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  第一百二十四章 終抵京師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公 | 凱江   作者:凱江  書名:明公  更新時間:2019-11-27
 
“如果今天老夫當著眾人駁了他的面子,先不說入了京師會怎樣,周方明為何會拿錦衣衛百戶崔應元護送咱們?收了禮是護送,不收,恐怕就不一樣了。”

“咱們這么多弟兄,還怕他們那些人不成?”洪峰咬牙道。

柳安看了他一眼,說道:“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咱們距離入京還有數日路程,萬一那崔應元用點兒其他手段,咱們防不勝防啊,老夫不會拿弟兄們的性命去冒險。”

洪峰心頭一動,原來柳安不惜自墮身份是為了他們!

頓時無比感動,重重的點了點頭。

回到公府中,將事情與下了值到家的公桓一說,公桓也是十分贊同柳安的做法,說道:“不錯,柳先生目前還未入京,應該杜絕一切意外才是,那魏忠賢果然是狼子野心,竟然送柳先生貢品作為禮品,這珠子我聽說過,當時被文皇帝賞賜給了豐城侯,兩年前無故丟失,因此豐城侯還被陛下斥責了,如今看來定是豐城侯將這珠子獻給了魏忠賢。”

“如今柳先生您收下了這珠子,恐怕落下了把柄給那魏忠賢啊!”

柳安沒想到這珠子還有如此來頭,有些茫然問道:“這珠子是丟失之物?”

他原本以為這珠子是被人賣掉了,想不到竟還有如此故事。

公桓冷笑道:“日后柳先生如果跟魏忠賢撕破了臉,他便會借此事聯合豐城侯對您發難了,柳先生還是多多小心些。”

臉色變得凝重,柳安沉吟一會兒,有了對策,笑道:“老夫明白了,多謝公副總兵提醒。”

既然知道了對方的心思,便可提前做出應對,若柳安沒有將此事說與公桓,那柳安就不會知曉事情原委,也就為將來留下了伏筆,那魏忠賢恐怕也不會想到,柳安會將事情道與公桓。

魏國公府的船已經付之一炬,只剩下了些許殘骸,好在柳安等人還有畫舫,經過一日的修葺,將破碎的門窗都補全之后,柳安等人再次向著京師出發。

這一次的隊伍變得更加壯大,柳安等人的畫舫兩側不遠不近的跟著兩艘大船,一艘是錦衣衛百戶崔應元所乘,另外一艘,便是由公桓的親衛李牧等人乘坐。

雙方都是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態度,一路上也是相安無事。

天啟二年八月三十日,柳安等人由通州港順著大通河抵達了京師腳下。

戌掌班并未與柳安等人隨行,而是乘馬先行一步,想來如今早已見到了魏忠賢。

看著面前巍峨的城墻,如大山般厚重,給人一種蚍蜉撼樹之感,不禁讓人感慨自己的渺小,城門前來往行人甚多,已到了絡繹不絕的地步,門口的侍衛也是成群結隊,鐵甲加身,看似威武不凡,實則顯得有些懶散。

畢竟這只是外門,明朝的京城,有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說法,外城七座城門,雖然重要,卻并不森嚴,每日都有數萬人進出,要是挨個審查,怕是早就堵的水泄不通了。

真正重要的,乃是位于中央的內城和皇宮。

大部分的勛貴之家,全都居住在內城中,欲入內城,必將經過嚴格的審查,雖并無甚身份之別,可也不是能夠肆意妄為的地方。

大小姐楊明曦面蒙薄紗,來到柳安身旁,看著不遠處的永定城門道:“都說京師乃是天下中樞,如今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柳先生,咱們趕緊入城吧。”

崔應元率領的錦衣衛和李牧帶領的親信,就如同哼哈二將,于兩側開路,周圍的過往行人急忙避讓,不知這又是哪位達官顯貴的隊伍,不敢招惹。

門口的侍衛見狀打起了精神,像柳安這般龐大的隊伍他們可不敢隨意放進城中,即使其中一隊人身著飛魚服乃是錦衣衛。

還不待他們上前詢問,崔應元便掏出懷中令牌,在曜日下顯得極為刺眼,只聽他叫道:“吾乃錦衣衛百戶崔應元,護送柳先生入京,還不速速讓開,耽擱了時辰,怕你們承擔不住!”

語氣甚是囂張,可門口的侍衛就吃這一套,連忙搬開城門前的拒馬,肅清門口擁擠的人群,騰出了一道寬闊的大路。

一揚馬鞭,崔應元口中輕喝:“入城!駕!”

待柳安等人的車隊入了城中,百姓們議論紛紛,悄聲不斷。

“欸,你說那柳先生是何人,竟能讓錦衣衛如此大張旗鼓的護送?”

“是啊,以前沒聽說過啊!”

人群中一個商賈打扮的中年男子感慨了一聲,說道:“想不到是柳先生入京了啊.....”

“這位老兄可是知情?”

瞥了他們一眼,那商賈見城門口因剛才的喧鬧略有些擁擠,一時半會兒入不了城,有些空暇,便點頭跟他們說道:“柳先生大名柳安,你們沒聽說過?”

周圍的群眾有些茫然的對視了一眼,搖了搖頭。

“耐饑丸和肥皂總聽說過吧。”

“這自然是聽說過的,尤其是那肥皂,現在可是那些富貴人家炙手可熱之物啊!可惜價格昂貴,咱們這些小民根本用不起。”忽有一漢子高聲道。

眾人深以為然的紛紛點頭,那商賈語氣略帶譏諷的說道:“諒你們也不知道這肥皂和耐饑丸是誰造出來的,實話告訴你們,就是方才進城的柳先生。”

人群一陣驚呼,掀起了軒然大波,有人不敢置信的問道:“不是說肥皂乃是從江南之地運來的嗎?為何遠在江南的柳先生會入京?”

見他們不解,那商賈也不意外,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也不許要藏著什么,呵呵笑道:“沒聽那錦衣衛百戶說嗎,護送柳先生入京,前些日子山東的白蓮賊子被我大明軍士剿滅,據說這首功之人一直沒有封賞,如今柳先生又突兀入京,是何原由不需要我多說了吧。”

此乃國之大事,不能擅自妄論,但那商賈的意思確實十分明白,不就是說這首功乃是柳先生的嗎?

看出了彼此眼中的駭然之意,一肚子的疑問不敢問出,可待他們回到了家中,或多或少的飲起幾杯濁酒,借著酒意也敢開了話匣子。

隔天,柳先生智計破白蓮的故事便傳開了,各個茶館眼睛一亮,似找到了好故事般,當天,便寫出了一個令人贊不絕口的傳奇人物。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