,身體已大不如前,腿腳顫顫巍巍,時不時就會驚厥過去,只有靠酒精麻醉,才不至于臥床。有時候也需要御醫王繼先給她的膝蓋針灸加按摩。
“太后好些了嘛?”趙嬛嬛讓王繼先給太后配了藥,剛熬好了,從藥罐中箅出湯藥,趙嬛嬛接過碗,親自端到孟太后床前,接過孟太后手中酒盅道:“太后,酒飲多了就會得風眩,此物萬不可多飲。”
“自從在虔州受到亂賊彭友驚嚇,老身只有飲酒,心里才不發慌。”孟太后控制著顫抖道。趙嬛嬛心里難受,她親嘗藥水,吹著喂給孟太后:“待局勢稍定,兒臣就讓王爺派兵去剿滅虔州叛賊,替太后壓驚。”
孟太后嘆氣道:“老身這病怕是不行了,中原又回不去,嬛嬛讓王爺就近找塊墓地吧。”
“太后身子骨還結實,怎么會……”趙嬛嬛慌忙安慰道。孟太后點頭說:“老身沒兒沒女,之前皇上衣不解帶地伺候著,現在又是帝姬這么伺候著,比親兒子親女兒都強,老身知足了。”
“兒臣不能孝敬父母,早把太后當作親娘了。”趙嬛嬛眼圈一紅。孟太后感動地搖頭:“唉,也不知你父皇、母后如今怎么樣了?”
完顏昌見兀術兵過江南后,因戰線過長,攻勢減弱,又被韓世忠阻擊了四十八天才從江南撤回,知道憑借大金國力,目前想統一中國還為時尚早。而金國把徽、欽二帝掠來,宋國一定不會善罷甘休,今后恐怕兵連禍結,永無寧日了。而治理中原占領區,又非金人特長,于是他想到了一個長治久安之策,就是效仿立張邦昌建大楚故事,準備立山東劉豫稱帝,將中原交給劉豫成立大齊國,使之成為間隔金國與宋國的屏障,以免兩國發生直接沖突。
要立齊國,那韓州的徽、欽二帝就不能離得太近。于是在建炎四年七月,他又把徽、欽二帝從韓州徙往五國城,即今黑龍江省依蘭。這次遷徙是小規模的,只有徽、欽二帝等幾個最重要的戰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